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信企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8-03 10:44:00

導語:我國電信企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電信企業發展論文

摘要:隨著中國電信行業重組的完成,中國國內的電信企業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保持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就變成了各大電信公司日益關注的問題,本文從介紹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入手,通過對當前我國電信企業的SWOT的戰略分析,闡述了,通過提高電信企業核心競爭力來保持企業戰略優勢的理論,以此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選擇。

關鍵詞:電信;重組;戰略;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經營戰略的核心內容,國家經貿委曾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深化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的改革,為增強大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制度保證;第二,推進大公司特別是企業集團組織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管理能力;第三,加快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第四,建立政府對大企業的“窗口指導”制度,對核心競爭力建設進行直接指導和推動。此外,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促進核心競爭力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

然而,什么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如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擺在每個企業領導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特性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時期形成的,蘊涵于企業內質中的,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競爭優勢,并使企業長時間內在競爭環境中能取得主動的核心能力。從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同表現形式角度可將企業核心競爭力分為三類:核心產品、核心技術和核心能力。他們之間關系密切,產品來自技術,技術來自能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其他類型競爭力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具有如下三個主要特性:(1)價值性。核心競爭力富有戰略價值,它能為顧客帶來長期的關鍵性利益,為企業創造長期的競爭主動權,為企業創造超過同業平均利潤水平的超值利潤。(2)獨特性。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獨自擁有,難以被其他企業所模仿和替代。(3)延展性。企業核心競爭力可有力支持企業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業領域延伸。

二、研究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

在競爭的環境中,為什么有的企業能長盛不衰,有的只能成功一時,有的企業卻連一點成功的機會都沒有?人們無法簡單地從企業所處的行業、企業所有制結構、企業的組織形式、企業的規模或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努力程度等方面解開這一問題的答案。

企業之間競爭的實質,就是企業為其生存和發展進行的對環境中企業所需資源的爭奪戰,企業競爭力是企業爭奪環境中資源的能力。傳統企業競爭力理論未能對企業長期性的盛衰原因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而核心競爭力理論從對企業的短期性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的研究,延伸到對企業的長期性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的研究。為確保企業可持續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有比其競爭對手更強的長期優化配置資源能力,也就是必須要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

三、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核心技術的管理

核心競爭力的管理包括核心競爭力的識別、規劃、培育、部署和維護等五個環節。識別就是判斷企業自身的優勢、劣勢、能力、資源,確定企業要培育的核心競爭力及其支持要素。

規劃是在識別的基礎上,企業必須要有富有前瞻性的核心競爭力發展計劃,保證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長盛不衰。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需要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成功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部署就是要使核心競爭力能在企業的多個領域中發揮作用。為保護和維系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領先地位,企業要經常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進行分析檢驗,尤其是在進行重大戰略決策時更應如此。

培育以核心技術形式的核心競爭力,往往成為這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管理的主要內容。培育技術形式的核心競爭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分解現有技術組合;(2)判別關鍵性技術;(3)培育核心技術。在關鍵性技術的基礎上,制定出培育核心競爭力的計劃,開展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工作。要根據對競爭對手和未來商機的分析判斷,設計出自己要具備的核心競爭力。

四、對當前中國電信企業的SWOT分析

1.中國電信企業的S(Strength:優勢)分析。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電信企業己形成規模效益。面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國電信企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和發展優勢。主要表現在客戶規模、網絡規模、人才儲備規模、品牌優勢等方面。中國電信企業網絡優勢已經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核心能力,同時具備了向相關專業延伸的基礎和實力。中國電信企業在發展中培養和儲備了一大批了解本地市場、熟悉通信設備的電信管理和技術人才資源。品牌優勢主要體現在:經一些著名的市場調查公司的調查,中國電信品牌認知度最高。

2.中國電信企業的W(Weakness:弱勢)分析。中國電信企業擁有資源優勢,缺乏資源運作優勢。改革的風險將可能導致不能很好地合理利用優勢,并使優勢在發展中逐漸消失。中國電信企業的發展弱勢與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忽視長遠戰略,不能統觀大局;缺乏應對復雜多變環境的企業運作戰略策劃人才。這個問題是當前實現企業持續發展、保持長久競爭優勢的核心問題。

