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9 05:12:00

導語: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研究論文

【摘要】“雙證融通”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文章在探討廣西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實施“雙證融通”的意義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和實施的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流專業;雙證融通;探索

物流是一門研究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物理性流動過程,并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配送、包裝、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現有機結合的新興綜合交叉學科。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物流正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物流對于國民經濟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廣西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大西南出海通道樞紐大省,是我國東西部的結合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使廣西成為物流中心。無疑,廣西將需要越來越多的各類物流人才,包括物流操作人才。

在廣西要解決物流人才緊缺的局面,除了考慮發展物流人才的短期培訓外,主要是要加快發展物流本專科教育。截止到2004年6月,廣西僅有廣西對外貿易學校、廣西商專、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6院校設置物流專業,而且設置時間不長。2005年廣西普通高校招收物流管理專業(不含工商管理專業物流管理方向,下同)達19所(招生一千三百人左右),其中高職(含高專)17所(占89%);2006年廣西普通高校計劃招收物流管理專業的學校上升至26所(招生人數二千名左右),其中高職(含高專)就有22所(占85%)。可見,解決廣西物流操作人才緊缺,主要是靠發展高職(高專)教育—即在高等職業院校中開設物流專業來培養物流操作人才,而一名合格的高職物流專業畢業生是雙證在手的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并具備一定技能的物流操作人才。

一、實行廣西高職院校物流專業“雙證融通”的意義

所謂“雙證制”,就是指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在畢業時應同時獲取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模式。畢業證書是接受學校教育修業合格的證明,職業資格證書是職業技能達到某種標準的證明。雙證書是實用型人才的知識技能、能力和素質的體現和證明,特別是技術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是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能夠直接從事某種職業崗位的憑證。因此,實行雙證書制度是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實現培養目標的要求。

實行物流專業“雙證融通”有利于廣西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學歷文憑為主的證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評價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其綜合文化素質狀況,但是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技能的檢測。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作為一種校外評估制度,其職業資格的標準直接由企業等用人單位和行業協會等組織參與制度,注意對學生實際能力的考察,從而推動了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的改變,使職業教育更加注重實際技能的培養,促使職業教育質量的提高。

實行物流專業“雙證”融通與銜接,促使廣西高職院校以職業資格標準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探尋一種使高職院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密切配合,培養既具有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又掌握比較熟練的現代職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促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的緊密結合。

二、廣西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實行“雙證融通”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廣西高職院校中,“重學歷證書,輕職業資格證書”的思想觀念還嚴重存在,有些高職院校組織考證是因為“政策要求”或“從眾心理”,自己的積極主動性還不高。高職教育的“雙證制”還未進入良性運作狀態。

2.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所必需的物流實驗室等實訓條件、實訓指導教師隊伍、資金投入等方面還普遍較薄弱,部分院校考證有困難。

3.廣西高職物流專業目錄來自于教育體系,物流職業標準來自于生產體系,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之間存在較大的錯位。

4.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無法實現課程有效互換,導致重復學習、重復考試。目前,廣西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普遍存在課程歸課程考試、職業資格證書歸職業資格考核的問題,兩者不能融通,無法互換,大大增加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成本。同時,在面向就業市場時,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之間無法互換與認可,直接導致“雙證書”的隔離與資源的浪費。

5.物流專業學生考證熱情在升溫,但考證費用較高,證書對就業實用價值有限,學校、學生對職業資格證書的認可度還有待提高。在廣西高職院校中開展物流職業資格認證主要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共同開展的“物流師職業資格認證”,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和全國自考辦合作開展的“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認證”,中國商業技師協會市場營銷專業委員會開展的“物流管理員系列職業資格認證”。不管哪一種物流職業資格認證,報名費、資料費和培訓費合計起來都將超過1000元,對廣西高職學生來講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用人單位更多地看重學校品牌和學生實際能力,對證書的認可度還較低。

