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整合營銷實現多贏論文

時間:2022-06-10 03:39:00

導語:旅游業整合營銷實現多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業整合營銷實現多贏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區域旅游整合營銷是中原城市群開發區域旅游市場的主要途徑;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整合營銷的思路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經濟開始進入區域競爭時代,多邊區域合作成為旅游發展的潮流、區域旅游整合營銷是開發區域旅游資源、拓展區際旅游市場的主要途徑、中原城市群是由九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城市組成的區域綜合體、中原城市群旅游業應本著“著眼大區域、營造大環境、發展大旅游、樹立新形象”的整合營銷方針、整合中原城市群區域內部營銷資源系統、增強品牌意識,準確定位區域旅游品牌、確立形象意識,科學設計區域旅游形象、整合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信息傳播系統、整合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管理系統、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旅游環境等,具體請詳見。

如今,旅游經濟開始進入區域競爭時代,多邊區域合作成為旅游發展的潮流。近年來,國內不少區域已經認識到,只有大整合才能營造大市場,因此,紛紛將整合營銷的概念引入到旅游業發展中來,一改分散作戰的傳統,在整合營銷策略的引導下實現多贏

一、區域旅游整合營銷是中原城市群開發區域旅游市場的主要途徑

區域旅游是一種以區域作為相對獨立的單位來接待旅游者、組織安排旅游活動的經營服務方式,是特定空間存在的旅游活動及其經濟關系的總和。區域旅游整合營銷是開發區域旅游資源、拓展區際旅游市場的主要途徑,對提高區域旅游業知名度、擴大美譽度、有效拓展旅游市場、不斷壯大旅游產業規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原城市群是由九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城市組成的區域綜合體,它以大鄭州都市圈為中心,以洛陽、濟源、焦作、新鄉、開封、許昌、平頂山、漯河等八個中心城市為結點構成了緊密聯系圈。中原城市群戰略的實施推進了旅游經濟一體化,進一步加快了區域旅游市場的發展進程。但是,與國內旅游發達區域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經濟圈、泛珠三角地區等相比,中原城市群還存在著區域品牌不明、區域協調營銷不利、整合營銷力度不夠等問題,旅游資源還沒有充分整合,整合營銷的優勢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旅游市場競爭,中原城市群旅游業應本著“著眼大區域、營造大環境、發展大旅游、樹立新形象”的整合營銷方針,以整合區域內所有資源為手段,重組區域旅游業的管理模式和市場運作行為,打破地區壁壘,謀求共同發展,對內重在整合,對外強調一體化、一致化營銷,通過綜合協調各種傳播方式建立一體化營銷體系,使區域旅游業保持可持續性的競爭優勢,實現區域內旅游業整體利益和協調發展。

二、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整合營銷的思路

(一)整合中原城市群區域內部營銷資源系統

1、增強品牌意識,準確定位區域旅游品牌

品牌是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特色是旅游品牌的生命。中原城市群旅游資源豐富,一些旅游產品在國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缺乏國際知名品牌,國際市場的占有率一直很低。而且區域發展相當不平衡,入境旅游者大部分只是到鄭、汴、洛三地,其它旅游城市年接待量很少。

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準確進行區域旅游品牌定位,是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整合營銷的前提。中原城市群的國內市場主要分布在省內、國內與中原城市群接界的省市以及有交通干線相連或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區對中原城市群有一定的理解。因此,針對國內市場可定位為:中華民族之根,華夏文化的源頭;禪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剎;陳氏太極少林武術,盡在中原;展青山碧水風光,體驗中原風土人情。國際市場對旅游地的文化傳統和地方特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針對國際市場可定位為:中國歷史文化最悠久的地區之一,中國武術之鄉;黃河從這里流過,青山綠水風光與歷史文化的交融。為此,中原城市群應重點打出三個品牌,即以黃帝故里、河圖洛書、姓氏發源地為依托的根文化品牌;以白馬寺、龍門、少林寺、相國寺為依托的佛文化品牌;以宋都、宋陵為依托的宋文化品牌。同時,還要以黃河漂流、白云山等為依托,打出休閑度假和生態旅游品牌。

2、確立形象意識,科學設計區域旅游形象

在當今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形象塑造已成為旅游目的地占領市場制高點的關鍵。整合營銷要求將營銷傳播的力量集中傳達區域統一的旅游形象。中原城市群古文化旅游資源數量多,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應深入挖掘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強化歷史文化旅游主題形象。“根”是中原城市群與其他地方相比最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優勢,也只有“根”才能把中原城市群旅游資源和產品的整體優勢集束起來,形成合力。由此可確立中原城市群的旅游主題形象:“華夏文化之源、中華民族之根”。

但是,由于中原城市群歷史文化旅游產品已趨于成熟,其對于擴大中原城市群旅游市場規模的貢獻度也將趨弱,而且在崇尚旅游個性、回歸自然的時代,以歷史文化旅游產品為主的單一旅游產品結構具有較強的局限性,所以,應培育自然生態旅游的補充形象。鄭州的嵩山、洛陽的龍門山、焦作的云臺山和王屋山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之近年陸續開辟、推出的石人山、白云山、小浪底風景名勝區等名山秀水,可打出休閑度假和生態旅游品牌,逐步形成觀光、休閑、度假、專項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產品結構,豐富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形象,增加其吸引力。

