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稅務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9 09:06:45

導語:高校稅務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稅務管理論文

一、高校實行“營改增”的重要性

近年來,由于國家教育總局對辦學規模要求的進一步提高,使得教育改革體系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那就是:日常稅務活動的增加,給稅務管理工作帶來的難度,且這個問題的出現,也給高校的內部管理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而“營改增”在各大高校中的實行,可以進一步提升高校稅務管理的水平,從而讓我國教育事業可以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去發展。由此可見“,營改增”在高校中的實行,是極其重要的。

二“、營改增”對高校稅務管理的影響

(一)納稅方面的影響。過去,高校在簽訂各種科研項目協議的時候,都必須要繳納相應的印花稅,且按照協議的要求,如果高校向社會提供教育服務,那么它就必須要上繳一定的營業稅,若銷售物品,則必須上繳定額的增值稅。另外,協議內容中還牽涉到其它的一些稅種,比如:房產稅、所得稅以及契稅等。然而,高校在實行“營改增”之后,則不再需要上繳相應的營業稅。其中,針對具有“一般納稅人”性質的高校,它們過去需要上繳的營業稅稅率是5%,而在實行“營改增”之后,它們在“營改增”使用范圍之內的稅率則只有6%,且其稅率也增長了20%。假設,高校的進項稅額抵消稅率是17%,那么“營改增”中的營業稅則會增值,但高校能夠向社會提供的所有教育服務的稅收率基本不發生任何變化,將其設為s,同時將能夠進行抵消的含稅購進金額設為h,然后依照“營改增”的稅率要求,將城建稅定為7%,教育附加稅定為3%。那么,就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未實行“營改增”時的稅負為:s*5%*(1+7%+3%)=0.055s;

(2)實行“營改增”時的賦稅為:[s/(1+6%)*6%-h*17%]*(1+7%+3%)s=0.062s-0.187h;

(3)實行“營改增”時增加的稅負為:0.062s-0.187h-0.055s=0.007s-0.187h。倘若,0.007s-0.187h的值等于零,那么不論高校是否實行“營改增”,其稅負都是一樣的。可0.007s-0.187h的值大于零時,高校在實行“營改增”之后,其稅負會增加。若0.007s-0.187h的值小于零,那么高校實行“營改增”后,其稅負則會減少。

(二)稅務核算方面。一般來說,高校需要上繳的納稅額是依照營業額的多少計算出來的,也就是說:營業額的高低直接影響高校納稅額的總值。但是,當“營改增”將營業稅納入增值稅之后,高校所需要上繳的增值稅除了要受其營業額的影響之外,還要受到進項稅額以及抵扣憑證的影響。所以,在這個時候,稅務的核算工作就需要財務部以及高校各大部門的全力配合了,以確保財務部可以通過正確的途徑獲得較多的增值稅發票,從而為稅種的抵扣提供方便。

(三)發票管理方面。目前,增值稅的發票只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發票,另一種則是專用發票。因高校在進行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消的過程中,會利用到專用發票,這就會影響到其自身需要上繳的增值稅額。所以,從該角度上來看,專用發票相對于普通發票來說,高校對其的管理要更為嚴格一點。其次,國家有關部門針對“營改增”,將“增值稅違法犯罪”條例列入了《刑法》中。與此同時,現階段國家稅務總局對專用發票的開具要求也比“營改增”實行之前,更為嚴苛。

三“、營改增”的應對措施

(一)嚴格申請納稅人身份。雖然,高校依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對“營改增”進行了全面的落實,但高校在現階段中,也面臨著一個有關身份認證的選擇題。國家相關政策中提及到:還未申請納稅人身份的“營改增”試點,只要其年銷售額達到了五百萬,那么就可以向國家申請“一般納稅人”的身份,而那些沒有經常性為社會提供應稅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則可以申請“小規模納稅人”的身份。因此,依照高校的服務性質,可將其判定為“納稅人”的范疇,年銷售額也達不到“一般納稅人”的申請資格,所以這些高校還應當選擇“小規模納稅人”的身份。

(二)建立完善的發票管理制度。

因“營改增”提高了對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管理的要求,所以高校還應當為這種專用發票制定一個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讓該管理制度對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嚴格的規范,以確保專用發票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從而讓高校的各類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其次,高校還應當對能夠進行抵消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全面的審查,保證其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進而確保這些專用發票都能夠實現稅率的抵扣。另外,由于“營改增”的實行,讓稅務管理的基礎理論出現了較大的轉變,所以管理人員還應當不斷強化其自身的稅務管理能力,并對傳統的稅務管理模式進行科學的改進,以完善高校稅務管理體系。

總之,面對“營改增”給高校稅務管理工作造成的影響,各大高校就應當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為主要依據,并結合“營改增”的試行情況,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從中挖掘出能夠有效應對“營改增”的策略,從而將“營改增”的影響程度降至最低。唯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國各大高校在“營改增”的帶領之下,實現持續、全面的發展。

作者:吳婷晏輝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