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探索
時間:2022-11-22 11:40:34
導語: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多元性。這里所指的“多元性”數據,主要是指數據來源。因為高校后勤管理面對的不只是學生,還是教師、固定資產、流動資金、科研項目以及能源消耗等,其內容可以細化到日常生活,也可以宏觀到項目規劃等等。因此,這些數據產生了多元化特性,并被分類保存到不同的數據庫中。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從而及時、準確提供后勤服務。1.2多維性。大數據的多維性特征主要是指數據的時間、空間協調的關系性。數據庫中的數據可以不斷拓展其時間與空間特征,從而展示出數據的多維性。如,科研設備數據庫,可以從科研入口點擊儀器設備,從而將儀器設備的所處位置,安裝及使用頻率,維護信息,實驗室面積和環境等等都顯示出來。這樣時間與空間協調起來形成的數據信息更容易進行整理分類與歸檔,對數據統計與分析意義重大。1.3多向性。數據的“多向性”特征主要是由于學生的來源不同而產生的。在信息化管理中,數據隨時產生,類型多樣,從而形成大數據。因此,數據的來源越廣泛對于數據特征的挖掘越有利。特別是高校后勤管理中,學生的個人信息越全面,越有利于挖掘出學生的具體興趣,學習規劃、學習動力等,從而為后勤服務提供精準性服務方向。1.4多層次大數據除以上特征外,還具有多層次性。即學生的不同階段,不同學習過程,教師的不同教學計劃、不同教學項目等,學生的新、老區別,所有人員的性別、民族、成果等,這些數據表現出明顯的多層次性特征。
2大數據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2.1有利于高校后勤管理的成本控制。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走向信息化,數據共享程度越來越高,后勤管理資源可以達到整合與優化,從而大大降低了復合設備、重復建設、重復引進等資源浪費行為的發生。同時,信息化管理還提高了后勤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使管理資金的投入得到高效利用。可見,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后勤投入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與降低,是高校資源節約的重要內容。2.2有利于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涉及到的內容多,對象廣,服務質量不高往往引起教學、管理矛盾的不斷深化。而在信息化管理后,大數據技術有了用武之地,能夠挖掘出數據內在的規律和本質,為后勤管理提供可靠準確的突破口,后勤管理反應不再延后,服務質量迅速上升,高校總體管理水平也得到提升。因此,高質量的管理促進了教學質量的不斷上升。2.3有利于高校后勤管理隊伍工作能力的提升。信息化管理必須依靠信息化技術來實現,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人員僅僅會簡單的信息技術是不夠,還要不斷嘗試去應用大數據技術來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質量、管理效率、管理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管理人員的操作水平、應用能力、業務理論與信息化結合程度逐漸加深,業務管理與大數據結合的程度逐漸加深,后勤管理能力不斷增強,整體素質無形中得到提高。
3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
3.1構建基于大數據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有了信息化系統為后勤管理提供助力,還需要統一的大數據管理平臺來提供管理保障。一般而言,高校后勤管理以最小化管理模塊為依托,將后勤管理內容進行重新架構,然后再統一到大數據管理平臺中來,不再呈現分散狀態,通過設置不同的權限來實現業務管理。管理數據保存在數據庫,數據庫具有共享性,能夠為不同的管理模塊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從而變垂直管理為水平管理,信息得到高效利用。在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下,數據收集、整理、挖掘、過濾等都有了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后勤管理水平得到迅速提升。3.2重視原始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化管理需要大量的管理數據。因此,高校要積極采取問卷調查、網絡調查、投票調查等多種數據收集方式來獲得廣泛的數據。如在信息化管理平臺一些免費的信息管理項目,設置參與度、滿意度、支持、反對等投票,從而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數據。由于高校學生規模較大,因此。信息化管理投票數據也具有大數據特征,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挖掘和開發數據的價值,從而了解廣大師生的心理需要,在后勤保障上積極進行改革調整,不斷提高后勤的服務水平。3.3推出多樣化的服務方式。現階段,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逐步推進,學校為了服務周動,除了建立服務網站以外,還在網站中推出微信二維碼、信息化服務App等向廣大師生提供信息化服務,只要掃碼或下載安裝就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而自由選擇所需的服務。這些服務項目以大數據挖掘技術為根本,具有適應性和目的性,能夠更好地滿足師生生活學習需要。如辦公室或學生公寓有電路問題、水路問題、電話故障等,通過手機App就可以迅速報修,他們獲得后勤直接的、高效的維修服務。3.4提高后勤服務水平。高校后勤管理走向信息化后,管理有了規范和標準,使得后勤管理走向精細化和標準化,信息反饋更加及時,服務目標明確且迅速高效,服務質量提高,更加廣大師生的滿意度。同時,通過網絡開放管理手段如App、微信等可以及時獲得師生的評價以及管理層對服務質量的評價、考核,促進后勤管理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使信息化服務深入到高校廣大師生學習生活中去,從而更好地改善服務質量。3.5提高后勤管理效率。在信息技術框架下后勤管理有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和精細化的管理措施,使后勤工作環節走向精細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從而提升了后勤管理水平。同時,在大數據統計分析的前提下,服務更具有目的性,針對性,及時性和準確性,服務效率更高,服務內容更全。3.6加大對后勤管理隊伍的培養力度。首先,開展校內培訓工作,主要是校內師生,對后勤人員進行信息化及操作技術的培訓,幫助后勤人員從傳統管理轉入到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去;其次,為后勤人員創造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的信息化管理環境,并建立競爭上崗機制和獎勵機制,調動后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最后,做好理念轉變和理念重塑工作,幫助后勤人員盡快進入到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的思想境界。同時做好晉升培訓,為高素質后勤管理人才儲備做好準備。3.7加強對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信息化建設要做好系統設計,保證信息數據能夠及時有效完整安全的進行互通,提高后勤管理的高效性。對于信息化建設資金的扶持上,高校更應該加大投注力度,是信息化管理平臺、服務平臺能夠為信息化服務提供充足的保障。在資金投入上,高校要做好投入比例的預算工作,并在信息化建設中加強對資金使用效率的管理和監督,使投入的資金能夠高效的應用到信息化建設中,不斷推動信息化建設走向完善化,標準化和規范化。3.8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體系的評價機制。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統會不斷的產生新的問題。需要建立動態評價體系來及時調整規化和建設方案。改進時要根據評價反饋,以及師生的需求等進行后勤服務的完善。要對動態評價體系進行宣傳和推廣應用,保證廣大師生能夠通過動態評價體系來幫助后勤服務走向高效化、高質化。
4結語
新時期高校后勤管理數據越來越龐大,需要通過構建基于大數據的信息化管理平臺、重視原始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推出多樣化的服務方式、提高后勤服務水平、提高后勤管理效率、加大對后勤管理隊伍的培養力度、加強對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體系的評價機制等措施來進一步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劍.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6):12-13.
[2]苗茁.大數據時代高校后勤智能化管理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9(7):184.
[3]李凱,左登登.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12):157-158,165.
[4]強飆,湯志軍,胡玥.大數據時代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實踐與探索——以南京審計大學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7(5):32-35.
作者:史達 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后勤協同雙創教育現狀與建議
- 下一篇:醫院醫療耗材分類和管理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