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管理經營模式
時間:2022-11-15 08:49:18
導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管理經營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眾多發展模式的興起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管理經營模式受到了當下農村旅游產業的廣泛推廣與應用。盡管如此,但是其在開發與運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阻礙農村整體經濟發展的問題,文章對此作了簡要的探究。
關鍵詞: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管理經營模式;現狀;策略
當前,我國產業理念的整體開發與研究中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理念滯后現象,相應的開發廣度與深度不夠,并且對開發理念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僅僅是將這一經營管理模式與普通的小型旅游項目作比較,缺乏深層次的探究,且開發理念大多只注重眼前的短期經濟利益,沒有站在長遠利益的角度思考問題,很不利于農村經濟在未來社會經濟中的可持續發展。
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管理經營模式的重要作用
1.促進先進發展理念的廣泛傳播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管理經營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先進發展理念的廣泛傳播,進一步推動城鄉文化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近年來,隨著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一些比較落后的農村地區也逐漸引入了先進的發展理念,打破了農村傳統的封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地區與市場經濟相互融合的能力,使得更多的農村地區能夠在農業的經營管理中更好地運用市場經濟中先進的發展理念,不斷促進發展理念的廣泛傳播。
2.提升農村地區的生產和生活質量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管理主要以生態環境的建設為發展重點,這大大地提高了自身對游客的吸引力。此外,加大農村生態環境的投入力度,不僅使得鄉村旅游的品位得到了提升,而且還大大提升了這個農村地區的生產以及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旅游產業和生態環境兩者之間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進程。當前,許多農村地區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中,在農業生產、生態環境以及居民生活這3個方面已經實現了有效的結合,并且在旅游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收獲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在生態環境的建設過程中有效提升了當地的生活質量,促進了農村地區人與自然全面和諧地發展。
3.推動農村地區消費市場的發展
當前,第三產業在我國農村經濟市場發展中占據的比重較低[1],造成整個農村地區缺少足夠的消費需求,使得農村地區的消費市場中普遍出現嚴重的疲軟現象,進而阻礙了農村整體消費市場的發展。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的大力開發,能夠直接刺激和推動農村地區消費市場的發展,滿足市場經濟的內在需求。據調查顯示,我國近幾年的旅游產業中,農村地區的旅游市場占據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并且已經逐漸成為大部分農村居民實現脫貧致富的一項新的方式,而且也獲得了較為明顯的應用效果。由此可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開發不僅可以推動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而且還可以有效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格局的形成,對我國農村地區扶貧戰略的實施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
4.擴大我國旅游產業的規模
近年來,我國旅游產業的規模正在不斷地擴增。從我國旅游局公布的最新消息中得知,我國國內的游客數量到2015年為止達到了33億,并且平均每年以10%的概率增長。同時,我國旅游產業的旅游質量、經濟效益以及產業規模到2020年為止,將會滿足世界級別的旅游強國的基本要求,達到其基本的旅游經營發展水平。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的大力開發,可以有效擴大我國旅游產業的規模,不斷推動農村旅游產業向世界旅游強國的方面發展。我國新農村的不斷建設與發展,給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空間與機遇,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開始紛紛加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的開發中來,這無疑大大擴增了我國旅游產業的建設規模。5.提高農村地區產業結構與勞動力分配的合理性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業大國。但是,大部分農村地區存在著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嚴重限制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另外,第三產業在我國農村經濟中的發展比例偏低,給我國農村地區在農業生產力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消極的影響,使得農村地區整體的經濟效益普遍偏低。
二、當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在管理經營的現狀
1.缺乏規范的監管體制
當前,在旅游產業的經營管理與發展中,我國大部分地區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缺乏規范的監管體制,沒有對其制定科學合理的監管制度,導致大多數地區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的開發與運用,旅游產業長期處在無序經營與管理的狀態之中,使得游客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另外,大部分旅游項目由于缺乏規范的監管體制,在開發的過程中嚴重擾亂了當地的生態秩序,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結構。只注重眼前的短期效益,而不顧及產業發展的長期效益,嚴重限制了旅游產業整體經濟的發展,導致休閑農村與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地開發與運用。
2.項目產品的質量偏低
當前,在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進程中,大多數項目產品在開發的過程中缺少科學有效的評估與論證依據,最終的結果報告也缺少完整性與可行性,只是一味地追求產品的數量與種類,而忽略了產品的質量,導致大量的項目產品出現嚴重的質量低下問題。此外,大多數地方政府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約束,所以在當地的經濟建設與規劃中沒有將旅游產業中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納入其中,對項目的開發與安排也缺少合理的統籌與部署,導致相關資源無法進行有效地整合,因此也就無法將其最大效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如此一來,整個項目無法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造成產品質量日漸低下。
3.缺乏相應的基礎設備
