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資源開發探析論文
時間:2022-02-01 11:35:00
導語:旅游資源開發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湘潭市與長沙、株洲構成了湖南政治、經濟、文化最發達的“金三角”地區。近年來,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積極發展旅游業。目前,湘潭市旅游業發展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板塊:以韶山為代表,以紀念館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紅色旅游;以湖南水府旅游區為代表,以湘潭農博園和昭山風景名勝區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綠色山水旅游;以齊白石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旅游。三大板塊,構筑了湘潭旅游的大框架,特別是紅色旅游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
2005—2007這三年間,全市旅游總收入累計達到98.2億元,累計接待入境旅游者41324萬人次(其中,外國游客22062萬人次,港澳臺同胞19262萬人次),年均增長78%,旅游外匯收入1704萬美元,年均增長79%。接待國內旅游者2187.18萬人次,年均增長15%。國內旅游收入97億元,年均增長18%。僅2007年這一年,全市實現旅游業總收入42億元,相當于全市GDP的8%。由此,旅游業以逐漸成為湘潭市發展較快的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湘潭市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發展旅游經濟觀念模糊。湘潭市是一個具有良好的商業和工業基礎的城市。旅游業在近幾年雖然穩步發展,成為“后起之秀”,但是“全民辦旅游”的觀念仍舊不強,普通市民大眾參與旅游事業的積極性不高,認為這是政府或旅游局的事。筆者兩年前曾經到過安徽黃山和廣西桂林,這都是典型的靠旅游業起家的城市,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城市建在風景里。得天獨厚的資源我們自然是無法比擬,但另一點感觸很深的就是在市區或景點停下來問路,市民都會給與你最誠摯的幫助,為你盡可能多的介紹相關情況。而在湘潭市,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們恐怕是沒有時間耐心為你導游的。任何事首先在思想上給予重視才能有好的開端。
2.旅游行業整體管理水平不高。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旅游管理體制尚未理順。旅游管理體制包括政府的管理和旅游企業的管理。就前者而言,現有的管理體制條塊分隔,相對封閉,部門之間整體意識不強。后者則不適應產業化趨向,尚未拋棄舊的管理模式,現代企業制度有待建立。(2)缺乏科學,高水平的旅游規劃各旅游景區都有自己的總體規劃和發展規劃,但由于旅游區分屬文化,城建,旅游等部門,迄今為止,湘潭高水平的,高質量的“全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仍未出臺。(3)旅游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弱,除個別企業達到了一定規模,絕大部分普遍存在小(規模小,企業集團少,單兵作戰多),散(分散經營,目標市場分散,針對性不強),弱(資本不雄厚,家底薄,競爭能力弱),差(管理差,服務質量差,經濟效益差)的競爭劣勢,嚴重影響了旅游服務質量和旅游企業效益的提高。
3.旅游產品結構單一,精品路線單調。湘潭市旅游資源具有數量多,種類齊,人文特色鮮明的特點,但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挖掘不夠,表現手法上大同小異,沒有突出景點的特色,在全國叫得響的精品景點和路線尚未形成,一些原本十分著名的景點也因為沒有進行包裝和提升品位,缺乏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4.旅游促銷宣傳力度不大,整體品牌形象模糊。宣傳對象沒有細分,還是傳統的“一攬子”宣傳,旅游宣傳缺乏了必要的針對性,既浪費了錢財又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湘潭雖有韶山等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觀,但從整體上看,將湘潭市眾多的旅游景區作為整體進行宣傳還比較薄弱,長株潭一體化在旅游宣傳方面力度還不夠;在宣傳策略上,缺乏靈活多樣,覆蓋面廣,輻射度大和持續時間長的促銷方式;促銷宣傳投入不足。上述問題使得本市的整體旅游品牌形象不夠清晰,從而影響到旅游市場向廣度,深度的拓展。
5.民俗飲食旅游開發程度尚低。只注重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是不健全的開發,民俗飲食的深度開發也可帶來更多潛在效益。目前,湘潭民俗飲食產品開發精度不夠,缺少參與性,公藝性,文化性,產業性,湘潭的名優特產也很多,最有名的恐怕要數龍牌醬油和燈芯糕了,早期的名牌發展到現在,在市場上很難再看到龍牌醬油的身影,缺乏在市場上叫得響的品牌。
三、對湘潭市今后旅游資源開發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政府主導,強化市民意識
政府主導是旅游產業發展政策的核心。湘潭市政府和湘潭市旅游局要針對湘潭特色,制定出適合湘潭市現狀的整體規劃和發展計劃,盡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將旅游業的發展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各級領導對外開放任期目標責任制等。號召全市人民圍繞“我是主席家鄉人,我做文明湘潭人”的主題,深入開展市民文明素質工程,增強全民旅游意識。在全市各行各業大力弘揚“花枝精神”,無私奉獻,舍己為人,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內涵。
(二)加強旅游企業管理
