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一帶一路”倡議研究

時間:2022-10-26 03:52:08

導語:旅游“一帶一路”倡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一帶一路”倡議研究

一、提升旅游文化宣傳內容

習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對外宣傳、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的重要指示,為做好新形勢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川旅游資源全國名列前茅,世界遺產數量全國第一。早在2000多年前,南方絲綢之路就以成都為起點興起,布匹和竹制品遠銷印度。四川旅游文化積淀深厚、傳承久遠,旅游文化在延續中發展創新。以旅游為載體的文化體驗活動成為傳承旅游文化的有效途徑,一方面開展工業旅游,使旅游成為消費者體驗的舞臺,另一方面努力打造旅游文化特色節慶品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提升旅游文化宣傳內容,能使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合作增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別文明差異大,國家間關系錯綜復雜,利益訴求各異,這些因素都需要加強我國與沿線國家旅游戰略對接的旅游文化宣傳,創新旅游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四川旅游故事,傳播好四川旅游聲音。

二、創新生態旅游文化宣傳手段

“互聯網+”思維是指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互聯網與四川旅游文化深入融合,促進新常態旅游文化傳播內容和技術手段的提升和創新。利用互聯網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文化傳播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提升旅游文化傳播的速度、范圍和效率。積極主動利用“互聯網+”傳播四川旅游文化,要充分考慮國外受眾在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與中國文化的不同,尋找國內外文化的情感共鳴點,探索掌握跨國傳播的技巧。圍繞四川旅游文化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注入新常態下新內容、新活力。把四川旅游文化歷史和現實介紹好,把四川旅游文化同黨中央五大發展理念結合起來作為對外傳播四川旅游文化的內容重點,通過完整、準確的表達和闡釋,引導國際社會更加全面深入地認識中國四川旅游文化。創新“互聯網+”傳播技巧包括利用網絡媒體專門制作相關專題頁面或直接采用四川旅游文化”設計頁面,進行準確、全面、專業的大幅度報道,進行強有力的宣傳;以譯介為依托,進行四川旅游文化國際傳播,形成外宣合力,能夠打造四川旅游產品及其文化名片,提升四川旅游的國際營銷能力,從而擴大國際商務交流和經貿合作;在政府各主要網站上制作四川旅游文化相關專題,通過手機客戶端媒體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向全世界,更通過Facebook等境外媒體平臺,向境外受眾大力宣傳四川旅游文化。包裝推銷四川旅游業的旅博會承辦會是四川省全力打造的包裝推銷品牌展會,是推動地方旅游發展的另一宣傳媒介。2016年9月,47個國家和地區亮相旅博會,簽約金額預計將達447.42億元,預計本屆旅博會將接待專業觀眾5000余人次,公眾100萬人次,實現交易額40億元,預計簽約文旅項目總金額將達447.42億元,其中樂山擬簽約項目18個、總金額300.72億元。2015年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的宜賓市文旅節期間,宜賓按照“1+2+N”的思路,對全市旅游資源進行全方位展示。興文石海“第二屆四川省民歌大賽決賽”、南溪古街2015中國南溪漢式婚禮活動、興文石海大壩高樁與情歌對唱等表演活動、筠連縣清溪溝苗彝風情會、長寧溫州商城旅游商品展示、“激情七月,火舞屏山”彝族火把節及江安夕佳山川南民俗文化表演等配套活動,讓八方來賓感受了線上線下獨具宜賓地域特點的文化旅游活動。同時,來自四川21個市州的特色旅游產品聚集宜賓。李莊古鎮升級改造后,呈現李莊旅游特點。呈現在游客眼前的李莊文化底蘊和標識旅游景致,讓世界游客感受到李莊古鎮的歷史及革新。李莊各歷史陳列館通過歷史實物、革命實景及現代傳播方式,如微電影、3D影像,展現革命旅游城鎮李莊的抗戰歷史和“包容、博大”的抗戰精神。生態旅游推介會加強了與沿線國家及地區旅游的合作交流。“感知中國——熊貓看世界”旅游推介會于2016年8月26日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辦。四川旅游文化特色內容,如川劇變臉、茶藝功夫表演在推介會上重點亮相,當具有四川特色的熊貓人偶和哈薩克斯坦姑娘共同起舞時,將此次四川海外旅游推介會推上了高潮。旅游推介會能夠為四川旅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交流合作建立聯絡機制,還能整合四川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資源,促進四川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產業優化升級,最終形成四川旅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三、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生態旅游產業

四川在旅游項目的設置組合、旅游線路的連接延伸等方面都取得很好成績。一方面,旅游業與相關傳統產業交叉融合,形成旅游+農業、旅游+地產、旅游+商貿、旅游+金融、旅游+會展、旅游+林業等多種類型的產業融合發展態勢,涌現國際康養度假區、農業生態觀光園、歷史文化風情街區等一大批“旅游+”投資項目;另一方面,新興跨界旅游項目投資日漸興起,旅游+航空、旅游+體育、旅游+影視、旅游+醫療等,產生了如動漫創意休閑、低空旅游、實景演藝、影視旅游、國醫養生等針對細分市場和游客群體的新項目,贏得市場的積極反響。四川現有各類旅游資源4000多個,世界級旅游資源11個,國家級旅游資源400多處。四川旅游投資持續活躍,投資規模穩步增長,高于四川省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5個百分點,成為四川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之一。旅游扶貧是四川旅游充分利用貧困地區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資源強強融合,促進縣域經濟健康發展的策略。四川革命老區的神木壘是1936年紅軍長征翻越眾多大雪山中的第一座雪山,當地報了方圓20700公頃的國家森林公園,帶動貧困地區周邊農民群眾經營具有農家小院休閑旅游特色的農(藏、林)家樂和經銷當地土特產品,全面促進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扶貧鄉村旅游從過去單一農業觀光向適應新常態下旅游多元產品拓展,主題休閑農家院、農家度假酒店、特色農家民宿、農家歷史文化村落、鄉村度假區等多類型、多業態、綜合化。

四、結語

“一帶一路”是中國發起的最廣泛、最全面的國際性經濟合作倡議,四川旅游資源融入“一帶一路”,應順應供給側結構改革發展旅游產業,大力宣傳“一帶一路”與我國旅游業的歷史文化淵源,彰顯各地旅游特色,提升宣傳內容及手段。旅游資源融入“一帶一路”將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及到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產生重要影響。

作者:袁學哲 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