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與維護策略
時間:2022-08-30 09:34:47
導語:高等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與維護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高等院校的發展與改革中,為了能夠將計算機實驗室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就應該以各項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為基礎,為全校師生營造更加良好的信息化實驗環境。在計算機實驗室的使用中,為了能夠對全校師生的各類需求進行保障,使得其使用頻率非常高,所以,對計算機實驗室進行日常的管理與維護,就成為工作人員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而這也對全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實驗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設備維護和管理難度高。各個領域中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與層次不斷擴展與深入,而在教學中所采用的實驗設備的信息化水平逐漸提升,需要對其進行持續的升級與維護更新,所有這些,只有在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技術水平與設備保持同步的基礎上,才可以有效解決由于設備更新與技術發展所帶來的計算機管理的困難與問題。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實驗室管理人員由于知識層次與結構的差距,不能適應各類新型實驗設備。1.2實驗室人員工作強度大。在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環節中,為了能夠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與人才素質,各個高校都制定了適合自己的應用型人才發展與培養戰略。而各個高校與信息化發展緊密相關的專業則為計算機工程相關專業,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則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教學實踐的實施,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動手能力。所以,與計算機方向相關的授課過程,很多都由教室講授,向實驗室授課轉變。這樣,就需要實驗室管理人員,對管理的計算機設備進行頻繁的維護,確保所有授課過程中的順利實施。但是,實驗室管理與維護的工作量提升的同時,負責相關工作的人員數量則沒有明顯增加,從而造成實驗室管理人員工作強度的增強。1.3人員工作時間不固定。在各個高校的授課規劃中,通常都將計算機基礎課安排在大一,且作為各個專業的基礎課程,所以,對于普通高等院校來說,其計算機實驗室為了能夠滿足全校師生的實驗課,就必須采用開放時間延長的作法,甚至在每天的課余時間還安排上機操作。所以,相較于學校中的其他實驗室,負責計算機實驗室管理與維護的工作人員,其每天的工作時間就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這些工作人員的作息時間呈現不規律的狀態,影響了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與生活。1.4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培訓機制。首先,學校在課程設置與安排上,通常將所有的理論與實驗課安排給專業課教師,使得實驗室教師的上課機會相應減少。其次,就專業水平的高低而言,由于負責實驗室管理的教師,參與到真實項目的機會較少,使得其行業參與度較低,最終造成實驗室教師對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水平了解不深。所以,此類教師的專業水平就會受到實際工作環境的制約,從而對其自身專業發展與實驗室建設,難以形成更加良性的推動作用。
2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與維護
2.1硬件的管理與維護。考慮到計算機設備的成本,對實驗室的所有計算機設備進行短期內的更新與淘汰,會造成大量教學資金的浪費;則對實驗室中的計算機硬件進行管理與維護,則可以有效延長相關設備的使用年限,為學校建設節約成本。對硬件的管理與維護,所遵循的原則與采用的方法如下:1)硬件維護原則。首先,培養計算機用戶的良好操作習慣,掌握計算機使用的正確開關機順序。比如,在開機時,先啟動顯示器,再啟動計算機;在關機時,則應該更多地使用系統關機功能,盡量不要頻繁開關機。其次,對計算機使用的環境進行全面考慮,確保實驗室中計算機設備的運行環境溫度能夠控制在18~30℃之間。盡可能將設備安放在空氣流通性較好的位置,確保實驗室環境的濕度可以控制在40%~70%之間。要嚴防液體對設備的侵蝕,防止設備由于電路銹蝕而入發生短路或斷路的情況。2)硬件維護方法。對計算機中的硬件進行維護,可以理解為對其中的CPU、硬盤、內存、外設等部件進行維護。其中,CPU是整個計算機設備的核心,是確保整個計算機系統能夠正常運行的基礎與關鍵,從設備啟動就處于持續的運行狀態;所以,就要確保CPU能夠以正常的頻率進行工作,因為CPU頻率過高的話,其功能就會受到影響,甚至面臨燒毀的風險;所以,就要特別重視CPU在使用中的散熱問題,減少由于散熱不暢所導致的計算機故障風險,盡可能為其配置性能優良的風扇設備;同時,還應該對CPU散熱片與風扇上的灰塵進行及時清理,減少由于灰塵過多而導致的風扇轉速減慢與噪音增加等問題。對于計算機中的硬盤,則是整個計算機設備的數據載體與程序載體,系統在讀寫硬盤的過程中,就避免關機或移動設備,以防硬盤中的磁頭與盤片撞擊而導致設備損壞。而作為計算機系統的主要輸出設備,顯示器在其實際使用中,則應該避免與磁性較強物品的接觸,在長時間還使用的情況下,則應該啟用系統的屏幕保護程序,減少由于長時間運行所導致的顯像管老化問題,使用顯示器的全生命周期得以大幅延長。2.2軟件管理與維護。對軟件進行管理與維護主要包括:1)軟件備份與恢復。由于計算機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很多情況都會造成計算機故障,所以,就應該對其中的系統軟件、應用程序與重要數據進行及時備份;這樣,就可以在遇到問題時,對軟件系統與數據進行恢復。通常,對計算機中的軟件系統進行備份與恢復的軟件采用Ghost。2)軟件更新與病毒防范。對于網絡環境中的計算機系統,其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很高;而病毒可以導致整個系統的運行緩慢,甚至宕機。所以,在計算機實驗室中就要安裝功能齊全的殺毒軟件與防火墻。同時,考慮到病毒在傳播過程中的變化,就應該對系統進行維護與升級。因此,可以在實驗室中安裝網絡版的殺毒軟件,每臺計算機則可以啟動后進行自動升級,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對計算機的攻擊。2.3健全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制度。為了營造良好的實驗環境,就要確保相關設備具有較高的完好率,并制定出合適、健全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此外,還可以為所有的計算機建立獨立的記錄卡,使用管理人員對機器進行維護。同時,還應該重視整個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最好能夠利用專門的監控系統,對機房的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對高校的計算機實驗室進行高效的管理與維護并不容易,只有采用更加科學、規范、制度化的管理策略,才可以為全校教學環節與師生提供性能良好的環境,提升整個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作者:陳燕 單位:貴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計麗娟.論計算機實驗室開放在實驗教學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78.
[2]夏瀟.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2):139.
[3]李永,朱俊波.試析常見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難點[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4):151.
- 上一篇:檔案數字化管理理論及應用
- 下一篇:從實驗室管理談實驗室人員的激勵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