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于商務下發展大物流業策略論文
時間:2022-08-15 08:45:00
導語:電于商務下發展大物流業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電于商務是一場商業大革命
近二三年來,世界上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電子商務活動已經形成一股浪潮,迅速在因特網上蓬勃開展起來。從去年開始,我們國家在電子商務方面發展也很迅猛,1998年末統計,全國上網人數為200萬,據最近統計,1999年上半年全國上網人數已達400萬人。電子商務正在迅速地滲透到每一個行業領域,連接起企業、社團、政府和個人。很多企業、單位、政府和個人在因特網上開設網站,宣傳自己、發表觀點、互相通訊、獲取信息、尋找機會;有的開設網上商店,在網上銷售商品和服務;更多的人是作為消費者或劃覽者收發電子郵件、上網看報、了解新聞、做廣告、炒股票、聽音樂、看電影。查資料、讀小說、求職、求婚、購買商品甚至隨心游戲等。通過在網上沖浪,有的商家生意紅紅火火,擴大了銷售、擴大了市場占有率,有的網民足不出戶,坐在計算機旁輕輕點擊鼠標,就可以在茫茫的網上商店商品中,在太平洋的彼岸找到自己想買的東西,并且很方便地購買成交,并且會有人把所買的商品送上門來。互聯網一下子拉近了人們之間的空間時間距離,給社會、給人們生活和工作模式帶來了深刻的革命性的變化。
電子商務的基本特征是:
1.以因特網為基礎的網絡環境,演義跨國界的實際市場環境;
2.以計算機網站為基本單元,虛擬實際市場的商店、銀行、稅局等市場基本單元;
3.實際的商務事物處理信息化,信息處理電子化。即實際的商務事物處理,包括訂貨、銷售、支付、認證等都變成了網絡上的信息處理。
電子商務將導致一場深刻的革命,這大概不會有人懷疑。但是這場革命的意義和深度,現在誰也估計不準。我想下面幾點大概是可以想見的:
1.這場革命是一場比工業革命更深刻的革命。十七世紀的工業革命,以機械化生產和擴大規模為標志,將手工生產和個體勞動轉變到機械化大規模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生產的發展。這一次電子商務引起的革命,則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革命。它一方面將事務處理信息化,把商店、產品、廣告、訂貨、購買、貨幣支付、認證等實物和事務處理虛擬化信息化,使它們變成脫離實體而能在計算機網絡上處理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將信息處理電子
化。將所有信息處理都通過計算機網絡用計算機、電子郵件、文件傳輸、數據通訊等電子手段等處理。這樣做,實際上是強化了信息
處理、馴化了實體處理,用信息處理來控制指揮實體處理,使實體
處理更科學化、效率化。因此,這樣做,將是充分發揮信息對經濟
發展的價值,充分利用人類的知識和智慧,更科學合理地組織運用
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如果說,工業革命是強化了人
的體力(手腳等)、創造了一個產業經濟的話,這一次革命則是強化
了人的智力(腦子)、創造的是一種信息經濟。信息經濟實際上就是知識經濟,是一種高科技經濟。因為信息經濟的最基本的特征是計算機網絡,所以人們又最直觀地叫它網絡經濟。
2.產業大重組。由于電子商務這場革命是將實物和事務處理信息化,使事務處理的內容、處理方式和處理程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因此這場革命必然導致產業大重組。原有的一些行業、企業單位將逐漸消亡,將新增加一些行業、企業和單位,擴大一些行業。
企業和單位。例如電報業、信件投遞業等將逐漸消亡,將新增加了一些行業,如網絡廣告業、信息服務業等,將壓縮了一些行業,例如制紙業、紙出版業等,將擴張了一些行業,例如物流業、通訊業等。
