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論文

時間:2022-02-01 03:31:00

導語: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論文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現實意義

高新技術企業是一國科技發展狀況及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本世紀將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世紀。因此,更好的管理好高新技術企業,從而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是關系著一個民族生存的問題。隨著我國入世的成功,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與世界級跨國公司開展競爭,沒有市場競爭的經驗,沒有能夠開展國際競爭的人才,沒有先進的競爭武器,是難以取得優勢地地位的。要取得競爭優勢地位,就要在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實行像知識管理一樣的先進管理技術和手段,并先于其他企業創造出自己的競爭優勢。因此,深入研究知識管理,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管理的方法已成為一個現實的課題。同時高新技術企業比其它企業在實行知識管理上也具有其自身的優點:首先,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必備的基礎,而高新技術企業具有信息技術的優勢,具有知識管理所需的完善的硬件設施。其次,知識是通過人得以傳播的,因此人員的素質對于知識的交流傳播具有重要意義。高新技術企業絕大多數員工是屬于知識員工,較其他企業有利于知識創新。因此有必要對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進行研究。

二、國內外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研究現狀

1、知識管理的產生及研究意義

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研究是建立在企業知識理論基礎之上的。企業知識理論是探尋企業競爭優勢根源及對主流企業理論反判的過程中產生并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企業理論。以波特競爭戰略理論為代表的傳統觀點認為,對于某一行業而言,該行業中所有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等在客觀上是一致的。根據這一理論推導出該產業內所有企業的贏利狀況應該是基本一致的。而事實并非如此。

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研究結果引起了人們對上述理論的質疑,因為企業表現為超額利潤率的競爭優勢,并非來自外部的力量,而是來自企業自身的某種因素,即競爭優勢內生于企業。

在這一背景下,20世紀80年以來,研究者們將探索企業的競爭優勢的著眼點轉移到了企業,由此產生了以資源為基礎的企業觀。該理論的核心在于,企業是由一系列資源組成的集合,每種資源都有不同的用途,企業的競爭優勢源自于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而外部環境會對企業的競爭優勢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然而并非所有資源都可以成為競爭優勢或高額利潤的源泉。在競爭優勢與對大多數企業都具有普遍意義的資源間,不可能存在因果關系,只有隱藏在資源背后的企業配置、開發和保護資源的能力才是企業競爭優勢深層能源。因而產生了企業能力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于企業配置、開發與保護資源的能力。究竟是什么決定了企業配置、開發與保護資源的能力呢?隱藏在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研究表明是企業所擁有的知識。

知識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不僅是因為企業的隱性知識難以被競爭對于模仿,而且還在于當前的知識存量所形成的知識結構決定了企業發現未來機會,配置資源的方法,企業內各種資源效能發揮程度的差別都是由企業現有的知識決定的,各企業所面對的外部環境從客觀上說是相同的,但由于企業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不盡一致,所以它們所發現的市場機會也不相同。這樣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理論即企業知識理論便產生了。

高新技術企業中的知識相對來說是零散的,對于企業如何獲取、傳播、創新知識,以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這便需要企業加強對知識的管理。企業內的知識分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兩種,隱性知識相對來說比較重要,因此企業的知識管理就是實現個人的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換,進而達到知識共享,形成企業特有的隱性知識。建立在企業知識理論基礎上的企業知識管理,必將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理想的管理范式。

2、知識管理研究的現狀

盡管知識管理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大面積推廣和普及,但迄今為止,國內外對知識管理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巴斯認為,知識管理是指為了增強組織的績效而創造、獲取和使用知識的過程。法拉普羅則認為,知識管理就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國內學者烏家培教授認為,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與發展。而筆者認為知識管理就是對一個企業集體的知識與技能的捕獲,然后將這些知識與技能分布到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最大產出的任何地方的過程。

隨著國內外學者對知識管理的研究,目前涌現出一些代表性人物,并形成三個學派。彼得?德魯克:美國資深經濟學家、政治家、社會學家。在他論著《后資本主義社會》(1993)中指出:世界處于向著“后資本主義社會”即“知識社會”的巨大轉變中。在新社會真正控制資源的決定性的生產要素是知識;威廉?哈拉勒:美國齊治,華盛頓大學管理學教授,在其出版的《無限的資源》中指出,世界企業正經歷以知識為基礎的“革命”。戴布拉?艾米頓在其著作《知識經濟的創新戰略:智慧的覺醒中》認為:隨著知識管理概念及其對企業管理意義的被廣泛接受和重視,作為創新活動演變的趨勢,知識創新正日益受到企業的關注,并在制定企業面向新世紀的創新戰略和管理實踐中得以貫徹。它通過知識資源的開發,創造新思想并轉化為具有發展潛力的商品,為企業未來持續增長尊定基礎。