6.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脫節。部分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與物流職業資格標準之間缺少對應關系,學校的教學方式與物流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缺乏有機聯系,相當多的物流專業教師不了解本專業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等等。

三、實施廣西高職院校物流專業“雙證融通”的建義及模式

雙證書制度是高職高專院校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環節,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渠道。實施雙證書制度必然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融通,不是相互取代;推進,充分考慮現狀;實踐,方式可以各異。不能片面地以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取代專業的改造與建設,也不能為實施雙證書而不充分考慮生源基礎、自身條件、社會需求而生搬硬拽。

(一)目前推進物流專業“雙證書”轉換機制,需要加強的工作

一是在高職教育內部仍需加大實行“雙證書”倡導力度,并及時出臺相應的剛性要求及實施措施,主動適應企業需要,適應經濟活動需要,構建起以物流職業能力為本位的教學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

二是對“雙證書”持有者采取相應的經濟補助措施。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取物流職業資格證書時應適當減免鑒定費用,并優先推薦和錄用“雙證書”的學生就業。建立相應的勞動工資制度,企業對持有“雙證書”人員應給予相應的工資標準,有效地推動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之間的轉換互通。

三是應加大對高職物流專業教育的投入,尤其在物流實訓基地建設、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建設,以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產學結合機制建設方面,應給予較多的經費和政策支持,使高職院校具備培養學生物流專業技能的基本條件。

四是加強對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的學歷認定工作和將物流資格證書大綱的“應知”、“應會”融入高職課程,實行雙證并舉。

五是實行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相結合,建立科學的教學評估機制。物流緊缺人才的培養和培訓采用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相結合,加強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的溝通,使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要通過實行“彈性學習制度”,把學生獲得的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轉換成相應的學分。在學歷教育的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等方面,都要為學生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提供方便。在學歷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科學和持續評估的機制,讓用人單位、學生和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要將終結性評估與形成性評估結合起來,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

(二)實施模式

融通模式:所謂融通,主要是通過建立學歷層次與職業資格標準等級的對應關系,以學分或課程模塊作為融通雙證的紐帶,從而實施雙證書教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融通,實質是通過兩類證書及其教育與培訓的相互對應、相互承認,實現學歷教育(以文化素質水平為主要標志)與職業培訓(以職業技能水平為主要標志)的溝通

與銜接,最終達到提高高職人才培養綜合素質的目的。貴港職業學院開設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專科+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的辦學融通模式,避免了專業教育與證書技能的交叉與重疊,學生畢業時同時獲得雙證。

對接模式:所謂對接,就是打破傳統的“老三段”教學體系,重新建構以職業能力為主體的新模式,職業資格證書部分地取代專業教育的實踐技能部分內容。依據國家職業分類標準的要求,實現物流資格證書課程考試大綱與物流專業教學大綱的對接,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物流專業課程把物流師資格證書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中,使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順利獲得相應的物流職業資格證書。

并舉模式:所謂并舉,就是利用專業教育與證書考核兩個載體,并舉推進且達到雙證書教育的目的。鑒于目前雙證書制度在實施體制上分屬兩個獨立體系,在運作方式上缺乏融通機制,在具體內容上又面臨著人才市場需求的多樣性與多變性等方面的現實狀況,如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柳州運輸職業技術學院等實行并舉推進的方式進行物流雙證書教育,成為廣西大多數高職院校采用的一種模式。根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要求,依據國家物流職業資格證書標準,物流專業教育與證書培訓并舉。同時,擴大物流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實施范圍,力求向社會輻射,充分發揮教育與培訓并舉的高職教育辦學功能。

作者簡介:王永富(1968—),男,四川榮縣人,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會計師,工商管理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本文獲2006年廣西職業教育優秀論文評選一等獎)

參考文獻

[1]2005年普通高考指南招生計劃篇.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5.

[2]2006年普通高考指南招生計劃篇.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

[3]中國高職教育研究會秘書處.高職高專實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研究.參見/zhi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