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青島市旅游經濟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及解決對策論文

時間:2022-01-21 02:35:00

導語:剖析青島市旅游經濟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及解決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青島市旅游經濟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及解決對策論文

摘要:本文以旅游經濟的供求機制作為切入點,結合青島旅游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了青島市旅游經濟在的優勢不足,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在2008年,青島市迎來奧運會的同時也迎來旅游經濟發展的又一次飛躍。

關鍵詞:青島市旅游需求旅游供給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青島的旅游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嶗山風景區的嘗試性開拓、即墨溫泉的開發、沿海一線風景區的改良以及城市容貌的改進,都給青島的旅游經濟帶來了勃勃生機。近年來,青島的旅游業始終以平穩的步伐向前發展,2002年,青島市旅游業總收入達到150.52億元,相當于全市GDP的10%,而到了2006年,青島市旅游業更是持續快速增長,接待海內外游客2886.45萬人次,增長14.7%;旅游總收入達325.2億元人民幣,增長百分之26.7%。旅游業收入在青島的GDP中占據了極大比重,且仍然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這給青島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無窮動力。但與先進城市相比,青島的旅游經濟還存在不少差距,其自身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旅游經濟的供求機制理論

旅游經濟學中采用旅游需求與供給均衡的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本文將對旅游經濟的供求機制理論做簡要闡述:

旅游需求產生的最基本決定變量包括旅游支付能力、充足的余暇時間和旅游動機。在這三個變量同時得到滿足的時候,旅游需求就表現為現實旅游需求。要增強旅游需求的有效性,也應當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旅游需求需要有更多、更長、更集中的余暇時間。自我國實行周五工作制及三個黃金周假期后,國內旅游的蓬勃發展的現實表明,有充足集中的余暇時間對旅游需求的市場化十分重要。其次,要增強居民的旅游支付能力,這需要政府在收入分配制度上進行改革。以上提到的兩點,旅游從業者依靠其自身根本無法實現,使得這兩個因素成為外生變量而無法掌控。然而旅游動機卻可以通過旅游從業者在旅游供給上的努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實現。

旅游供給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以一定價格向旅游市場提供的旅游產品的數量,具體包括經營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資源、旅游交通、旅游設施和旅游服務等。發展旅游產業必須有與旅游需求相適應的旅游產品。旅游產品的核心依托是旅游景點的開發。而不同類型的旅游景點會形成不同的旅游體驗;即便是相同的旅游景點,不同知識架構和審美背景的旅游者也會形成不同的旅游體驗和評價。因此,旅游景點的開發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意滿足不同的游客對旅游景點的不同要求。旅游交通是出行的前提,一方面游客更愿意到容易到達的地方度過自己的閑暇時間,另一方面,良好的交通條件使得游客不必將時間浪費在路上,同時提高了城市的整體形象。住宿設施包括飯店、旅館和近幾年流行起來的家庭旅館等。住宿設施的數量以及舒適程度和價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旅游供給的有效性。

通過對旅游供給與旅游需求的內含層次分析,可以發現,并不是所有的需求和供給都能進入旅游經濟循環,有些不良的旅游供給不但不能促進旅游需求的實現,而且可能攪亂旅游供給市場,抑制旅游需求的形成。要想使旅游經濟能夠有一個持續、有效、快速地增長,必須保證旅游供給增量的有效性,推動旅游供給存量的有效化。

二、青島旅游經濟的供給及優劣勢分析

本文提到了旅游需求是一個外生變量,其需要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游客具有相應動機才能使得旅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增加,而旅游從業者無法直接決定其增加與否。然而,從業者可以通過完善旅游供給間接影響旅游需求,從而帶來旅游經濟的增長。我們結合青島旅游業發展的現狀著重從旅游供給上分析青島旅游經濟的優劣勢:

1.青島旅游產品的供給。青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以及后天培養的一系列人文旅游資源成為青島發展旅游經濟的優勢力量。2002年、2003年及2004年,青島市重點旅游項目投入資金分別達到30億元、34億元和33億元。2003年4月,海爾集團、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港、華東葡萄酒釀酒有限公司一次性通過國家旅游局專家組進行的示范評審,獲得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稱號。僅2004年,青島市的4家工業旅游示范點就接待海內外游客53.6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854萬元。工業旅游已經成為青島大旅游格局中的獨特一翼。同時,2003年至2006年,青島還“生產”出了度假旅游、觀光旅游、海洋旅游、節慶會展旅游、體育健身旅游、文化旅游、生態旅游等7大系列產品。正是旅游產品的日益豐富,使青島的旅游品位得到提升。據有關統計研究表明,2006年,海內外游客在青島的平均停留天數已達到3.5天,比2005年整整多出一天半。近兩年來青島市推出新旅游景區(點)22個,從而使青島市旅游景區(點)總量達到88處。一系列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都極大地促進了青島旅游業的發展。

但是在旅游產品的供給上青島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現在:

(1)缺乏具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品牌。富有紀念意義的旅游商品是體現旅游特色的最好憑證。從青島旅游商品發展的歷程來看,居多的是日用品和一次性消費品。

(2)青島市的旅游環境不理想。首先,青島的夜生活不發達。在冬季往往七八點鐘街上就少有人來往,一些商店也早早關門,在春夏的旅游旺季,一些主要景點營業時間僅維持到八點,通宵休閑可供游客游玩的旅游景點屈指可數。其次,個別景區服務態度差,欺詐游客的現象屢有發生。飲食、旅行社、近郊游等行業每年都會不同程度的出現欺詐顧客的現象,2007年5月1日執法人員僅在一個景點就抓獲30多起“黑照相”事件。這一系列與青島美麗風景不符的現象必然會阻礙青島旅游經濟更快的發展。

2.青島市旅游交通。近年來,青島的交通設施也在不斷完善。青島公路交通十分發達,已建成濟青、膠州灣、西流、雙流、濰萊、棲萊、青銀等7條高速公路,成為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擁有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最長的城市。2004年4月“新”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啟用,青島與韓國之間國際旅游新航線開辟,2004年嶗山風景區太清大通路段改造及太清至八水河步行棧道等工程建成,隨著全市主要道路的通暢,青島交通也帶動了青島旅游經濟的增長。

然而,青島的交通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的,其主要癥結在于:

(1)夜晚的城市交通并不完善。青島的公交車在20∶30左右基本上就不再發車,有少部分公交線路營運的22∶30,在此之后路上很難遇到公交車。而出租車在夜晚收費比日間更貴,這就使得一部分低收入游客喪失。

(2)交通要道環境美化力度不夠。流亭機場作為青島惟一的民航機場,其所在的城陽區周邊環境并不理想,不是煤炭場地,就是破舊的老樓,從機場駛往市區的必經的李滄區,環境更是臟亂差,不僅綠化上與市南區存在差距,就連最基本的城市市容的整潔都不能保證。這給青島的旅游經濟帶來很壞的影響。

3.青島的住宿設施。應當說青島的住宿設施已日趨完善。現在,青島擁有包括香格里拉、頤中皇冠大酒店、海景花園大酒店、麗晶大酒店在內的近百家星級酒店,可以向國內外的中高層的消費者提供充足的住宿服務。此外,青島還擁有以農家宴為主要經營方式的家庭旅館,既可以滿足一些游客渴望接近大自然的需求,又可以緩解旅游高峰期游客入住困難的問題,極大地拉動青島旅游經濟的供給。

三、青島旅游經濟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上文提到的青島旅游經濟供給中存在諸多問題,筆者提出了以下相應的對策建議:

1.規范旅游市場運行秩序。當前規范旅游市場運行秩序應著力抓好三個重點:一是加快建立旅游投訴聯動網絡,完善由旅游、公安、工商、物價、交通、城管等有關部門組成的旅游綜合執法體系,健全執法監督、社會監督、義務監督、輿論監督“四位統一”監督網絡,加強旅游市場綜合治理。二是建立和健全導游計分制度、導游勞動報酬制度、旅游行業傭金收受制度、導游服務機構市場化等四個機制,大力推進旅游行業標準化建設。三是加強旅游市場跟蹤調研,切實解決旅行社、旅游飯店、景區景點存在的諸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交通工具不足等現實困難和突出問題。

2.大力開發郊區旅游。青島市區的開發已經沒有更大的空間,然而像萊西、平度、即墨、膠南這些郊區仍然有很多有文化底蘊或風景優美的景區可以開發,從而形成青島大旅游的格局,而不是旅游一線的一個中間站點。

3.開發形式多樣的旅游紀念品。青島在開發旅游紀念產品方面有很大欠缺,旅游從業者應當開拓思維,充分結合青島山、水等各項特色,不斷開發真正具有青島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提高紀念品檔次,注重紀念品的質量,并不斷完善購物環境,從各個方面調動游客購買產品的積極性,以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4.豐富青島夜生活文化。其重點在于適度的延長主要旅游景點的開放時間,延長一些大型購物中心的營業時間。

5.加強鐵路沿線、機場到市區沿線的美化工作。要給外地旅客一個美好的第一印象,這兩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若要青島投入巨資,改造鐵路沿線、機場到市區沿線,操作上并不現實,但是可以考慮將景致不錯的地方空出來,讓外地的旅客欣賞,在有礙觀瞻的地方,樹起5米高的廣告牌,讓旅客們看到的是形象生動的廣告。如此,既可以給外地游客一個美好的形象,又可以宣傳青島企業和產品;既促進了青島旅游業的發展,又帶動了廣告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順:放眼青島——旅游篇.青島科技大學學報,2006,11:10~11

[2]江玉英:青島旅游業分析.山東經濟,2007,1:23~30

[3]張廣海陳婷婷:青島市會展旅游發展及其對策分析.科學大眾,200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