對這些學者的研究我們可以簡單化為三個學派。技術學派:這一學派認為“知識管理就是對信息的管理”。他們具有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的教育背景;行為學派:他們認為“知識管理就是對人的管理”。這個領域的研究者們具有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或商業管理的教育背景;綜合學派:綜合學派則認為,知識管理不但要對信息和人進行管理,還要將信息處理能力和人連接起來進行管理。他們對信息技術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著豐富的經濟學與管理學的知識。

3、知識管理實施的條件及方法的研究

知識管理的實施需要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個體參與,明確原因和熟悉規則。所謂個集參與,就是指個體主動參與企業或企業內組織的計劃或決策過程,并善于發現他人的思維價值,這其中蘊含著企業或組織對個體勞動的尊重。所謂明確原因,是指參加某個項目或者涉及某一計劃的人員能夠理解上級所做出的最終計劃、決策的原因。所謂熟悉規則是指新的規章制度出臺之后,決策者必須向相關人員說明新規則的所有細節以及獎懲措施,直到他們完全理解。

關于知識管理的方法,美國生產力與質量研究中心提出了六種方法:構建支持知識管理的組織體系;加大對知識管理的資金投入;創造有利于知識管理的企業文化;制定鼓勵知識創造和轉移的激勵措施;開發支撐知識管理的信息技術;建立知識管理的評估系統。

我國學者王如富等人(1999)給出了知識管理的六種方法:知識編碼化;應用信息技術;建立學習型組織;設立知識主管;構建知識庫;進行基準管理和最佳實踐。

當然對于企業實施知識管理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模式,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采用相應的方法。

簡評:綜觀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還側重于對知識管理的定義、目標和內容、策略與原則以及能支持知識管理的信息技術進行討論,而對于企業知識管理的具體方法與手段還沒有系統的研究,現在還不能給企業提供一套操作性強的知識管理方案。對于企業知識管理的激勵機制,企業知識管理部門的職能與定位和組織管理軟件的系統分析還沒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觀點及創新之處

1、研究方法及主要觀點

本文是在對傳統企業管理比較的基礎之上采用歷史歸納、邏輯演繹及實證分析的方法,在搜集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縝密的思考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實行知識管理進行研究。主要表現在:在提出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實踐和理論基礎之上,明確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內涵,進而認真分析了當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如:知識管理認識不清,企業知識共享,知識員工的管理問題等。重點是針對這些問題并結合實際筆者大膽的提出了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具體措施:要設立相應的組織結構,以協調知識管理的順利實施。同時隨著知識主管(CKO)在知識管理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應設立這一職位,并對CKO所具有的素質、能力進行深入的剖析。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知識管理過程中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其中關鍵之處在于把企業中個人的隱性知識轉化成企業的隱性知識,這便需要培育企業知識共享文化,為員工提供一個知識交流的平臺。而知識員工對知識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資源,如何對知識員工進行管理?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文章提出采用“人本管理”的管理方法。

2、本文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分析了當今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不足及其原因

(2)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中當然離不開知識管理者如CKO,本文對CKO的能力要求、作用、職責進行了全面的研究

(3)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出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過程中如何“實行人本管理”

通過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研究,希望為我國企業的知識管理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從而促進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芳華.《知識管理論》[M].山西經濟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曹心、劉能杰.《未來社會的管理創新》[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劉吉、金吾倫.《信息化與知識經濟》[M].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

[4]芮明杰.《造山:以知識和學習為基礎的企業的新邏輯》.管理科學學報,2001.3

[5]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看的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1版

[6]何畔.《企業管理的第二次革命》.經濟與管理,1999.11

[7]戎樟榕.《知識管理—新的管理革命》.經濟與管理,1999.7

[8]王守安、于海江、王洪革.《知識經濟與企業革命》.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年第1版

[9]張金昌、侯瑋青.《全面知識管理—一場新的管理革命》.華東經濟管理,2002.10

[10]吳季松.《論知識經濟》.光明日報,1998.2.27

[11]王福軍.《知識管理已成為熱門學問》[J].中外管理,1998.7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管理令人矚目。文章首先闡述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客觀必然性及其理論基礎。并提出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內涵。重點分析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現狀及實施知識管理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共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