也許以后就不會有像今天這樣許多的商店和銀行分店了,人們都在網上的虛擬商店購物,虛擬商店的商品展示功能將比現在的實物商店的展示功能更強,購物付款也不用親自跑到商店或銀行去了,人們坐在計算機旁輕按鼠標點擊網絡銀行就可以了。
產業大重組,也從根本上改變著企業內部運作、外部合作與交流的機制,前所未有地提高著整個社會資源的運行效率。
3.在信息經濟時代,將來的競爭將是信息的競爭。信息通過因特網傳輸,打破了空間和區域的界限,極大地提高了信息處理的效率,也就充分展現了信息的經濟效益。也極大地擴充了競爭空間,在更大范圍內創造商業機遇。
二、電于商務將把物流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電子商務導致產業大重組,那些消亡了的商店、銀行等企業的人員到哪去?去搞物流業、搞送貨,或去網絡銀行工作(那里將比現在的業務量大得多),或者去搞其他服務業。大量的商店和銀行消亡以后,將代之以按區域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
圖1電子商務環境物流運行圖略
產業重組的結果,實際上使得社會上的產業只剩下兩個行業,一個是實業,包括制造業和物流業。一個是信息業,包括廣告、訂貨、銷售、購買、服務、金融、支付和信息處理業等。這兩個行業,可以理解為一個是“實’業,一個是“虛”業。
在“實”業中,制造業和物流業二者相比,制造企業會逐漸弱化,而物流企業會逐漸強化。制造企業會越來越弱化,主要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社會已經從短缺經濟走向了剩余經濟,絕大多數的產品,都出現了供給大于需求的現象。即使一個產品暫時短缺,由于高科技和高生產力水平,再加之趨利競爭,這個產品產量會迅速上升,很快就會由短缺變為剩余。所以,越往后,就越難找到一個企業,能長期不變地只生產其固有的產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品越來越走向個性化,高檔化,商品的壽命周期也越來越短,所以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就必須越來越隨之迅速地變化,今天,生產這個產品,說不定明天就要改產另外的產品,今天這個企業還能存在,說不定明天就不能存在了。正是為了適應這種情況,所以最近出現了所謂柔性理論,出現了柔性制造、柔性企業、虛擬企業等。柔性企業的基本特征是,其組織結構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功能單元按產品生產的需要臨時組合起來,能隨時根據產品品種規格產量的變化而變化。隨著這種企業的增加,特別是虛擬企業
的增加,使得制造業的企業實體不得不隨時變化,時大時小、時此時彼,甚至時存時亡,也就是說越來越弱化。
物流企業會越來越強化,這是因為:在電子商務的環境里,消費者在網上的虛擬商店購物,并在網上支付,送貨的功能就由物流公司承擔。也就是說,現實的商店沒有了,銀行沒有了,而物流公司非但不能省,而且任務加重了。物流公司不但要把虛擬商店的貨物送到用戶手上,而且還要從各個生產企業及時進貨,存放到物流倉庫中。物流公司既是生產企業的倉庫,又是用戶的實物供應者。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運行的模式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隨著絕大多數的商店銀行虛擬化。商務事務處理信息化、多數生產企業柔性化以后,整個市場剩下的就只有實物物流處理工作了。物流企業成了代表所有生產企業及供應商向用戶進行實物供應的唯一最集中、最廣泛的供應者,是進行局域市場實物供應的唯一主體,可見電子商務把物流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何等高的高度!物流企業應該認識到,電子商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空前發展的機遇!
