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創業商務英語論文
時間:2022-03-17 02:38:00
導語:高職學生創業商務英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業能力培養現狀
學生自主創業是高職學生職業生涯的一種,同時也是高職教育滿足社會需求的方式之一。據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人數已經接近全體畢業生的10%。而這個數據在五年前僅僅為1%。自主創業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服務業、IT業、旅游業以及農業等。這些創業者的加入使得國民經濟結構比例進一步優化,不僅活躍了市場,同時也滿足了各種市場需求。總而言之,創業在高職畢業生的就業中已經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也逐漸成為高職院校增強學生綜合實力的途徑之一。在學生創業方面,高職院校和學生所取得的成就不容置疑。但是隨著社會環境和經濟形勢的風云變幻,這些新生的創業者所面臨的生存環境極不穩定,他們的抗擊和抗風險能力亟待加強。同時,他們也急切地需要高職院校在知識和市場預測上給予大力支持。但是這都是創業成功的外因,最根本的內因還是他們在校期間需要接受優質的創業能力培養教育。就現實的狀況來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的創業價值觀一直不開闊,創業知識、探索精神、團隊意識等創業者的基礎素質在他們身上表現得還不是很突出。因此,創業能力培養教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當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創業人數正在逐年增加,學生的創業表現也越來越能夠經受得住市場的考驗。但也并非完全令人滿意,學生創業存在不少問題亟須高職院校調整教育策略,加強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
1.學生創業動機迷茫。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學生人數已經蔚為壯觀。但是這些學生走上創業之路大都是被動的。他們都是在求職或者專升本中失利之后,出于無奈才選擇自主創業的。在一項針對創業者的調查中,大約有70%以上的創業者表示,畢業之初都有過求職失敗經歷。而畢業后直接選擇創業的人數占比不到20%。這說明很多創業者當初并沒有創業的想法,他們的創業動機并不是積極的,而創業動機的迷茫又是他們在創業道路上無法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的“罪魁禍首”。創業是一條艱辛而又漫長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創業者的精神意識因素遠比專業素質和創業技能重要,而創業精神又是影響創業動機的主要因素之一。總而言之,學生的創業動機迷茫已經成為創業者的軟肋,這其中有著復雜的社會原因和家庭原因。當今社會價值多元化對學生的影響頗深。有的人為名利奔波,最終贏得家財萬貫,人前顯赫,受到他人的一致贊同和羨慕,這些人的金錢觀念在社會中蔓延已久,從而使得學生對他們的人生道路也蠢蠢欲動;有的人堅持自己的理想,最終也贏得鮮花和掌聲,社會對他們的認可又對這些學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總之,太多價值觀念可供選擇,畢業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但有一點是非常清晰的,即他們的創業想法主要是受別人影響,并不是源自自己的內心。
2.學校管理及教育導向偏狹。多種可供選擇的價值觀給教育者營造了比較寬松的空間,但這對于創業教育并不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學校管理是學生創業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應當在管理中尊重學生的權利,對教師的評價也應當盡可能地接近公平公正,做好家、校溝通,共同承擔起對學生的創業觀念教育問題。同時,學校教育中還應當在學生心中灌輸價值立場教育,培育學生科學、正確的價值立場。在有利于學生創業的教育導向下,進行各種技能的訓練和知識的儲備。同時,高職院校還應當對職業人才教育進行正確的定位,根據商務英語專業的特點,設置適合自己專業的創業項目的開發和教育。
3.教師的創業教育態度欠妥。教師是參與教學和學生培養的關鍵。教師的態度和立場對學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直白地說,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明確表示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畢業后在非相關行業創業不可取,那他90%以上的學生在畢業后不會選擇在非英語相關行業創業,因為在校期間教師在課堂上對他們的教育會在他們的潛意識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影響他們的實際行動。因此,教師應當肩負起將學生培養為有理想、有能力、有知識的社會人才的重任。在多元化價值觀社會里,學生面臨眾多可選擇的價值觀念,但是,涉世未深、年少無知的青少年無法離開教師的指導而進行獨立的思考。然而在高職院校的教育實踐中,教師并未發揮好自己的作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無意識地將社會中一些不良思想灌輸給學生,例如官本位思想和拜金主義。也有的教師為了安全起見,不對學生進行任何形式的價值觀教育,只是本本分分地教授知識,這種做法也不利于學生創業觀念的形成。
三、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對策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需要在正確價值觀念的影響和教育下,充分整合和完善學校的教育資源,在與社會和家庭暢通的銜接機制中共同完成。
