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的風險與策略思索
時間:2022-05-06 09:55:00
導語:物流企業的風險與策略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物流的發展需要金融的支持和保障,物流是基礎,資金流是保障,從而實現物流與金融高效率配合。將物流服務與金融服務相結合進行業務模式的創新,是物流企業、銀行和客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主要途徑之一。運輸在途監管是物流企業開展的一項新的融資物流業務,它能將物流服務和金融服務很好地結合起來,把整個運輸的過程包含在了質押的過程之中,特別是使用遠途運輸,充分利用了貨物的周轉時間。
一、運輸在途監管概念的提出
近幾年來,關于物流服務與金融服務相結合開展新的業務的研究并不少,但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來講,幾乎更多的研究是倉單質押模式,即出質企業將自己的原材料、半成品或產成品儲存在物流企業監管的倉庫中,然后憑借倉單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根據質押品的價值和其他相關因素向出質企業提供一定比例的貸款[1],這一過程中,物流企業負責監管和儲存質押品,質押品幾乎處于靜止狀態。顯而易見,79江蘇商論2010.8圖1運輸在途監管模式·現代物流·這一模式的缺點是沒有考慮貨物的運輸周轉時間,于是文章針對這一模式的缺點首次提出了另外一種融資物流業務運作模式———運輸在途監管模式。運輸在途監管是指在貨物運輸過程中,發貨人(出質人)將市場暢銷、價格波動幅度小、處于正常貿易流轉狀態的產品作抵押轉移給銀行,銀行根據市場情況按一定比例提供融資,當收貨人向銀行償還貨款后,銀行向物流企業供應商發出放貨指示,將貨權還給收貨人。這一模式特別強調了把質押品的運輸過程包含在質押過程中。
二、運輸在途監管的運作模式
運輸在途監管作為一項新的物流業與金融業相結合的業務模式創新,其業務流程可參見下圖1。運輸在途監管模式作為一項新的融資物流業務運作模式,無論是對物流企業、銀行、發貨人還是收貨人均有著積極的意義。對物流企業來說,利于其開拓新業務,吸引更多的客戶進駐,開拓新市場,延伸服務鏈;對于發貨人來說,可以充分利用貨物的運轉時間融資,解決資金周轉問題,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于收貨人來說,可以緩解短時間內因資金短缺而訂購不到貨物的情況,減少了因缺貨造成的缺貨損失,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而對于銀行來說,可以推進銀行業務的創新,促進業務發展,同時開發了新的客戶群體,提高了資金利用率,有效降低了資金風險。
物流企業開展此項業務時,可以按照以下幾種方式去獲取相應費用:(1)按照運輸途中監管貨物的貨值(監管貨物噸位乘以貨物單價):1‰—5‰。(2)按照銀行授信額度(貸款金額):5‰—10‰。以上二種測算方法,必須考慮到貨物運輸途中的監管時間,運輸在途監管時間短,費用低;運輸在途監管時間長,費用高。(3)按照實際發生的運輸在途監管費用加上盈利部分。通過對運輸在途監管的運作模式分析可以看到,物流企業作為中介機構作用不可忽視,它擔負著擔保以及信用加強的中介作用,物流企業通過開展運輸在途監管模式擴展了其業務范圍,提高了自身的盈利能力,在自身領域取得了競爭優勢。
三、物流企業開展運輸在途監管業務的風險及其防范對策
運輸在途監管作為物流企業開展的一項新的業務,其運作過程中會存在很多的風險,控制好風險的發生,可以使業務更好更順利地開展。
1、人的風險有些發貨人對運輸途中的質押品沒有合法、有效的所有權,不能很好地遵守質押監管協議,商業信譽不好,這樣的發貨人風險就大。在運輸途中遇到危機情況時,發貨人惡意逃避、轉嫁風險,違約風險就大。另外,如果收貨人不能如期還款,也會給物流企業帶來一定的風險。在實際操作中,主要表現為發貨人或收貨人誠信度和資質差。為了防止此類風險的發生,物流企業要加強對發貨人的評估,了解發貨人的經營狀況、資信程度、與監管企業的配合度等方面,具體了解渠道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獲得:(1)借鑒銀行對發貨人的分析,了解發貨人的資產狀況、資信等級和經營狀況;(2)實地考察,對發貨人的生產和運營情況進行調查;(3)從發貨人的客戶、網絡等第三方渠道了解發貨人的基本情況、對于監管的認可和配合的程度、是否存在其他的潛在風險等。另外,物流企業也要適當地對收貨人的資產狀況、資信等級等進行了解,以剔除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對物流企業來講,優先選擇客戶誠信度較高、資質較好的企業。
2、物的風險質押物的風險主要指質押物是否合法、真實、有效,是否易于辨認、儲存保管、計量。對于出質押物來源不明,不易分類辨認的質押物,有保質期、危險等不易監管的質押物,不易清點計算數量和重量的質押物,風險就大。在實際操作中,主要表現為質押物在運輸途中數量和狀態發生明顯的變化、質押物不合法、不真實,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為了防止此類風險的發生,物流企業需要對質押物的理化性質、計量方法、品類規格等進行詳細、全面的考察,評估監管的難度,判斷質押物是否適合運輸途中監管。
- 上一篇:全市風景名勝區工作計劃
- 下一篇:物流的環保問題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