三、電于商務形勢下物流業的發展策略
面對電子商務發展的這種形勢,物流企業應當感到任重道遠,應當不失時機地抓住機遇,認真地制定物流業大發展的戰略和策略。其中,我覺得以下幾點特別重要:
1.建立和發展適應網絡經濟形勢的物流業,是一個大的社會工程,要全區域。甚至全社會統一認識,形成合力,特別是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應當出面組織策劃和實施。之所以要政府出面,因為這牽涉著像產業重組這樣的幾乎涉及社會所有企業單位和人們的革命性的變化,沒有政府妥善的規劃組織,光靠企業自己干是很難實現的。
政府策劃這個工程的工作,應當分步驟地進行。首先是基礎建設——建網、上網。要迅速組建覆蓋整個區域的因特網和企業內部網。動員組織企業、家庭和個人上網,特別是動員企業、銀行在網上建立網站、建立虛擬商店、虛擬銀行,開展電子商務。
隨著電子商務的開展,自然就會逐漸進行產業重組。這時,就要有計劃地撤銷一些實際商店、實際銀行的分行、支行、營業點,同時有步驟地將這些企業的下崗富余人員組建成合理的配送中心。
幾個配送中心就可以合并成一個物流公司或貨物流通中心。這樣下去,就會逐漸形成一個完善的物流業。
2.組建的配送中心、物流企業一開始就一定要合理規劃布局。
物流業是一個系統,應當組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區別、相互分工協作、有著等級層次結構的物流企業體系。各個小區設一個綜合配送中心,負責小區的供貨送貨;若干小區聯合起來,建立大的物流中心,負責向各個小區配送中心供貨送貨;還有更大的物流中心,例如港口碼頭,鐵路站點,負責向全區、甚至向國內內地大進大出地轉運物資。不同的物流企業承擔不同的功能,彼此又互相協作互相支持,構成一個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的物流企業體系。
3.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是一種完全專業化的物流模式。生產企業專搞生產,把生產企業的原材料進貨供應、所生產的產品的銷售送貨等物流業務全交給物流企業去承擔。物流企業是生產企業的大管家,既負責“后”勤,又負責“前”勤。這樣做,物流企業才會充分合理有效地組織利用資源,既保證自己的經濟效益,又保證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
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最大的困難是體制。生產企業擔心自己成了物流企業的附屬品,成了物流企業的供應倉庫。其實這種思想方法是狹隘的。物流企業直接面對市場,它根據市場的需要來組織調控若干生產企業的生產,形成一個經濟聯合體來面對市場,有什么不好呢。
4.為適應電子商務的需要,配送中心的功能應有所變化。這些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應當有:
l)貨物儲存,無論是生產企業生產出來的還是從外地轉運來的、供應本區域生產或生活需要的商品,都要儲存到這里的倉庫里,以備送貨用。
2)運輸,也就是送貨和進貨。根據網上銷售的信息,將網上銷售的商品送到用戶手中。也要及時進貨,保證及時吸納生產企業的產品(將這里辦成生產企業的成品庫),又保證貨物不脫銷。
3)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功能。這些功能傳統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都有,在電子商務的情況下,還要特別增加以下二個功能:
l)商品展示功能
2)銷售零售功能
因為在取消了大多數的商店以后,人們通常都在網上虛擬商店中購物,不到實體商店來。但是有時,特別是節假日旅游,人們也想逛逛商場,看看實物。所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也需要滿足這些需求而增設展示和零售的功能。由于這些需求量不會太多。所以附設在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比較合適。如果這些需求量很大,或者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不愿增設這些功能,則必須在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之外,還要保留適量的超級商場。
5.建立物流企業要立足于高科技、高起點。網絡經濟時期,實際上就是一個高科技經濟模式。物流企業要適應電子商務,就要努力采用靠科技、建立在高起點上。
首先,物流企業要上網。要在網上建立站點,提供信息。除了介紹公司、倉庫。貨物信息以外,特別是要提供用戶所關心的送貨信息,用戶已經購買的貨物送貨了沒有,什么時候送的,送了多少。
要有高水平的、先進的儲運設施。要有足夠的倉庫儲存場所,先進的包裝裝卸以及存放設備設施,應當有舒適寬敞的商品展示和零售場所。要有強大先進的運輸車隊和強大的吞吐能力。還要有無線通訊設備,隨時可以上網聯系。總之要努力建立起一個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物流企業。要有一個嚴格科學的管理系統。也要實現事物處理信息化,信息處理電子化。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來處理信息。要利用無線通訊、衛星通訊和數據傳輸、電子郵件等工具來進行實物處理。
- 上一篇:閱讀原則運用教學論文
- 下一篇:企業物流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