1.整合學校教育資源,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創業能力培養需要結合其他教育領域的影響和滲透作用而不斷完善和推進。以為創業能力的培養歸根結底是一種能力的培養和教育,凡涉及能力培養就不是一門單純的知識學科,而是一種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教育。將創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其他教育模式的運行中。在教學中,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應被列為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尤其是針對畢業學生的教育,既要考慮到教育教學目的順利實現,同時又不能忽視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總之在學校教育中,創業能力的培養應當落實在方方面面,培養目標中可以體現這樣的要求,課程設置中也應當設置與創業相關的理論和實踐課程,日常管理活動中也應當體現創業精神和對創業者的推崇,學生的實踐活動也要多引入創業實踐。創業能力的培養與知識的傳授緊密結合,艱苦卓絕的技能訓練也為學生今后的創業打下堅實基礎。全方面地綜合推進創業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保證學生無論是在觀念上還是在技術上都能成長為合格的創業者。做到這點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整合所有教育的資源,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
2.做好專業實習工作。創業者最基本的能力便是專業能力。關于專業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在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和積累之后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師資力量也在逐年的發展中不斷充實和完善,教師的培訓體系也已經初具規模。學生的專業能力建設已經在各種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培育下完成蛻變。職業教育的社會功能不斷完善,這是由于自我國實行職業教育改革以來,高職院校始終將職業技能的培養和形成作為教育的主導。隨著社會需求的升級變化,高職院校的專業培養能力也在不斷地完善和提升。企業崗位需求一直是院校設置專業和課程的第一考慮因素。專業實習是職業教育的必要環節,學生的專業技能就是在這一環節完善和發展起來的。學生在校期間的理論學習已經結束或者已經達到成熟的基礎上,實踐鍛煉就成為他們必然面對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作為創業者的準備階段,這一環節更是意義非凡。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系統安排是切實提高學生創業能力的根本保證。通過卓有成效的實習,準創業者們可以提前接觸社會、了解市場,能夠有效縮短他們步入社會之后的適應期。為此,在專業實習安排上可以遵循以下程序:首先了解學生的創業意向,包括有創業意向的學生和無創業意向的學生。將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集中在一起,然后再細分他們將來的具體創業領域,如外貿業、商業等,按小組劃分。然后在校企合作框架下聯系企業或者往屆畢業生中的創業者,將這些學生安排到成功創業者的企業或團隊中實習。在實習過程中院校應當及時了解實習中學生遇到的問題,專業上的不足由相關專業教師給予解答,思想上的困惑由輔導員結合創業者共同進行答疑或疏通。最后對他們的專業實習進行評估,評估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實習對他們的創業意向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在這種專業實習的全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具體的創業項目的最初想法,同時也可以增強他們創業之路的自信。
3.家長和學校做好溝通,共同培養學生創業能力。學生的思想觀念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響,同時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了解也有學校做不到的地方。因此,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最能全方位地了解學生,能更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須緊密結合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家庭積極的響應和支持是高職學生大膽創業的思想保障。為此,應建立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長效機制。高職院校應當利用好各種機會與家長見面溝通,無論是定期家訪(針對創業者),還是家長會,甚至新生報到的時候都要與家長及時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另外,還可以創辦班級論壇或者QQ交流群,定期公布學生在校期間的情況,引起家長重視的同時也了解學生在家庭中關于創業的想法和打算。學校還應該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對家長進行教育理論知識的傳授,告訴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觀察學生。而且還可以向家長介紹當前社會形勢的發展狀況、學生創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等。為此,可以成立家長學校,由外語及商務學科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對家長進行詳細的解說及教授。家長是對學生最有影響力的人,因此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學校與家長的聯合是最有效的。另外,創業能力的培養除了單純的學校教育,還應當結合社會教育來完成。學生接受社會教育的唯一途徑就是實習實踐。作為創業教育,應當鼓勵學生大膽思考,提出自己的創業想法和具體的創業項目,并支持學生將這些創業項目付諸行動。為此學校可以為學生實習實踐保證充足的時間和創業的指導。學校方面還可以設置創業成功獎,以激勵學生前赴后繼地創業。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創業能力培養是商務英語專業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自主創業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越來越重要。為此,高職院校應當下大力氣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
作者:陳婷單位: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檔案安全管理策略論文
- 下一篇:高校音樂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