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匯率突發事件沖擊入境旅游收入論文

時間:2022-05-11 06:27:00

導語:有效匯率突發事件沖擊入境旅游收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效匯率突發事件沖擊入境旅游收入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入境旅游業發展現狀與回顧;我國入境旅游收入變動的主要影響因素;結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1978年改革開放后,我國旅游業經20多年來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增長水平、旅游業是一項依賴性很強的產業,它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其他產業的支持、實際有效匯率、剔除通貨膨脹對各國貨幣購買力的影響,就可以得到實際有效匯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將具有抑制國際旅游收入上升的作用、突發事件、我國入境旅游業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我國國際旅游收入增長的回歸模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持續快速發展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持續快速發展。從長期來看,高經濟增長水平是推動我國入境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力量;然而在短期內,我國入境旅游業增長又受到實際匯率和突發事件沖擊的影響。

【關鍵詞】入境旅游業經濟增長實際匯率突發事件

一、我國入境旅游業發展現狀與回顧

1978年改革開放后,我國旅游業經20多年來持續快速發展,現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和國際旅游大舞臺上異常活躍的新生力量。特別是近幾年來,旅游業堅持“大力發展入境旅游,積極發展國內旅游,適度發展出境旅游”的方針,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形成了“三個市場”相互驅動、相互補充的好局面。1998年我國國際旅游收入126.02億美元,世界排名竄升到第七位;2002年國際旅游收入達203.9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五,又向前靠近了兩位。

從表1中可以看出,近20年來,除了個別年份(1989、1998、2001、2003)以外,我國入境旅游人數和國際旅游收入的年增長率均在兩位數以上,遠遠高出世界平均增長率。

二、我國入境旅游收入變動的主要影響因素

1、經濟增長水平。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的服務產業,以直面服務、產銷合一為主要行業特性,推動和刺激著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

顯然,旅游業是一項依賴性很強的產業,它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其他產業的支持。如果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就不能保證旅游開發所需的各種物質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旅游業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對此,我國有不少學者進行了專門的研究。

梁藝樺等人(2006)運用灰色關聯動態分析方法,對影響我國旅游發展的因子進行研究后認為,影響旅游業發展的主導因子可劃分為三個層次:全國圖書、雜志和報紙出版量因子的灰關聯程度最高;其次是旅行社數、城市園林綠地面積、人均GDP、人均消費性支出和人均儲蓄存款余額5個因子(關聯度0.99);最后是國際鐵路和公路客車、民用航空飛機擁有量。和紅等人(2006)在向量自回歸模型基礎上,運用脈沖相應函數和預測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國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相關性,結果顯示,我國旅游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增長呈現較強的正向交互響應作用。從各地區旅游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和人均旅游收入的相對水平來看,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基本格局是:東中西三大地區之間的差距明顯,東部地區旅游業較為發達,中西部地區旅游業發展較為落后。葉護平等人(2005)研究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沒有形成對旅游業的支撐。

2、實際有效匯率。本國貨幣與所有貿易伙伴國貨幣雙邊名義匯率的加權平均數被稱作名義有效匯率,剔除通貨膨脹對各國貨幣購買力的影響,就可以得到實際有效匯率。實際有效匯率的變化不僅影響一個國家的對外進出口貿易,而且也影響著與非貿易外匯有關的旅游業。它對旅游業的影響主要通過旅游產品價格、出入境旅游客流量,以及旅游收入等一些綜合指標表現出來。下面主要分析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化對我國國際旅游收入的影響。

雖然,我國國際旅游收入將隨經濟增長而增長,然而從理論上講,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將具有抑制國際旅游收入上升的作用;反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下降將具有促進國際旅游收入上升的作用。這是因為,如果人民幣貶值時,來中國旅游的價格將隨之下降,境外旅游者所花費的純旅游外匯支出也將相應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外國旅游者來華旅游,旅游人數的增加一定會帶來我國旅游外匯收入的增加。相反,當人民幣升值時,境外旅游者所花費的純旅游外匯支出將相應增加,入境旅游人數有可能減少,我國旅游外匯收入也將減少。當然,在實際研究中,還要注意匯率變動的幅度,因為匯率變動的幅度直接影響對外旅游價格變動的幅度。

3、突發事件。在短期內,入境旅游業除了受到實際有效匯率變化的影響之外,還受到突發事件的沖擊作用。

在1989年政治騷亂時期,我國入境旅游業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入境旅游人數相比上一年下降22.7%,國際旅游收入也下降了17.2%。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響,當年我國入境旅游人數相比上一年下降了6.4%,國際旅游收入則下降了14.6%。即便是發生在世界其他國家的突發事件,也可能對我國入境旅游業帶來消極的影響。比如,受“9-11”恐怖事件影響,我國入境旅游人數年增長率從2000年的15.4%下降到了2001年的6.7%,國際旅游收入增長率則從2000年的15.1%下降到了2001年的9.7%(見表1)。

4、我國國際旅游收入增長的回歸模型。下面利用表1中的數據,以國際旅游收入為因變量,經濟增長率、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自變量,構建一個簡單的入境旅游業增長回歸模型。模型如下:

TR=0.0686GDP-0.5465RE

(24.16270)(-6.238073)R-squared=0.963828

其中,TR代表國際旅游收入(億美元),GDP代表修正后的國內生產總值(十億元人民幣),RE代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以1985年為基年)。由模型可知,如果不考慮突發事件,國內生產總值每增長1000億人民幣,大約可以帶來6.86億美元國際旅游收入;同時,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每上升1,可能使國際旅游收入下降0.5465億美元。

三、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國國際旅游收入從1978年的世界第41位,上升到2002年的世界排名第五。從長期來看,高經濟增長水平是推動我國入境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力量;同時,在短期內,我國入境旅游業增長又受到實際有效匯率和突發事件沖擊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梁藝樺、楊新軍、馬曉龍:旅游業發展影響因子灰色關聯分析[J].人文地理,2006,(2)。

[2]和紅、葉民強:中國旅游業與經濟增長相關關系的動態分析[J].社會科學輯刊,2006,(2)。

[3]葉護平、韋燕生:中國旅游業發展區域差異的系統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5,(9)。

[4]李凌鷗:試析匯率變化對我國旅游業的影響[J].旅游學刊,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