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采煤生產防塵管理與技術策略

時間:2022-03-18 10:53:30

導語:煤礦采煤生產防塵管理與技術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采煤生產防塵管理與技術策略

1煤礦采煤生產中的防塵管理

對于煤礦采煤生產工作而言,要想提升防塵效果,就要踐行系統化的管理路徑和控制機制,確保相應內容和管理要求都能落實到位,打造良好的操作管理環境。在落實具體工作時,不僅要整合組織機構,還要完善管理制度,結合實際工作環境及要求開展技術培訓,打造良好的管理模式和控制機制,為后續煤礦采煤生產防塵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1]。a)要健全組織結構。為了保證煤礦采煤生產中的防塵管理效率,要打造專業化的施工團隊,并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相應規定提升具體工序的合理性,構建防塵管理機構管控模式,按照監督檢查和技術指導要求提升相應工作的綜合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煤礦開采區要設立塵工區(見圖1)和防塵段,并指派專門人員對煤礦井下防塵工作進行管理,明確各個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利用崗位責任制提升相應工作的綜合水平。b)要健全管理制度,保證防塵監督管理工序的合理性。在煤礦開展經濟技術和安全考核工作的過程中,要對防塵工作流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并且建構系統化的管理制度,有效落實獎懲機制,為防塵資料管理及常規化控制機制的落實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要完善防塵法律法規,確保相應工作都能有章可循,減少違規作業造成的問題[2]。要結合實際工作環境和工作要求完善技術培訓體系,針對專業技術人員和采掘一線員工開展防塵技術理論知識、實踐指導教育培訓工作,提升煤礦采煤生產中防塵管理的實效性。最關鍵的是,要強化宣傳和指導流程,確保相應人員能明確粉塵的危害性,從而提升安全意識和防塵意識,為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和優化提供保障,真正實現經濟效益和安全管理效益的共贏,為煤礦采煤生產中的防塵管理效率升級奠定良好的基礎[3]。同時也要進行技術交流和互動,有效打造良好的技術約束管理模式,促進煤礦采煤生產防塵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氛圍,為職能機構內部管理效率的優化升級奠定堅實基礎。d)踐行監督管理體系。為了保證煤礦采煤生產管理的實際水平,就要對監管模式和控制要點進行集中管理,確保能打造更加系統化的管理模式,優化監管措施的實效性,并積極開展相應的技術管理監督,提升防塵工作的有效性[4]。

