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工商管理類實踐體系構建分析
時間:2022-03-19 09:57:58
導語:高職工商管理類實踐體系構建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已經逐漸步入互聯網經濟發展時代,網絡遍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已經具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在這一大背景下,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體系的構建也就凸顯出其重要價值。本文結合目前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體系的構建現狀,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以期對高職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工商管理;實踐體系:構建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等職業院校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日前,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口號,這對高職院校的實踐教育工作提出更多挑戰。目前,各高職院校創業實踐體系不斷完善,但其中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對高職創業實踐體系進行深度剖析,以期其取得不斷進步,從而謀求更高層次的發展。
一、創設校內工作室利用案例拓展學生創業視野
在互聯網經濟下,針對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體系的構建首先應從創設校內工作室入手,以便利用實際案例的分析對學生的創業視野進行拓展。創業實踐教育與一般性的專業教育有著很大不同,創業實踐除了要注重對學生的創業意識進行培養以及對學生進行創業理論知識的教育之外,更應將側重點放在對學生實際創業能力的培養上,而這其中的實踐創業教學則是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的必要途徑,而這一過程就要借助校內創設工作室來完成[1]。首先,工作室應由校方進行籌建創設,有實踐指導教師和學生社團負責對其運作,其主要服務項目是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進行申報審批,對于已經成為工作室會員的學生進行定期的創業策劃培訓項目,利用一個個高職學生創業成功的具體案例對學生進行啟發,以此達到拓展學生創業視野的目的。當然也可以將往屆創業成功的畢業生返校對在校學生進行創業培訓,將其成功的創業經驗分享給在校學生,同時對其在創業中出現的失敗也應對學生進行分享,以便共同找出失敗原因,并共同進行深度剖析,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這種錯誤的重演。
二、在校內開設創業基地讓學生在經營中獲得實際經驗
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正逐漸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互聯網為依托的萬眾創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縱覽全球趨勢,利用互聯網進行經營的項目越來越多,而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科性質正好與互聯網經營具有同一方向性,因此在校內開始創業基地讓學生在經營中獲得實際經驗,以便將來更好的服務于互聯網經濟。高校內的創業實戰基地是高校學生最方便接觸到的,學生可以在創業基地內開設企業并進行在其中進行正常的發展經營,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經營中獲取寶貴的實踐經驗,這一點難能可貴[2]。一般說來,校內創業基地應設立與正規企業一樣的相關管理組織機構,同時也應有專門管理者對實踐教學培訓計劃、學生入駐企業相應標準進行制定,并進行相應的跟蹤指導、實時監控,同時將跟蹤監控報告形成書面文字進行備案。
三、以政府為龍頭社區為核心構建校外實踐區域
實踐教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實戰的一個縮影,同時這也更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學生在實戰教學中領會到將來可能會面對的實戰全過程。也就是說,只有理論結合實際的實戰教學才是實踐教學的核心內容,而相對于校內創業工作室以及校內實踐創業基地來說,真正的校外實踐區域對實踐教學更具現實意義。畢竟在校內這一層面來講無論是工作室還是校內實踐基地涉及到的人員只是高校內部人員,但校外創業實踐區域所面臨的是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員,這種完全真實的創業實踐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創業的完整過程,進而為自身積累更多的經驗。當然,這種實踐區域應以政府為龍頭,以社區為核心進行構建。高職院校學生可以在這種真實的實踐區域進行商業實踐活動。比如在社區建立一個生產手工藝品的微型企業,企業規模雖小但相對大型企業其各項組織機構是完善的,學生可以通過社區以及網絡兩種方式自行招聘企業員工進行手工藝品的制作、銷售以及售后服務,其中的收益所得可以對企業進行擴建整改。相信利用這種實打實的實戰訓練模式,會使學生在企業工商管理能力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
四、構建創業沙盤進行角色承擔模擬實戰進行訓練
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是為了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得以提升,以便將來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可以更加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更加周到的為需求者提供服務。但是高職院校的在校學生眾多,而各類校內工作室以及實踐基地是有限的,校外的實踐基地同樣存在這類問題,不可能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隨時隨地親歷實踐基地現場進行學習,也就是說在空間與環境方面受到一定局限[3]。而創業沙盤的出現及時解決了這一困擾,它不受場地限制以及人數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學生可以在班級進行創業模擬沙盤活動,這是利用角色承擔以及模擬實戰對學生專業能力的一種訓練。學生可以模擬擔任各類角色,比如客服經理、銷售專員、財務管理者、采購人員等來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進行實踐,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
五、結語
互聯網經濟下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體系的構建需要在遵循學生個性化的前提下進行展開,同時各高職院校也應對自身教學力度進行深度挖掘,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優質便捷的實踐體系,從而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而為社會輸送更優異的工商管理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毅.“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9):405-406.
[2]蔣康.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8):454.
[3]馬俊.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培養與提升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3):161-162.
作者:吳立君 單位:廣州華商職業學院
- 上一篇:煤炭洗選企業成本費用管理分析
- 下一篇:工商管理培訓可持續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