在休閑農村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的大力開發過程中,大部分地區缺乏相應的基礎設備,即使擁有配套的公共設施,也不能夠滿足當前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的開發與運用。此外,休閑農村與鄉村旅游的相關經營管理人員大部分都是當地的農村居民,綜合素質較低,服務技能和服務理念也缺乏足夠的專業性,不能夠滿足旅游產業對人才的要求,嚴重阻礙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4.經營管理模式比較單一
當前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缺乏豐富多樣的經營管理模式,沒有深層次地挖掘與開發當地的經濟市場,并且大多數旅游項目在開發的過程中單單只以當地的農業資源和自然資源為依據,沒有很好的對整體的資源進行合理有效地規劃重組,導致項目產品的組合缺乏科學性。此外,與普通旅游項目及其產品相比較,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及其產品也缺乏創新性,開發與研究的渠道不夠廣闊,缺少相應的延伸與拓展,這都是因為經營管理模式單一的原因,使得項目產品的內容也比較單一,限制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在旅游產業中的全面開發。
5.缺乏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
相對于其他產業來說,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起步較晚,因而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相對比較匱乏。大多數地區的經營管理負責人都是當地的農村居民,缺少經營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同時也缺乏一定的營銷服務方式和手段,沒有足夠的品牌服務意識與服務觀念,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力與現代化產業的經營管理嚴重脫節,直接影響到整個產業的順利發展,降低了產業的生產效率,從而使得整個產業的經濟效益也大大下降,導致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無法得到有效的開發與運用。
三、應對當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管理的策略
1.科學合理地進行統籌與規劃
我國要想大力開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首先就必須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統籌與規劃,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運用當地的發展優勢,結合當地的發展特征,將現有的各類資源有效地整合起來,發揮出現有資源的最大效用與最大價值,并在生態環境與市場經濟兩者協調兼顧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進行開發建設與統籌布局。此外,在旅游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僅僅只注重產業生產力的發展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充分考慮到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生態環境效益,從而促進產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突出項目產品特色的文化內涵
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開發過程中,要注重項目特色產品的開發,在原有資源與特征得以保留的基礎上,對當地的文化底蘊進行更深層次地挖掘,充分體現項目產品的活力,將產品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凸顯出來。另外,還要統籌兼顧好項目產品開發與設計這兩項工作之間的關系,不僅要讓游客體驗到旅游的快樂,同時還要盡可能地對當地的人文景觀以及優勢特征進行大力廣泛的宣傳,充分向游客展現出當地的旅游特色,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滿足其開發要求。
3.建立健全規范的監管體制
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開發過程中,地方政府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應當為其制定規范的政策法規體制,對其實施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促使整個產業能夠朝著有序的經營方向發展。
4.加強基礎設備的建設與投入
地方政府各級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建設與開發農村經濟中的第三產業,加強基礎設備的建設與投入,逐步完善農村配套的公共基礎設施體系,不斷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大力開發。同時,還要適當運用一定的市場經濟手段,順應經濟市場不斷變化的要求,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將更多的投資主體引入旅游項目的運作經營中來,積極實施招商引資措施,使更多優秀的企業以及社會的力量都能夠加入到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開發中來,共同經營與管理。由此可見,地方政府的合理干預,能夠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實現多元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推動第三產業在農村整體經濟中的發展。
5.突出項目產品的品牌優勢
不同的游客對旅游項目的產品需求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在其項目產品的開發過程中,需要注重產品品牌的打造,突出產品的品牌優勢,以便適應變化多樣的市場需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以原始的生態競爭優勢作為開發管理的重點工作,在追求現代文化氣息的同時,也要將原生態的自然資源保留下來,充分挖掘出當地農村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積極打造出項目產品的品牌優勢,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統一的發展。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要大力宣傳當地的特色與優勢,不斷提升當地的品牌形象,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全面發展。由于我國整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有效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是一個以產業生產為主的農業大國,因此需要順應時展的要求,正確認識到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大力開發運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模式,促進農村整體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晨光.集體化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影響與啟示[J].山東社會科學,2018,29(05):34-42.
[2]李萌萌.“互聯網+”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12):21-23.
[3]單晨.新理念引領旅游發展新方向[J].城市,2018,34(04):55-59.
作者:戰麗娜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刑法占有制度的完善
- 下一篇:翻轉課堂教學下中職旅游管理教學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