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實習心理初探
時間:2022-07-29 03:56:18
導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實習心理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學生酒店頂崗實習心理狀況
(一)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前的心理狀況
1.猶豫心理。高職院校在組織安排學生到酒店頂崗實習時,一般都采取自愿的原則。學生既可以服從學校的安排,到校方統一安排的酒店進行實習,也可以通過辦理相關證明手續,自主選擇實習企業。面對統一安排和自主選擇,部分學生在心理上往往會搖擺不定。一方面,他們既想跟熟悉的同學在酒店共同學習工作,彼此間相互依靠和幫助;另一方面,他們又想選擇回到家鄉或其他自己認為適合自身發展的地方進行實習。部分學生對此猶豫不決,舉棋不定。2.畏懼心理。頂崗實習對于大多數高職學生而言,是首次步入社會。離開了家庭和學校的保護傘,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下,跟一群陌生的人一起工作、生活,是否會感到孤獨和無助?學生在頂崗實習前,會產生種種擔憂:擔心與酒店上級及員工處理不好人際關系;擔心實習地的住宿、飲食和氣候條件等不能夠適應;擔心不能服務好客人,因此受到刁難和投訴等等。這些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往往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3.自卑心理。按照目前高招錄取順序,先是“211”本科,再是普通本科,最后才是高職院校。為此,高職院校錄取了大量文化基礎較差普高應屆畢業生,導致高職教育被看作是一個低層次、低水平的高等教育,高職學生被認為是高考中的“落榜生”。這種自卑心理往往使學生的情緒低靡。他們本身就帶有自備心理,面對要進入酒店為客人服務,端茶送水,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加重。
(二)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中的心理狀況
1.承受壓力較大。學生在進入酒店之后,隨著人際交往范圍的擴大,與同事之間的交往成為必須。學生本身渴望友誼和被理解接納,交往意愿迫切且對人際關系期望高。但由于心理不夠成熟,交際能力不強等原因,容易陷入交往誤區而產生煩惱。因為酒店行業三班倒的工作性質,同宿舍員工的出崗時間不同,彼此的生活作息往往會相互影響,學生精神壓力較大。此外,在實習的同時,學生還要完成學校布置的實習案例、周記、總結等任務。諸如此類的原因,使得部分學生在實習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心理壓力。2.對長期機械工作感到乏味。初入酒店實習時,學生一般會有比較強烈的新鮮感,但在進入一段時間的實習期后,學生往往會認為實習工作無非就是一種機械的、枯燥無味、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尤其是當所分配的崗位技能被學生熟練掌握之后,學生就會開始不滿足于這種簡單而重復的機械性勞動。隨著實習的進一步深入,學生對實習的期望值就會伴隨著實習的繼續而提高,當學生的期望不能被滿足的時候,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工作責任心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在實習過程中出現怠工、得過且過、混日子等現象。3.產生不公平感。實習生在進入酒店后,酒店因為對學生情況不甚了解,往往根據實習生的外貌、身高等客觀的外在條件為其分配工作崗位。被分配至餐飲部等工作強度較大的學生由此會產生一種不公平感。部分在校表現優秀,但外在條件不佳的學生在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尤為突出,直接影響其實習工作的積極性。另外,實習生在頂崗實習期間,雖然其工作與正式員工的工作一樣,但一般待遇要比正式員工低,同工不同酬的情況使得實習生感到不公,甚至認為自己是酒店與學校合作下的“廉價勞動力”。
二、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心理問題存在的原因
1.社會及家庭對酒店服務業的偏見。酒店業屬于服務行業,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目前社會仍然的對酒店職業存在一定偏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或多或少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在頂崗實習階段,該種觀念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更是加大,成為學生抵觸情緒的關鍵來源之一。部分學生把個人地位和角色關系對等,認為憑自己的學識不應該只被分配到酒店基層,心態或多或少被扭曲。另外,一些家長接受不了孩子經過了幾年的大學教育之后還是去酒店做基層服務員,認為這并不為一份令人光彩的行業。學生受到了來自于家長的壓力,甚至覺得對不起家庭多年來對自己的付出。一些學生就算對酒店專業有濃厚的興趣,也往往會因不被家庭所理解,而產生心理動搖。2.角色轉變不適應。酒店專業學生在酒店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職業技能培訓后,就基本與酒店員工承擔著相同的工作任務。這對于從單純學生轉變為“社會人”的實習生來說是一段艱難的過程。學生在酒店實習期間,要扮演員工、服務者、成人的角色,這與在學校時的學生、受教育者、受關愛者角色有著很大不同。