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的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03-11 04:09:05

導語:酒店管理的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酒店管理的問題及策略

一、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合作的穩定性和長期性不夠。

2.合作過程中學生角色轉變困難。

從校企合作的實踐來看,學生對自身的能力和未來的工作期望過高,對學校組織跟酒店的校企合作挑肥揀瘦,不能很好的同時扮演好學生與酒店員工的雙重角色,存在從學生到員工角色轉變的困難,缺乏責任擔當意識,一出現問題便一味的責怪學校安排不當,以各種借口選擇放棄。很多企業的冠名班學生屢屢爽約的現象層出不窮,極大地挫傷了合作企業的積極性,最終導致合作企業逐漸心灰意冷,所以很多校企合作形式最終都不能夠可持續的發展和延伸下去。校企合作的參與主體――學生都不參與了,更甚者,參與了半途放棄的,使學校和合作企業都陷入尷尬境地,無法再續前緣。缺乏約束學生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校企合作項目自身沒沒有滿足學生的需求是產生此問題的兩個主要原因。

二、推進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幾點建議

1.健全合作機制。

當前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滯后,學校和酒店之間大多是實習實訓淺層次的合作,而校企互惠互利、雙贏共生的深層次的合作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把“應用型”人才納入酒店管理專業培養計劃,在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行業現實對人才的需要,把教與學、校與企緊密結合,使培養的學生更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求,最終促進酒店行業的全面發展。

2.高等院校“請進來、走出去”,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從學校來講,采取“請進來”的辦法,聘請酒店企業中掌握國際化管理理念和實際管理經驗的高級酒店管理人員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參與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以及實習計劃的制定,有利于學校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亦可解決學生的實習與就業。

3.建立社會、學校、企業三元化學生評價體系。

校企合作課程標準由企業參與共同制定,課程評價標準要將教育標準、企業標準和行業標準統一起來,因此,“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的學業評價應由學校自主評價方式向社會、學校、企業相結合轉變,建立社會、學校、企業三元化學生評價體系,改革學生學業的質量評估體系,形成將學校考核與企業考核相結合、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課程考核與職業技能、職業資格鑒定相結合的開放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4.輪崗培訓,儲備管理人才,完成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學生在選擇實習或者校企合作的酒店企業時非常注重未來的發展機會,不甘心于一直從事一線的操作服務工作,可通過輪崗培訓,儲備管理人才的方式,實現學生對職業升遷路徑的預期。讓學生半年內在不同的部門進行輪崗,比如在酒店實踐,除了房務部、餐飲部之外,要更多的向職能部門輪崗,如市場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等等,輪崗次數不少于兩次。定期對這部分學生進行管理技能培訓。酒店企業應該樹立正確認識,把校企合作作為酒店企業人才儲備的重要手段,建立穩定的管理制度,并將其提升到酒店企業人才管理的戰略高度。

5.制定嚴格的校企合作學生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中學生在“員工”與“學生”兩個角色中轉換,思想觀念的日益復雜,給學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加強校企合作項目的學生管理,是保證校企合作有序實施的重要保證之一。目前,高校酒店專業校企合作大都還處在淺層次,由于學校和企業在認識上的不同,雙方合作還存在許多問題。但其發展前景卻是非常“光明”的。這是一個雙向選擇、共同發展、爭取雙贏的合作過程,是學校逐步適應酒店用工需求的過程,是專業教學理論與酒店工作實踐相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校企雙方緊密地深層次合作,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高校的教學改革,才能更好地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作者:郭雪陳良新單位:沈陽工學院沈陽軍區聯勤第二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