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發展運用

時間:2022-09-19 08:56:03

導語:互聯網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發展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發展運用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教育部非常重視信息化教學的發展,鼓勵教師采用多項信息化教學手段,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通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教育信息化的含義

一是把提高信息素養納入教育目標,培養適應信息社會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于教學與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二、國家教育信息化的舉措

(一)成立專門機構

2012年,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提出對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工作進行研究、咨詢、指導和服務。它的成立標志著信息化教學有了專門的指導服務機構。

(二)編制相應的規劃

2012年編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2016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在此期間,以“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2018年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將人工智能與教學相結合,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

(三)納入全國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2010年,教育部發文舉辦全國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比賽分為多媒體教學軟件比賽、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兩個項目。2012年,將高職院校納入教育部全國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四)慕課建設國家非常重視慕課建設,2015年印發《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2016年,在印發的《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部屬高校大力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并提供專項資金和政策保障。2016年印發的《關于推進高等教育學分認定和轉換工作的意見》,學生通過組織學習的在線開放課程納入學分管理。2017年,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啟動。目前國內慕課平臺已達10余個,評選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三、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信息化運用

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講授的方式,緊密結合互聯網,架構線上線下完整的教學體系,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建立相應的網站、開發微課等方式,實現學生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顆?;瘜W習專業要求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而不是僅僅保持在教室課堂的45分鐘。

(一)電腦端網絡資源的建立

依托學校數字化學習中心,旅游管理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方案,建立整個專業的課程體系,按照課程所處的地位將課程分為專業基礎課(必修)、專業核心課(必修)、專業綜合性實踐課(必修)、專業拓展能力課(選修)的不同而有選擇的進行網絡課程建設。課程建設注意層次性,課程之間相互補充,從而實現知識系統的整體與統一性。根據專業培養需要以及課程重要程度,建設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在此基礎上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微課資源項目等相應的學習網站。各個課程網站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互為補充,成為專業資源教學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站欄目內容涵蓋整個課程體系,包括課程學習與考核,課程資源包含動態與靜態兩種,動態主要指網站與學生互動,包括網絡授課視頻,微課、在線作業、在線考試、交流互動等。靜態資源主要指各種學習的資料,如教學大綱、教學課件、課程教案、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和案例庫等內容。學生進入課程網站后,可以通過各個欄目和教學課件對整個課程開展課前預習、自主學習,測驗與考核,也可在課后復習與線下教師課堂講授有機結合,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移動信息化教學工具

1.移動教學APP

課堂教學融入互聯網技術,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開啟互動教學。目前使用較多的有APP有藍墨云班課、雨課堂、速課等。主要是把設計好的教學資源放到相應的APP,在這個平臺上創立相應的班級,學生通過注冊或者掃描二維碼進入班級,實現在課堂教學時的互動與溝通。此類APP功能眾多,包括學生簽到、投票問卷,討論答疑、頭腦風暴、測驗、小組作業教師評分、學生評分、小組互評,以及可以實時測驗、學生網絡搶答、學生獎勵發紅包等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興趣,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課堂不再枯燥,也更好地讓學生利用手機學習而不是玩游戲。

2.課程微信公眾號

微信是一款備受大眾歡迎的社交軟件,基本覆蓋了絕大部分學生群體,開通課程微信公眾號進行課程內容的推送,具有良好的基礎。公眾號內設置知識學習板塊、拓展板塊、交流板塊。任課教師負責公眾號的維護,包括內容的更新、學生留言的反饋。學生關注課程公眾號后,不僅可以學習到該課程必須掌握的知識,還可以與教師展開討論,進行互動,操作簡單易行,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作者:周程明 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