不少學生依然把自己認為是“100%學生”的角色,而在酒店實習往往是以“員工”角色為重。所以,部分學生因為沒有認同自己在新環境中的角色,沒有形成適應新環境的心理機制,從而產生了角色障礙。3.職業期望高而被認同感低。酒店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大多都是在課堂內進行理論教學,缺少或幾乎沒有實際的酒店工作經歷。在學生的潛意識里,他們是大學生,受過正規的酒店專業教育,是酒店管理層的后備力量,這種優越感使其認為一進入酒店就能從事管理工作。實習生由于對專業定位的錯誤,準備不足,過高的職業期望與進入酒店后基層工作的艱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實際工作中,實習生較難收獲被認同感,致使其在心理上無法適從。4.缺乏對實習生的心理引導。積極的心理活動,有助于行為的正面發展,消極的心理活動會導致行為的偏激,所以對實習生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然而許多院校在進行實習計劃時,往往只注重實習環節的設計和安排,而對學生在實習中可能會遇到或者必定存在的心理問題缺乏及時有效的輔導。在學生進入酒店實習后,由于空間上的原因,學校更疏于對實習生的關注,致使部分學生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知該如何該向誰傾述。壓抑的心理得不到及時的調試,學生極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影響到實習質量。
三、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心理問題對策
1.做好學生的專業引導。高職院校在學生入學初,就應該對學生做好專業教育,培養和樹立其正確的行業意識,使學生對專業能夠準確定位。學生在校進行理論學習期間,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安排一些短期的專業實訓,使學生逐漸習慣酒店的工作模式,培養其良好的職業意識和素養。支持和鼓勵學生多參與各種級別和類型的專業技能比賽,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樹立學生對專業的信心,使學生真正熱愛專業,專研專業,忠誠專業。2.加強實習前學生的心理防御。學校在學生頂崗實習前,要借以專業輔導、談心交流等形式給予學生適當的心理引導,使學生明確作為成功酒店人所必需經歷的職業歷程。在引導過程中,除了宣揚酒店行業的優勢外,也要將在酒店行業中可能出現的灰色現象告知學生,并引導其理性應對;告知學生對應實習酒店的情況,如企業概況、規章制度、福利待遇等,以便學生做好相關心理準備??傊?,學校在把學生送上實習崗位之前,應培養好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忍耐和包容能力、自我調適能力,確保學生能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應對較高強度的酒店專業實習。3.做好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家長的觀念對學生在專業和就業的選擇上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做好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使其能夠給實習生予精神上的支持,是實習生產生積極動力的重要來源之一。在對學生的實習管理中,學校應把對家長的工作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在與家長的接觸中,要注意灌輸高職層次的辦學特點、學校實習成果等信息,使其對學校開展實習、實訓工作的必要性有所認識,對學校產生信任感,并與家長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合作伙伴關系,把阻力變為助力。4.對實習生進行跟蹤管理。學生在酒店頂崗實習期間,許多高職學校往往對學生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學生在實習期間產生的心理困惑得不到有效的疏解。因此,學校要加強對實習生的跟蹤管理,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實習酒店的現實表現,關注其心理動態。5.酒店方的努力。學生在酒店頂崗實習一般為6個月至1年,在這段相對較長的時間段內,如果學生只被安排在同一個崗位上工作,極易產生乏味和倦怠。為此,酒店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地實行實行輪崗制。這種做法不但可以提高工作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可以讓學生對酒店多個部門的工作有所熟悉。此外,酒店還應注意與實習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給予實習生多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照顧。對于工作表現好或是在平時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應適當地給予獎勵或將其作為儲備人才進行培養,以提高實習生的工作積極性,提升頂崗實習滿意度。
本文作者:盧小萍工作單位: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資源環境遙感調查探究
- 下一篇:高校酒店管理人才培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