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規模大小與企業利潤

時間:2022-05-22 04:41:00

導語:透析規模大小與企業利潤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規模大小與企業利潤

摘要:文章以2005年~2009年中國企業500強為分析對象,采用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研究企業規模與利潤的關系。研究表明:企業規模與企業利潤正相關,即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利潤會增加。同時,文章也對企業規模變量與企業利潤變量進行了協整分析,研究表明:企業規模與企業利潤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企業規模每增加10000元,企業利潤增加116元。文章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國企業不斷擴大規模的內在動因。

關鍵詞:面板數據;協整檢驗;企業規模

一、引言

2009年中國企業間并購重組很活躍,中國企業500強的總體及平均規模不斷擴大。論文百事通2009年500強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26萬億元,平均營業收入為519.9億元;2009年500強企業的資產總額達到74.2萬億元,平均資產為1502.3億元。企業為什么要不斷擴大規模,本文從企業規模與利潤的關系視角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二、文獻回顧

關于企業規模與企業利潤關系的實證檢驗的文獻比較多,但由于學者們使用的數據、方法、模型的不同,得到的結論不一致。支持企業規模與企業利潤正相關的文獻有:

Ravenscraft(1983)基于美國1975年3186個行業的企業數據,分別以市場份額和集中度作為企業規模的指標,發現在盈利性與企業規模之間存在明顯的正向關系,大企業在廣告、資產、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優勢。Gupta(1983)以勞動生產率作為盈利性指標,估計了加拿大制造企業在1965、1967、1968、1970四個年度的數據,研究發現大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曲線相對位置更高。Wing和Fung(1997)基于上海制造業1989年~2002年間的企業數據,Chuang(1999)基于臺灣1991年的企業數據,Tipuric(2002)基于克羅地亞的企業數據,Biesebroeck(2005)基于9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1990年~1995年間的企業面板數據,ElleryJr.和Gomes基于巴西1994年~1999年間的企業數據,其經驗結果都支持了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利潤會增加的結論。Stekler(1963)全面考察了美國各個行業1947年~1954年間企業規模(總資產)與報酬(稅后利潤率)之間的關系,發現這一關系某一規模范圍(資產5000萬美元)內為正,超過這一范圍之后則為負,恰好符合了新古典主義成本曲線的經驗含義。支持企業規模與利潤負相關的文獻有:Schmalensee(1989)基于美國制造業1953年~1983年間的企業數據,對12個盈利性指標進行了統計檢驗,結果顯示企業規模越大,企業利潤越小。Dhawan(2001)基于美國上市公司1970年~1989年間的面板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顯示小型、中型和大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分別為12.92%、11.95%和11.15%,這顯然意味著企業規模與效率之間的負向關系。Ammaretal.(2003)對美國電子行業1985年~1996年間企業數據的經驗分析顯示,在營業額超過5000萬美元之后,企業利潤率與規模呈負相關關系。李春琦(2005)以中國家族企業為分析對象,采用面板數據模型,研究表明:隨著企業規模擴大,企業的人力、財力和管理等多種因素發生變化,家族企業的比較優勢隨著減弱,家族企業的盈利能力隨著下降。本文以2005年~2009年中國企業五百強為分析對象,采用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研究企業規模與利潤的關系。文章結構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獻回顧,第三部分數據及計量模型,第四部分是結論及其解釋。

三、數據及計量模型

1.樣本選擇及變量描述。本文使用的數據由上海財經大學中國企業500強研究中心提供,數據屬于上市公司公開數據,并經會計事務所或審計事務所等認可。所選樣本為2005年~2009年一直屬于前500強的企業,共277個樣本,6925個數據。涉及的變量主要有企業利潤、企業的營業收入、企業總資產、企業從業人數、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企業利潤是上交所得稅后的凈利潤,用lir表示;企業營業收入是指包括企業的所有收入,即主營業務、非主營業務、境內和境外的收入,用yy表示;企業總資產是指年度末的資產總額,用zch表示;企業所有者權益指年度末所有者權益總額,不含少數股東權益,用syz表示;企業人數指年度末的平均人數,含所有被合并報表企業的人數,用cy表示。企業規模的大小有兩種衡量方法,一種是以企業總資產的大小來表示,一種是以企業的營業收入來表示,本文對企業規模大小的兩種衡量方法都進行分析。各變量的統計描述如表1所示。

2.單位根檢驗。在對面板數據進行回歸分析之前,一般要進行面板單位根檢驗,當各變量滿足同階單整時,進行回歸分析才有意義,才不至于導致偽回歸問題。由于面板數據主要分為同質型面板數據和異質型面板數據兩類,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也依據這兩類不同類型的面板數據而分為兩類。針對同質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有:LLC檢驗;針對異質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有:IPS檢驗、Fisher-ADF檢驗、Fisher-PP檢驗。本文使用LLC檢驗、Fisher-ADF檢驗、Fisher-PP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顯示,lir、yy、zch、syz、cy在3中檢驗方法下均存在單位根,而各變量在進行一階差分之后都不存在單位根,均為平穩變量。也就是說lir、yy、zch、syz、cy是一階單整的,即為I(1)過程。為檢驗各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還要繼續進行協整檢驗。

