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模式酒店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6 02:38:06
導語:人才培養模式酒店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改革的動因
原因一:酒店業人才市場需求調查顯示,近幾年來,酒店對各類中、高檔人才需求量呈現逐步上升趨勢。酒店從業人員總量不足、需求缺口大、人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突出。酒店業亟需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養、服務意識,具有職業發展基礎、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原因二:“2+1”訂單培養模式在實際運作過程當中暴露出許多問題。突出問題是,學生在第三學年到各訂單單位進行頂崗實習,方方面面原因導致部分學生選擇中途放棄。退崗比例高的可達1/3強。在內外因聯動的作用下,我們與學院培訓中心合作,在2009、2010級兩個年級進行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新一輪探索,收獲了很多寶貴經驗。同時我們與杭州寶盛賓館再度合作,將2011級酒店管理訂單班作為實驗班,按照“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培養,并以此申報課題立項,期望探索出一套成功的酒店專業人才培養新范式,以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專業發展。
2改革的目標任務
改革研究目標是建立“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即第一學年的第一、二學期學生在學院學習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第二學年的第三學期以訂單培養的形式將學生輸送到各用人單位進行崗位認知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第四學期學生重新返回學校,帶著問題學理論;第三學年將學生再次輸送到各訂單單位進行為期一年的頂崗實習,從而完成以理論指導學生再實踐的過程,完成學生能力的遞進式培養。
3改革的條件
3.1設備設施較完善并能滿足專業基礎技能訓練和全真崗
前培訓的酒店管理校內實訓基地在學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培訓中心被開辟為酒店管理專業校內實訓基地。該基地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年接待客人達2萬人次。實訓基地包含中餐包房5個、可容納300人用餐的中餐宴會廳1個、三星級標準客房73間、商務套房3間、豪華套房1間、多功能健身房1個、棋牌室2個、不同規模的會議室4個。為學生校內實訓提供了有利保障。
3.2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目前,酒店管理專業建成了地域較廣、層次較多、品牌較高的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如杭州寶盛賓館、上海亞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哈爾濱香格里拉大飯店、哈爾濱萬達索菲特酒店、北京天倫松鶴酒店等。多年的校企聯系,已經使校企實現了緊密的合作,切實發揮了校外實訓基地在學生實踐技能培養上得天獨厚的優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3結構較合理、業務水平較高的科研團隊
參與改革的教師均常年從事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及科研工作,有著扎實的理論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及一定的科研能力。此外還有企業經理人員,他們常年工作在酒店一線,了解企業對酒店人才需求的標準,不僅實戰經驗豐富,同時具備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
3.4良好的社會聲譽
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率較高,可達100%;學生就業的對口率高,60%左右的學生在四、五星級酒店就業,并且畢業生的月薪收入平均達到2500元以上。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整體素質較高,知識結構合理,動手能力較強,有刻苦耐勞職業精神。畢業生在就業崗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和重用,大量畢業生已成為用人單位的骨干。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每年都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
4改革內容
4.1確定訂單單位,簽訂“訂單培養”協議
初期我們與杭州寶盛賓館合作,之后確定了3家訂單單位。協議約定學生第三學期在訂單單位認知實習、第四學期返校學習以及第三學年頂崗實習期間校企雙方的權利義務。這其中學生認知實習的過程管理,學生返校學習期間培養方案的制定由雙方共同負責。
4.2設計“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
我們所探索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特征是“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即學生第一學年在校學習酒店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前廳服務技術、客房服務技術、餐飲服務技術。此階段重點培養學生酒店服務基本技能,包括前廳的預訂、接待、收銀服務技能,客房的日常接待、清潔衛生服務技能,餐飲的零點、宴會服務技能。第二學年的第三學期到實習單位進行崗位認知實習,第四學期學生重新返回學校學習。一方面進行酒店服務基本技能的強化,另一方面加開酒店管理、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完成學生能力的遞進式培養。第三學年將學生再次輸送到各訂單單位進行為期一年的頂崗實習,將理論再次應用于實踐。
4.3改革課程體系
重組課程體系,打破學科本位的課程體系,構建以能力為核心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體系。設計四大課程模塊,即核心能力課程模塊、職業特定能力課程模塊、行業通用能力課程模塊和跨行業能力模塊。
4.4改革教學內容
以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為導向重組教學內容。課程改革從核心能力課程開始,依次進行。
4.5構建酒店服務與管理能力訓練體系
能力體系訓練突出對學生核心能力和職業特定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行業通用能力和跨行業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個性化發展提供保障。
4.6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采用過程性考核評價和終結性考核評價相結合的二元評價體系。
5改革的實施
第一步:對“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系統設計。把整個過程分解為三個階段,學校學習和企業工作兩個過程交替進行。學生在校期間,既能獲得直接經驗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形成實際工作能力,養成良好職業態度,又能實現學生在校期間與企業、與崗位零距離對接。實現學生學習的開放性、實踐性和職業性。第二步:根據市場調研分析,確定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圍繞此目標,結合酒店企業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要求,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發展的要求,構建起強化人文素質、優化知識結構,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課程體系,并制訂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以講義式教案為起點,不斷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教法向學法轉變;加強管理,落實教學任務,確保“訂單班”的教學任務與管理質量,打造一批專業技能強,教學水平高,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教學交融、訂單培養”的實踐教學提供物質保障;采取自我評價、企業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對照、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呼應,為構建多元化“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保障。第三步:將實施“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2011級畢業生作為實驗組,將未實施此人才培養模式的2008級畢業生作為參照組,進行培養質量對比分析,檢驗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方面的改革優勢所在,并通過“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特色和研究成果,說明“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促進學校、企業、學生三方面達到多贏的效果,以進一步完善和推廣“三段交融、能力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數量和范圍。
作者:楊華單位: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人文社科系
- 上一篇:教學體系酒店管理論文
- 下一篇:教師與經理一體化酒店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