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員工價值觀及人力資源管理探討

時間:2022-01-25 11:15:47

導語:90后員工價值觀及人力資源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90后員工價值觀及人力資源管理探討

一、90員工價值觀

第一,90后員工的人格特點。人格,即個性,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給人以特色的身心組織。狹義的人格,指個體所具有的除能力以外的、非智力因素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心理品質,它決定了個體在適應環境時在行為、思想、情感的獨特模式。對于人格的定義,一直在逐步進化,與此同時,測驗人格的方式也在逐步進化。如今,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16PF)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力,本文根據16PF測驗的實證研究,對大學生的人格特點進行歸納,其主要特點如下:其一,自我意識強,有主見。90后人際關系淡漠,不太喜歡接受別人的批評和意見,顯得清高而自我。大部分90后是獨生子女,他們習慣獨自做決定和判斷問題,在單人任務上能很好完成,但缺乏溝通合作精神。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網絡時代,各類資訊、信息豐富,很多問題都能在網絡上找到答案,由此造就了很多“宅男”、“宅女”,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溝通的方式減少;第二,中國教育制度更加重視個人成就的獲得,而“成績好”主要靠個人的努力,這使得學習好的孩子不論性格孤僻與否,一樣會成為大家學習的對象,學生觀念里樂群合作的因素較少;第三,家庭內部缺乏溝通交流,父母忙于事業,獨生子女不僅與同輩缺乏溝通,還與長輩缺乏溝通,從而更加孤立;其二,與世無爭,懦弱被動。90后習慣表現得溫順低調,正義感和勇氣不足,實際上是懦弱被動和自我保護。原因之一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過度保護、過度支配,容易造成孩子依賴、膽小、被動的特點;之二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悶騷群體逐步擴大,有些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十分低調,在網絡上卻是話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避世”的習慣,將情緒發泄到網絡上;之三是整個社會正義感的缺失,“槍打出頭鳥”,人們都自顧自地保全自己;其三,易感情用事,不世故。由于年輕,且缺乏人際溝通,大部分90后比較天真理想化,對于社會的認知流于膚淺,習慣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并鄙視圓滑世故,視之為虛偽。第二,90后員工的普適價值觀。其一,理想信念。作為價值觀的核心,理想信念容易受到社會環境變遷和社會思潮的影響。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文化出現多元化態勢,造成選擇的多樣化,容易導致90后感到迷茫。根據實證研究的調查量表,90后的理想信念現狀有以下特征:總體上來說積極向上,但相比以往的年青一代,如今的90后更注重個人的實現而非集體、國家,缺乏奉獻;理想偏物質化,比較浮躁;抵觸挫折,行為上好高騖遠;缺乏深刻的認知和自我反省。由此見得,對于90后的理想信念教育仍有需要極大的提高空間;其二,道德責任。90后的道德水平普遍較高。具體表現為,對于家庭的責任感較強,看重寬容、誠信等美好品質,對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有力所能及的幫助。但也有研究顯示,90后存在知行不一的情況,因其道德意志尚不夠堅定,在面對誘惑時難以拒絕;其三,社會交往。在社會交往上,90后普遍個性突出,重視獨立性,很多事情選擇默默承受,或和朋友溝通,較少尋求父輩的建議,同時期望得到尊重和認可。在戀愛關系中,90后在感性和理性中徘徊,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

二、90后員工的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薪酬制度。建立合適的獎罰制度,體現按勞分配、公平合理的原則。比如,合理運用加班津貼、股權激勵等薪酬發放形式,調動90后員工的積極性;采取遲到罰金等形式,消除90后新生代容易出現的自由散漫狀態。除此之外,基于理想物質化的考慮,90后員工習慣以薪酬證明自己實力、社會地位,好的企業應盡力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薪酬,才更可能招到好員工、并留住好員工。此處需特別提及股權激勵,由于90后員工自我意識較強,自主創業的能力較強,以股權激勵這種知識性資本調動其積極性,并實現長期的激勵,是很好的舉措。第二,培養制度。做到充分授權,給予其充分的空間和權力,滿足90后開拓創新的精神,啟發他們的心智,讓他們自主完成工作,并從中得到成就感并有所領悟。除此之外,應提供充分的關懷、尊重、引導,領導者應與自我意識較強的90后建立良好的關系,讓他們更加舒心地工作。由于90后固執、自我等性格特點,在領導力的培養上,需著重啟發,讓他們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學會關注和體會身邊的其他人,突破自我的禁錮,從而培養出同理心。第三,組織認同。企業文化對于90后員工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舉個例子,大多數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都渴望就職于google等企業,因其開放包容的文化符合青年人的預期。再比如,Airbnb,即使沒有微軟強大的技術實力,因其自由的工作氛圍,一樣成為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企業領導者應在企業建立之初,便注重企業文化的發展,使之符合年輕人追求自由、創新的精神特質,并與年輕人建立心理契約,形成一種天然的管理,從而在未來求職市場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第四,心理輔導。由于90后特殊的成長環境,其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的概率較大。企業應豐富90后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組織瑜伽課、健康講座、旅游等,讓員工保持精力充沛、情緒愉悅。除此之外,人力資源應發揮心理咨詢師的作用,在90后員工遭遇個人突發事件時,對其提供足夠溫暖的幫助和支持。

作者:牟思穎 單位:上海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