3.協整檢驗。面板協整檢驗理論。有兩類面板協整檢驗方法:一類是以回歸殘差為基礎,另一類是以最大似然比為基礎。Pedroni協整檢驗、Kao協整檢驗以E-G兩步法的回歸殘差為基礎,JohansenFisher協整檢驗則以最大似然比為基礎。

本文使用Pedroni協整檢驗和Kao協整檢驗,表3是當企業規模用企業總資產表示時,企業規模與企業利潤的Pedroni檢驗結果。表4是當企業規模用企業營業收入表示時,企業規模與企業利潤的Pedroni檢驗結果。表5是當企業規模用企業總資產表示時,企業規模與企業利潤的Kao協整檢驗結果,表6是當企業規模用營業收入表示時,企業規模與企業利潤的Kao協整檢驗結果。

表3中,Pedroni面板協整檢驗的7各統計量中有6個拒絕原假設,因此可認為Lir和zch存在長期協整關系。表5中,Kao面板協整檢驗的相伴概率為0,即拒絕原假設,因此可認為Lir和zch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也就是兩種檢驗方法都表明Lir和zch存在長期協整關系。

表4中,Pedroni面板協整檢驗的7各統計量中有6個拒絕原假設,因此可認為Lir和yy存在長期協整關系。表6中Kao面板協整檢驗的相伴概率為0.4606,遠遠大于10%的顯著性水平,即接受原假設,因此Lir和yy不存在長期協整關系。由于兩種方法的檢驗結果是相反的,因此不能確定Lir和yy是否具有長期協整關系。既然能夠確定Lir和zch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不能確定Lir和yy是否具有長期協整關系,則在進行回歸分析時,yy被剔除。

4.面板數據回歸結果。面板數據是近年來計量經濟學研究的熱點,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單純應用截面數據或時間序列數據來尋找經濟規律,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得出的結論也不可靠。本文運用動態面板數據模型分析企業研發強度、規模大小與利潤之間的關系。動態面板數據模型能夠充分揭示變量的動態屬性,揭示經濟關系的動態調整過程,研究結論更具可靠性。模型如(1)所示。

liri,t=c+?琢1liri,t-1+?琢2cyi,t+?琢3zchi,t+?琢4syzi,t+?著i,t(1)

(1)式中,i代表各個企業樣本,t代表年份,表示第i個企業樣本在第t年的利潤,liri,t-1表示第i個企業樣本在第t-1年的利潤,cyi,t表示第i個企業樣本在第t年的人數,zchi,t表示第i個企業樣本在第t年的規模,syzi,t表示i個企業樣本在第t年的所有者權益,c為常數項向量,?琢1、?琢2、?琢3、?琢4為系數向量,?著i,t為隨機擾動項。估計結果見表7。

表7中方程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個體隨機效應模型的回歸結果。究竟是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還是個體隨機效應模型更合理,需要進行Hausman檢驗。檢驗結果見表8。

根據Hauseman檢驗,如果拒絕零假設,模型設定為固定效應是合理的,如果是接受零假設,模型設定為隨機效應是合理的。表2中Prob為0.0000,表明拒絕零假設,模型設定為固定效應是合理的。根據表7中方程(2)的固定效應回歸結果可知,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利潤會增加,企業規模每增加10000元,企業利潤增加116元。同時方程(2)也顯示:企業從業人數和企業所有者權益與企業利潤成正相關關系,即企業人數增加,企業利潤會增加;企業所有者權益增加,企業會利潤增加。

四、結論及其解釋

文章以2005年~2009年中國500強企業為分析對象,采用動態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利潤會增加。也充分說明現階段,我國企業做大的根本動因。為什么企業擴大規模,企業利潤會增加?結合當前實際,文章認為主要有三種主要的解釋。

1.根據熊彼特的創新理論,規模越大的企業,資金比較雄厚,越有可能進行技術創新,越有可能獲得高額的壟斷利潤。同時,規模越大的企業,在市場中越容易擁有價格壟斷優勢,從而獲取高額利潤。

2.當在企業內部進行的交易成本小于在企業外部進行的交易成本時,企業就會選擇在內部完成該項交易,此時企業規模將擴大,會導致利潤增加。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有限,企業就會擴大企業規模,有將外部交易內部化的動機,以降低交易成本,獲得更多利潤。

3.長期平均成本曲是倒U型的,在達到最優生產規模前,企業擴大規模,長期平均成本下降,企業利潤會增加。現階段,我國企業不論是絕對規模還是相對規模都還偏低,大多數企業的規模還沒有達到最優規模。擴大規模,企業利潤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