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類高職生的道德教育透析
時間:2022-02-22 04:50:47
導語:食品類高職生的道德教育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許金慧工作單位: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
把職業道德教育貫穿于思想道德與法律課等基礎課之中,強化責任意識在新生入學后,注重發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育教學在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這是搞好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礎。教學中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專業崗位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的培養。責任意識的有無與強弱直接影響著食品產品質量的優劣、生產效益和經濟建設水平的高低。生命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性,因此與生命息息相關的食品行業尤其要強調責任意識。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思想及心理特點,分階段的進行誠信教育,不斷強化食品學生的責任意識。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與滲透,在實踐活動和專業課中培養職業道德在備課過程中,專業課教師應有意識地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目標,而職業道德課教師也應了解大學生專業學習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形成與本職崗位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形成較高的道德素質。這也要求專業課教師自身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樹立職業意識。當前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環節的不斷加強,我們要充分利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實踐、精心設計、認真組織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可以考慮安排聘請實習、實踐基地的管理人員或行業勞動模范介該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和規范,由教師指導學生到實際操作的現場去感受職業道德和從業精神的內涵,學生只有在職業實踐中去感受、體會和鍛煉,才能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
加強校企之間職業道德教育的合作與交流一是高職院校組織學生到合作辦學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安排學生承擔一定的崗位工作,使其體驗從“校園學生”到“職業員工”的過渡,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感受職業道德對于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意義,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高職院校要將企業文化、食品專業特色融入多樣化的學生社團活動中,優化學生對企業,對社會的道德認知,增強職業道德觀念、樹立職業理想、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二是校企雙方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共同討論制定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材安排等事項,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對學生職業道德的評估工作。加強食品類學生的法律法規教育,自覺形成自律意識在食品行業中,有許多相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制度。在工作中堅守這些法律法規或者規范標準,出現食品質量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自然就少了許多,因此在學習中加強學生這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他們在將來的工作中嚴格按照這些要求執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職責。雖然很多法律條例中規定食品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但是法律具有事后性,到用法律手段來處理時,已是造成損失了。通過法制教育,增強食品專業學生的法律意識,在日常工作中自覺形成自律意識。
通過典型案例反面教育與警示學生通過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教育形成警鐘長鳴。在對食品類高職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除了進行正面教育引導外,還應在食品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找一些現實中食品人員違紀違法的典型案例,通過任課教師剖析和學生進行專題討論等方式讓學生認識到企業食品人員造假、食品監管部門失職,最終會為他們不遵守食品職業道德的行為受到法律的懲罰而付出巨大代價的。如2008年“三鹿奶粉”這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危害性大,影響惡劣,后果十分嚴重。“三鹿”的教訓相當深刻!它不僅僅是奶粉企業的教訓,也是食品企業的教訓。綜上所述,加強食品類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可以提高食品類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凈化其未來的食品行為,解決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為國家經濟建設輸送合格的食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