3.中國電信企業的O(Opportunity:機遇)分析。從移動電話業務看,盡管移動和聯通的客戶規模以摩爾定律方式增長,但全國普及率仍不到14%。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穩定增長,消費者購買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移動電話需求進一步增長,市場潛力將不斷增大。這對未來中國電信進入移動市場和擴大市場份額提供了發展機遇。除此之外,互聯網和固網智能網業務的市場規模和盈利能力將隨著企業外部環境層次的提高不斷擴大。

4.中國電信企業的T(Threat:威脅)分析。(1)電信市場競爭格局由局部轉向全面、簡單轉向多元、約束轉向無序。在競爭趨勢方面,國內中期競爭將由價格競爭向核心能力創新競爭過渡。首先,競爭重點體現在互聯網和長話業務領域競爭方面,大客戶是競爭的焦點。其次,電信市場的ICP、EMAIL、數據庫、傳真、視頻會議等增值業務首當其沖地受到較大沖擊,對電信企業的穩定增長產生影響。其三,虛擬運營商將逐步增加,通信管制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虛擬運營商將會以自身優勢,利用電信企業資源在本地市場開展服務和競爭,市場競爭格局將更為復雜。(2)電信人才流動將會加快。人才的流動是競爭的必然結果。因此,如何體現人才價值、發揮人才潛能,是電信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一環。

因此,要使電信企業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實現持續的發展,必須要求企業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不斷建立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確立比較優勢,這必然要求企業在整體發展上做好競爭戰略選擇。

五、中國電信企業競爭戰略選擇及其措施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市場的放開,電信企業優勢主要靠業務高差異或低成本(規模經濟)戰略實現;電信企業長期獨占資源,從而獲得獨特的資源和能力;電信企業通過對大量資源的高度集中,從而擁有在資源和能力上的相對優勢。而在動態環境下:(1)企業優勢具有不可保持性,企業所有的優勢都是暫時的,最終都有可能消失或者失效;(2)鞏固、維持優勢可能會成為創造新優勢的障礙,企業戰略目的不是保持優勢,而是主動放棄原有優勢,并不斷創造新優勢。這才是電信企業長期獲得高于平均收益水平利潤的主要途徑。

中國電信企業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固網和數據領域的規模經濟,加之新業務、新應用的不斷開發和推廣,低成本和差異化已構成了當前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比較優勢較為明顯。但電信網絡和業務的低邊際成本性和規模經濟特性,導致競爭對手必然逐步建設和擴大業務網絡,并在各個業務專業上加大競爭力度。使中國電信客戶規模和網絡優勢將逐步縮小,核心競爭力將受到挑戰和威脅。因此,電信企業必須重新審視比較優勢,立足強化既有的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以創新為切入點,不斷推進企業流程重組,建立動態競爭條件下的企業組織,不斷培養和發展新型的核心競爭力。這是企業不斷保持競爭優勢的戰略選擇。這是所提到的企業業務流程重組(BPR),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是對企業業務處理過程中的核心過程,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并徹底地重新安排流程通過企業經營過程重組,使企業的各項關鍵性能,如成本、質量、服務、速度等同時獲得大的改善。展開BPR的目的不是漸進提高和局部改善,而是性能和績效的巨大飛躍。建立全新的體制,使企業管理發生質的變化,以不斷提高顧客滿意度和企業競爭能力。

中國電信企業作為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行業企業,可根據企業面臨的環境,選擇最佳的方案組合。可通過企業間的動態聯盟方式形成虛擬組織,即保留企業經營、維護、財務、人力管理等核心功能,將其他功能通過外購、外包的方式虛擬化。此組織形式能有效地集聚與整合企業內外資源,具有敏銳的市場反應力,可降低交易時間和成本,減少經營風險。

積極推進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中國電信企業屬于典型的知識型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才能維系競爭優勢。然而沒有高素質的員工,就沒有知識型企業的創新活動。在企業中,由于知識型員工具有自主性、創造性強,勞動過程難于監控、勞動成果較難衡量、成就感強和流動性大等特點。因此,可根據知識型員工特點,開發、利用和發展知識型員工的創造力與潛能,提高知識型員工的工作熱情,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團隊歸屬感,增加企業的凝聚力,從而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的持續發展。在開發和管理過程中,基于知識型員工不同于傳統員工的特點,企業應以自我管理為基礎,以企業共同目標為引導,創造一套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張繼焦.價值鏈管理.中國物價出版社,2001.

2.錢肇基.企業戰略再造.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