2煤礦采煤生產中的防塵技術策略

在施工團隊內形成良好的指導模式,在此基礎上,確保具體防塵技術策略和管理要點的合理性。針對煤采煤礦生產防塵工作,不僅僅要強化管理,也要對技術策略進行優化升級,從而實現采煤生產中防塵管理的目標。2.1落實針對性防塵技術。在煤礦采煤生產防塵技術策略體系內,要想發揮相應技術管理工作的優勢,就要按照標準化要求提升具體工作的實效性水平,在夯實管理基礎的同時,保證相應工作都能圍繞基礎管理要點有序開展。尤其是防塵工作、防爆工作、隔爆工作等,要落實針對性技術管理要點。a)防塵技術體系。采取防塵措施,盡量減少煤礦采煤生產空氣中的浮塵,從而避免浮塵對周圍環境和施工人員產生不良影響,實現浮塵的快速沉降。b)防爆技術體系。借助對應的策略和措施有效避免浮塵爆炸,在促進其沉降后就能避免其參與爆炸[5]。巷道中應按規定撒布巖粉。在撒布巖粉的過程中,要保證巷道內煤塵和巖粉的混合粉塵中不燃物質組分>60%。巖粉撒布的周期要按照式(1)進行計算:T=W/P,(1)式(1)中,T為巖粉撒布的周期,d;W為粉塵爆炸的下限質量濃度,g/m3;P為粉塵沉降沉積強度,g/(m3•d)。c)隔爆技術體系。針對已出現的粉塵爆炸進行隔離處理,有效限制爆炸再次出現在爆炸源附近,并有效應用防爆燈(見圖2),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影響,嚴格將相應情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一定程度上減少連續性爆炸造成的危害,降低爆炸影響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隱患的留存。2.2應用綜合防塵技術策略。為了保證煤礦采煤生產防塵技術策略的實效性,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完整的控制機制和管理規劃,保證相關的操作符合技術要求和行為規范,同時,確保具體操作的合理性[6]。結合煤礦采煤工作的具體情況,有效利用綜合防塵技術措施,夯實管理基礎的同時,在生產過程中落實相應的防塵機制。另外,相關技術人員在落實綜合防塵技術策略的過程中也要及時進行防塵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和生產中總結的防塵項目進行對比管理,優化管控流程的綜合水平。在防塵工作全面開展的過程中,也要將防塵項目落實到各級領導的日程中,有效進行針對性管理和綜合監督,將相應工作落實在獎懲考核項目內,維護管理效果的同時,優化綜合防塵技術措施監督管控效率,實現防塵監管體系的全面進步。a)對防塵供水系統技術進行標準分析。(a)地面水源供水方式。永久性靜壓水池容量>2000m3,儲水量應大于正常情況下2h之內的用水量。(b)井下水源供水方式。出水口設網孔孔徑<0.3mm的過濾裝置。(c)綜合防塵供水水質標準。懸浮物質量濃度<150mg/L,懸浮物粒子直徑<0.3mm,水的pH值在6~9.5之間。b)防塵專用三通閥門要符合基礎標準。主要運輸巷每間隔100m設置三通閥門,主要回風巷每間隔100m設置三通閥門,皮帶機巷每間隔50m安設三通閥門。c)綜合防塵水壓標準。采煤機內噴霧水壓>2.0MPa,外噴霧水壓>4.0MPa。此外,為了提升綜合防塵的實效性,也可以結合采煤企業實際管理要求建立供水自救裝置管理體系。供水自救裝置管理體系參數如表1所示。全面分析相應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在保證管理實效性的基礎上,要結合實際問題落實對應的技術措施,并且保證能對煤層爆炸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需注意的是,若開采煤層存在爆炸風險,就要利用限制機制或管理措施避免煤層開采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2.3優化基礎工作。為了進一步提升煤礦采煤生產防塵技術策略的實效性,要對基礎工作進行系統化管理,優化控制模式的功效和作用,保證相應的管理規范和原則能有效貫徹落實在工作中,防塵管理圖紙和牌板等都是提升技術管理要求的基本組成部分,要結合礦井綜合防塵要求落實更加完善的管理規范體系,保證基礎工作的綜合水平,提升煤礦采煤生產防塵技術應用的時效性。a)進行粉塵實測分布曲線圖的制作。結合煤礦采煤生產防塵技術要求和管控模式,建立健全的控制機制和技術系統管理模式,在控制作業場所煤塵濃度的基礎上,對礦級和井級粉塵濃度進行系統化分析,并在實際測繪過程中進行數據分析和匯總處理,將其落實在粉塵分布曲線圖中,從而有效進行系統化數據管理,保證相應工作都能落實到位。最重要的是,結合數據就能落實有效的處理和控制工作,提升煤礦采煤生產防塵技術管理的時效性。b)礦井防塵系統圖的繪制。為了保證相應工序的應用效果,就要對具體流程和管理要點給予監督,在礦井防塵系統圖中不僅要標注水源和主線防塵管道、支線防塵管道,也要對井下防塵設施、隔爆設施的具體安裝位置有明確標注,從而提升對應工作的實效性。最關鍵的是,在研究防塵系統平面圖的過程中,要依據開采工程平面圖完成管理工作,結合相應的工程設計平面圖紙進行有效的設計和繪制,從而提升相應工作的綜合水平和實效性。2.4落實技術管理要求。對于煤礦采煤生產中的防塵管理工作而言,全面且完整的技術管理要求是對相應工作予以約束的根本,也是建構完整管理要點的基礎,相關技術人員要貫徹落實粉塵管理的相關準則,一定程度上發揮準則的強制性和有效性,保證作業的穩定進行。利用水對粉塵進行控制相較于干式處理可靠性更強,且對應的處理效果更好。結合合理風速和風量打造良好的通風環境,并保證綜合性管理工作發揮其實際價值,降低粉塵產生量的同時,確保優化管理工序的綜合水平。a)要借助技術管理流程和操作工序盡量減少粉塵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除塵、降塵及捕塵的目標,保證人員安全,從根本上提高管控流程的綜合水平。b)對防塵工作要落實標準化控制機制,踐行預防為主的管理原則,降低粉塵產生量的同時,避免浮塵擴散,堅持更加系統、優化的管理原則,發揮通風工作的積極作用,避免出現大量粉塵堆積的問題,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3結語

在煤礦采煤生產工作中,要對防塵管理和技術策略予以重視,建立健全完整的技術約束體系,確保相應工作都能落實到位,加強各項管理進程中的因素協同配合,在發現問題之后能及時有效地實施機動處理機制,保證防塵管理工作和技術策略體系之間能形成良好的協調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李占山.煤礦采煤生產中的防塵管理與技術策略探究[J].科技與企業,2013(22):256.

[2]蘇鷺.煤礦采煤生產中的防塵管理與技術措施[J].房地產導刊,2017(12):212.

[3]關素清.寧夏某煤礦粉塵防治示范礦井建設情況調查分析[J].區域治理,2018(51):81.

[4]鐘衛,呂建峰,袁翼統,等.煤礦采煤生產中的防塵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6(27):209.

[5]崔凱.煤工塵肺綜合防制工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綜合防制效果驗證[D].沈陽:中國醫科大學,2017.

[6]趙杰,張文浩.采煤生產中的防塵管理探究[J].時代報告,2018(22):169.

作者:李俊虎 單位:山西鄉寧焦煤集團燕家河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