(二)整合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信息傳播系統

1、強化統一觀念,整合傳播信息

用鮮明、獨特的圖形符號顯示自己的特色,用精練、形象、明快、易記的文字概括自己的特色,是中原城市群旅游形象設計的基礎性工作。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形象的傳播信息應以地方文化和地理環境為背景,以景觀資源為基礎,形成個性鮮明的宣傳口號。依據主題形象可設計主打宣傳口號:“五千年大河文化、八百里錦繡中原”,系列宣傳口號:“人文中州、山水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游中原者知中華”,“九州之中、華夏之源”,“文明搖籃、魅力中原”。設計體現中原城市群旅游形象的統一的視覺符號,包括中原城市群旅游徽標、標準字體、象征人物、市花、象征性吉祥物、紀念品、戶外廣告、交通工具、公眾視覺形象和旅游企業視覺形象。同時,要及時商標注冊,保護旅游品牌無形資產。

2、拓展傳播渠道,整合傳播媒介

營銷需要借助相應的媒體與渠道向消費者傳達信息。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整合營銷應大力強化本省主流媒體,如河南以及中原城市群各市電視臺、電臺、報紙等等,這是旅游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例如,借助《河南日報》編發頭版新聞、局長專訪、市(縣)長旅游訪談或深度報道文章,宣傳中原城市群旅游產業形象;利用《大河報》、《東方今報》等報紙開辦旅游專版,介紹旅游信息;借助河南電視臺新聞部采訪、播發新聞,配合專題部組織旅游方面的“焦點透視”,協助雙休部組織“雙休日跟我走”、“休閑策劃”等旅游專題節目。針對本地自駕游增多的趨勢,也可選擇各市交通廣播電臺進行宣傳。同時,有效利用中央權威媒體,播出中原城市群旅游整體宣傳廣告,聯合開辦中原城市群旅游宣傳專題。邀請中央各大新聞媒體赴中原城市群采訪,拍攝播出旅游專題節目。

邀請專家創作設計介紹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宣傳品,包括多媒體光盤、VCD、錄像帶、旅游手冊、圖片、多媒體解說系統、導游圖、門票、宣傳折葉、包裝袋、信箋、名片等。設計發行或贈送中原城市群旅游畫冊、明信片、郵票、掛歷、臺歷及旅游紀念品;出版有關中原城市群的書籍、史料和小說;創作推廣具有中原城市群地方特色的器樂曲和聲樂曲;拍攝以中原城市群為背景的電影和電視劇;派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藝術團體到外地進行演出交流活動等。

3、注重傳播策略,整合傳播方法

中原城市群可利用形象廣告傳播策略,通過廣告技巧,對中原城市群獨特的古都文化和黃河文化形象進行概括和加工,提煉出一個精制但是足以體現中原城市群特色的形象廣告;利用公共關系傳播策略,協調旅游地與公眾關系,使旅游地達到所希望的形象狀態和標準;利用數字化傳播策略,完善提升中原城市群旅游資訊網功能,努力從設計的數字化、標準的數字化和實施的數字化三方面營造自己的數字化旅游形象;利用空間傳播策略,發揮城市邊界出入口、風景名勝區和城市園林對區域旅游形象的展示作用;利用旅游節事傳播策略,加速品牌傳播,帶動區域旅游發展。

(三)整合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管理系統

1、加強區域管理,完善品牌管理體系

行政區劃是制約旅游整合營銷的主要原因。中原城市群區域內要打破地區分割、分管的局面,加強各市的聯系,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統籌模式、整體的營銷傳播戰略體系和信息平臺相結合的聯動機制。設立中原城市群區域旅游品牌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品牌的管理事宜,包括品牌的調查、設計、推廣、評價和預測,組織實施區域旅游品牌戰略,針對游客、市場對品牌產品、服務的改進要求,完善和修訂品牌的整合營銷傳播過程。該機構可以由政府牽頭,各個旅游企業的負責人參加,制定詳細的建設和管理細則,明確各自的職責,形成具有旅游地品牌建設凝聚力的管理機制。

成立區域旅游行業組織,履行區域形象宣傳、旅游信息咨詢、行業協調、自律、企業資質認證與等級評定、對外交流與合作、從業人員培訓、服務技能比賽,以至受理游客投訴等職能。完整、統一的價格系統是旅游品牌內涵的重要支撐,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主導作用,對景區、旅行社、旅行商等影響價格因素的主體進行整合,避免出現價格戰等造成價格體系混亂而影響區域整體品牌形象,針對旅行社、旅行商、大客戶、團體、淡季優惠等的價格和返利要統一。營銷機構要嚴格按照品牌整體形象的要求以統一的品牌形象出現,避免景區各自為戰。

2、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旅游環境

目前中原城市群各市旅游“軟環境”普遍欠佳,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匱乏,旅游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伴隨著產品同質化時代的來臨,服務質量將日益成為旅游企業的生命線,未來旅游業的競爭也將是服務的競爭。中原城市群應加強旅游消費過程控制,通過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良好服務,讓游客進得來、吃得好、住得舒服、行得方便、購得放心,使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建立對區域旅游品牌的信賴感和滿意度,進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宣傳。加快旅游人才資源開發,對服務人員、導游人員實行持證上崗、競爭上崗制度,努力建設一支業務精通、服務一流的旅游從業人員隊伍。

要加強旅游法制建設,抓緊出臺《中原城市群旅游條例》,將旅游產業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加強旅游治安、衛生和應急處理、救援體系建設,確保游客的健康與安全;加大旅游市場綜合整治力度,嚴厲打擊無證經營、違約失信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旅游誠信體系建設,積極開展旅游城市、旅游景區和星級酒店等創建活動,不斷提高旅游行業綜合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