旅游業是一個競爭激烈,其覆蓋面廣,關聯度大,涉及到眾多的類型的企業,如賓館飯店、旅行社都是直接與游客打交道的窗口企業。這要求我們加強旅游企業的管理,順應時代要求,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深化企業改革,提升服務質量,開展行業競賽,提高企業美譽度,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三)強化旅游產品建設,發展特色精品旅游產品
1.充分挖掘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提升產品品位。湘潭紅色旅游的品牌目前已在國內旅游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但是,隱山湖湘文化區和白石文化產品的開發仍未完善。其中,隱山湖湘文化區的深入開發可以通過紀念館紅色旅游建設項目的實施,建設和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來帶動隱山的開發,進一步挖掘湖湘文化源的文化內涵。湘潭市為白石文化的建設在前幾年也付出了努力,建設齊白石紀念館和白石文化廣場,舉辦了兩屆“白石國際藝術節”。但是,這些工作并沒有深入,據最近的調查顯示,同類的名人紀念館在全國有十七家,按個人歷史地位和影響,齊白石當排首位,但按現狀來看,該館卻排在末位,導致了寶貴的文化資源長期閑置和流失浪費,使金字招牌的“含金量”有所下降。
2.不斷創新,開發新型特種旅游產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那些熟悉的線路已不能滿足游客日漸增長的獵奇心理,每個地方的旅游資源開發都要充分考慮到其獨特性和唯一性。湘潭目前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必須充分發揮工業,農業等資源優勢,開發出一批有競爭力的旅游產品。例如,豐富湘潭農博園的農業旅游項目,帶動城郊游和鄉村旅游;開發檳榔加工生產現場和反映湘潭文化的工業旅游項目等來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培育市場
宣傳促銷是旅游發展的重要環節,對于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國內外市場占有率有重要作用。國際旅游市場促銷要堅持以周邊國家,地區為主體,以歐美為兩翼,重點抓好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旅游市場開拓。國內要重視省內一些地區及華東、華中、華南地區的客源市場。增加市場開發的投入,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旅游博覽會、展銷會、洽談會等各種促銷活動。旅游、文化、外事、僑務、新聞等部門和單位要共同配合。
(五)高品位開發民俗飲食旅游資源
全方位研究客源市場的民俗飲食心態,一些游客喜歡了解民俗產品的來龍去脈,那么可以讓游客邊聽(聽故事),邊看(看原料,工序),邊嘗(嘗味道),邊思(思意蘊),從而提高游客參與性,趣味性,在進行民俗飲食旅游資源開發時應合理確定民俗食品開發企業,實行產業化經營,對不同類別的民俗旅游食品給予正確定位,適時舉辦民俗飲食文化節,保護有特色民俗食品制作工藝的傳承。
(六)在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走可持續開發的道路
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湘潭市旅游資源開發的必經之路,也是湘潭市做大,做強旅游業應牢牢把握的原則。湘潭市旅游資源豐富,主要以人文資源和生態休閑資源為主,如果旅游資源開發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顧及長遠發展,湖南省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已經出現了因過度開發而被黃牌警告的反面教材。所以,筆者認為湘潭市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必須防微杜漸,科學,環保地利用這些珍貴的資源為我們謀福利。只有這樣,我市的旅游業才能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到,湘潭市的旅游業發展還處在一個尚未成熟的階段,換言之湘潭市旅游業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今后湘潭市在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重視完善自身建設,增強市民有關旅游發展的意識,旅游產品開發注重精品路線,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美麗的城市,從而把湘潭市的旅游業發展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曹玲藝,袁亞忠.試論湘潭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R].潭社科研[2006]7號.
[2]劉雙娥.試論湘潭民俗因是自愿的深度開發[J].學術縱橫,2008,(5).
[3]譚業.試論湖南紅色旅游的開發:第7卷[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7,(3).
[4]中共湘潭市委黨史辦編.漫話湘潭[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
[5]中國宏觀數據挖掘分析系統[EB/OL]./cyfd/.
[6]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湘潭[EB/OL].湘潭旅游網,/Class.aspid=534.
[7]政務公開.旅游統計[EB/OL].湖南旅游網,/gov/stat/default.aspx.
摘要:一個地方旅游業的發展和旅游產品的受歡迎程度,直觀的體現在旅游經濟收入的各項指標中,如何利用湘潭市的旅游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增長優勢,是湘潭市旅游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簡單闡述了湘潭市旅游資源開發的現狀,分析和探討了本市旅游資源開發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最后給出了參考意見。
關鍵詞:湘潭市;旅游資源;開發
- 上一篇:鳳凰古城環境保護論文
- 下一篇:濱海休閑旅游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