我國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研究

時間:2022-01-05 09:57:40

導語:我國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研究

1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的概念界定

為了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使學校行政管理效果達到最優,必須規范高校的行政管理。為了探究如何進行規范化的行政管理,必須理清高校行政管理的內涵。

1.1高校行政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指的是經過組織、計劃與運行等活動的開展,將學校的各種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完成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為學校完成各項工作提供保障。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關系到學校未來的生存。我國高校發展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高校行政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脫離群眾,缺乏服務意識,工作效率較低,管理不規范等。這些問題影響著我國高校的內涵式發展,高校管理者應該對現行管理機制進行革新,保證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2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

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它可以為高校教育活動、科研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其主體是行政管理的相關部門。現在的高校行政管理比較僵化,幾乎是照搬政府的管理體系。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上,呈現層級現象,上下級關系比較明顯,責任分工明確,是一種金字塔式樣的上下級隸屬模式。高校管理的職能范圍分為兩大板塊———校內與校外事務。對內需要處理好四對關系———行政和學術、學校整體發展和教職工個人發展、管理者和師生、部門設置和其職能的關系;對外需要協調好學校和上級領導機構、地方政府領導部門、其他有業務往來的單位、其他院校、及其他社會事務的關系。

2我國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的現狀

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金字塔式的管理機制弊端逐漸顯現高校管理體系是一個龐雜的系統,涵蓋了治理結構、機構設置、運行方式、辦事效率等方面。首先,我國現行的高校管理治理結構普遍采用的是金字塔式樣的層級結構,按照部門職責對部門和工作人員進行管理,賦予他們這個級別應有的權利,來保障其職能的實現。學校的全部教育資源都由行政部門按照部門職權范圍的不同進行了分配管理,這鐘將權利與物質掛鉤的行政權力劃分有可能會造成一些意志薄弱的崇尚權力的人走向官僚主義。其次,高校行政職能的部門設置主要依據為我國政府機關單位的機構設置。這就造成了機構設置冗雜,職能分工過細,再加上學校是為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等工作正常開展必須設置的機構,學校各式各樣的機構繁雜,職責混雜,直接影響了辦事的效率。最后,高校行政管理主要是按照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制度與崗位職責來進行實施的,行政人員需要按照規定認真完成工作任務。這種僵化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確保上級命令做到有效地貫徹執行,但也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有些工作人員做事教條,不懂得變通,鉆制度的空子,死板地做事,缺乏創新意識與自主意識,影響了個人的發展,乃至高校的發展。

2.2學術權力讓步于行政權力,學術管理流于形式學術研究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學術管理的地位不可侵犯,應該保持學術的相對獨立性。但是,事實上,現在的高校學術管理不盡如人意,基本上照搬行政管理模式來進行管理。行政權力遠遠高于學術權力,表現在具體操作時,行政與學術混雜為一體,不容易區分開來,行政越權于學術的情形隨處可見。學校的許多學術活動開展把持在行政管理者手里,學術往哪個方向發展,行政領導擁護決策權。學術活動開展過程中形式性的進行自由討論,民主協商、投票表決等都停留在走過場層面上,最終還是行政領導擁護話語權,學術失去了原有的獨立性,不再具有權威性。學術相關的機構設置淪為了擺設,各種規章制度也成了墻上的裝飾品,很大程度上,學術機構成為了行政領導的有力幫手,聽從于行政命令,不能獨立開展學術上的研究,基本上失去了學術權利。長此以往,必將造成高校科研跟不上內涵式發展的需要,科研人員不再有任何激情參與學術研究,終將導致高校科研失去生命力,使得高校發展受到制約。

3新環境下我國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的改革路徑

針對我國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3.1更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務意識意識對行動有指導作用,只有管理理念跟上或者超前,才能實施有效的管理。因此,只有更新管理理念,才能夠保障我國高校行政規范管理的有效進行,否則就是一紙空話,甚至走錯方向。長久以來,我國的高校行政管理受傳統管理理念和政府相關部門工作的影響,管理模式比較呆板,重視權力,疏忽學術,造成管理部門辦事效率較低。由于傳統管理理念根深蒂固,行政人員潛意識里將自我與教職工、學生放置在了對立面,認為他們是受管理的客體,而不是他們應該服務的主體,導致沒有實施服務型的工作。所以,必須更新管理理念,這是行政規范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具體而言,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人本主義出發,強調以人為本的觀念。高校行政管理的主體是全體教職工與學生,而行政人員扮演的是服務者的角色,其工作的出發點是為全體教職工與學生提供服務,保障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的順利開展,這才是他們工作開展的出發點。行政管理人員只有正確發揮其職能,堅持全心全意地為教職工和學生提供服務的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真正把師生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才能有助于教職工與學生的發展,最終有利于高校的整體發展。第二,提高服務意識與辦事效率。行政人員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行政管理工作的本質,拋棄官本位的觀念,擺正心態,從服務的角度出發,保有為教職工和學生提供優質服務的想法,走到師生中去,真正了解他們的需要,切實幫助師生解決問題,努力提升辦事效率,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以實現為學校長遠發展服務的目標。總而言之,只有更新管理理念,才能使行政管理的人員配置達到最優,充分地發揮他們的主觀意識,以達到提升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的目的。

3.2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工作積極性。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涵蓋了教育教學、教育科研、學生管理、后勤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財物管理等方方面面的職能。我國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要求,明確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權限和權力范疇,形成各部門之間分工明確,互相協作,互相制約的良好關系,并使各部門都能規范化地開展工作。而建立健全科學的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制度體系是行政管理規范化的前提,這樣各項行政事務的運行都能有章可循。從人本主義的角度出發制定行政管理的制度體系,用以約束行政管理的行為,主要涵 蓋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建立健全分級管理制度和行政規范化管理考核制度。行政權力需要由校級下放到院級的行政管理部門,要求各職能部門明確分工,抓住工作的重點,按照既定的目標完成工作任務,用目標完成情況考核評估行政工作人員,調動各部門和個人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第二,建立健全問責制度。為了避免個人權利意識地膨脹,需要完善問責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集體的力量,強調部門的工作職責,模糊了內部分工,提高辦事地科學性。一旦出現工作的重大失誤,由集體共同承擔責任,打消某些人的僥幸心理,避免了工作中的推諉現象,對于提升辦事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制度的完善為有效進行行政規范化管理提供了保障,對工作人員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約束,對高校的長遠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4結語

高校行政管規范化管理中的問題已經凸顯出來,只有不管提升規范化管理的水平,才能發揮其在學校發展中的最大功用,使之真正承擔起應有的智能,為教育教學、教育科研保駕護航。

作者:邊如欣 杜義強 單位:新疆阿拉爾市塔里木大學體育工作部

參考文獻:

[1]丁彥,周清明.我國高校行政規范化管理探析[J].高等農業教育,2011(09):24~26.

[2]官明輝.高校行政管理規范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9).

[3]黃曄凱.我國高校服務型行政建設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

[4]趙國忠,李添龍.學校行政與工會的規范化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5]學校管理工作指導小組.學校行政與工會的規范化管理(上)[M].沈陽:遼海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