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對我國啟示
時間:2022-10-15 09:19:27
導語:國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對我國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試圖通過對國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和經驗的比較分析,提出可供我國水利現代化過程中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國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1國外水利工程管理比較
20世紀70年代前后,國外水利現代化伴隨著國家現代化的完成而逐步實現。這是因為在長期工業化過程中,一些國家為了追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多的消耗資源,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為了使水利發展更好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就要求不斷調整用水和治水思路,如水利發展思路與戰略重點。為了更好地借鑒國外現代化過程中的水利管理經驗,本文對歐美亞幾個國家河流流域管理經驗進行了總結和分析,雖然不同國家管理各自水利模式和特點存在很大不同,但其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成功,下面將對這幾種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各國水利管理基本都是在洪水泛濫、水資源嚴重破壞浪費和用水緊缺的背景下開始,但由于各流域自身的獨特性,其管理的方式又各不相同。但通過比較不難發現,各國遵循的水利資源管理原則基本是一致的:一是水利資源管理的主體是政府,政府承擔主要職責;二是水利資源管理要按流域統一規劃、綜合管理;三是依靠政府支持,吸引社會力量管理;四是引導公眾參與水利資源保護;五是成立水利資源管理機構時要依法,確保法律支持和保護等。
2國外水利工程管理的經驗
2.1防洪減災抗旱
國外水利工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防洪減災能力較強,像美國受洪澇災害的損失僅占GDP的0.1%。抗旱能力的水平也很高,通過科學調控河川徑流,提供了較高的生活、生產、生態保障供水。
2.2維護生態安全
20世紀70年代,國外一些國家開始保護水資源、治理水污染,70%以上的污水集中處理,70%~80%河流水質達標。80年代開始河流景觀建設,基本上每條流域都水清景美,尤其是城市主要河道。90年代強調保護河流的生態多樣性,開始修復水域生態,恢復水域自然景觀。
2.3依靠科學技術
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重視通過技術提高用水效率。水利發展很高程度上依賴科技發展水平,各個時期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水利技術水平也隨著不斷提高,并且新技術滲透和應用速度在發達國家快而普遍,因此發達國家水利技術總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2.4重視水法制建設和體制創新
依法治水和管水已成為發達國家水利的重要保障。如美國的《防洪法》《田納西流域管理局法》,以色列的《水法》等。
3國外水利工程管理對我國水利現代化的啟示
與國外水利工程管理相比,目前我國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法律制度、水行政管理體制等還存在很多不足,借鑒國外管理的經驗,對實現我國水利現代化有重要意義。
3.1健全依法治水、依法防洪的法律體系
只有在法律體系的框架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既有法可依,又有法律保障。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就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全國性法規,如《洪水保險法》《水資源規劃法》《洪水災害防御法》《災害救濟法》《美國的洪水及減災研究計劃》等。以色列1959年頒布《水法》,后又陸續頒布《水計量法》《打井法》等。
3.2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籌兼顧
河流和流域的開發和治理由統一的部門進行組織和管理,兼顧資源和工程措施的綜合利用,強調治理的長期性和流域的整體性。如1928年美國制定的防洪法規定由陸軍部工程師團負責全國的防洪和航道整治管理。
3.3賦予管理委員會成為具有一定權力的實體
組織機構只有在具有一定實權的前提下,才能使各項治理規劃與法規落到實處,才能保證工作的有效實施,如田納西流域管理局的5項主要職能中就包含了獨立的人事權、土地征用權和項目開發權。
3.4科學治理、重視先進科技成果的研究與應用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讓更多科學家參與,其注重基礎工作的研究,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自始至終重視創新科技,加強科學論證,不盲目提高堤防標準,不盲目興建水庫。同時,建立實時監測、決策支持和反饋控制的高技術管理系統。
當然,由于我國流域的自然特點,水利工程管理不可能直接套用任何一種現有的管理模式,但可以根據流域的實際情況充分借鑒多個流域管理的成功經驗,探索一種最適合的模式。
作者:崔春麗 單位:中共涇川縣委黨校
- 上一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關系探討
- 下一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