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

時間:2022-06-09 04:12:12

導語: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

一、基于耗散結構理論下的物流企業系統

物流企業系統是一個以“社會—企業—資源”復合的開放系統,正是由于系統的開放性,才能使系統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以及信息交流產生負熵并抵消系統內部產生的正熵,以此保持系統有序的發展。物流企業在不斷的運行發展過程中,系統內部的相互作用不斷產生dis,導致系統無序發展;而系統運行過程中不停與外部進行物質、信息、能量的交換,產生des,使系統有序度增加。在不同的條件下,系統會面臨如下三種不同的選擇如表1所示,其中,ds=dis+des。通過判斷系統總熵可以判斷企業是否處在耗散狀態,有助于物流企業認識和調整企業的管理和組織形式,從而適應環境,提高競爭力。普利高津構建了揭示耗散結構演化過程的Brusse-lator模型,也叫三分子反應模型,用來反應模型中三個變量參與耗散結構的非線性反應過程。當時,物流企業處于非耗散結構狀態;(1)當時,物流企業處于耗散結構與非耗散結構的臨界狀態;(2)當時,物流企業處于耗散結構狀態;(3)表1系統與熵變關系因此,根據三分子模型得出的結論,當物流企業正熵與負熵的關系處于│B│-(1+A2)<0狀態時,說明系統系統處于非耗散結構狀態,此時系統運行處于無序與混亂狀態,企業缺乏競爭力,并且逐漸走向衰落;反之,物流企業正熵和負熵達到│B│-(1+A2)>0時,物流企業系統處于耗散結構狀態,此時系統的競爭力比較強,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良好的成長狀態,實現企業從低的結構狀態向更高有序的狀態轉變。當│B│-(1+A2)=0時,物流企業系統處于兩者的中間狀態,此時,企業的任何決策都可能影響公司的競爭力和發展方向。因此,在構建物流企業競爭力熵指標體系并指標量化的基礎上,依據三分子反應模型對物流企業耗散結構進行評判,進而針對性的指導物流企業發展優化。

二、物流企業競爭力熵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在對物流企業耗散結構進行評判之前,需要建立物流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對物流企業的正熵和負熵指標分別進行計算。因此,需要確定各自的可量化因子。為了準確計算物流企業的熵值,遵循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原則采用理論分析法、文獻綜述法和專家咨詢法對物流企業競爭能力指標體系進行設計,然后利用相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對已有的指標進一步進行篩選,最終建立以經營文化、管理文化、體制文化、核心能力、治理結構、組織結構、資本結構、技術結構、人才結構、行業環境、競爭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等包含25個指正熵和14個負熵的指標體系。

三、物流企業競爭力熵的實證研究

本文的研究數據以某物流企業為樣本,針對該企業管理人員發放調查問卷147份,以電子郵件形式進行,實際收回問卷128份,有效問卷120份,問卷采用梯度打分法,分別有很高、較高、一般、較低、很低等五個選項。根據已經建立的指標體系,這里m=14,n=5。計算出物流企業正負熵值及其權重。計算結果顯示,該物流企業的正熵值為0.8321,負熵值為-1.4562,根據三分子模型│B│-(1-A2)=0.236≮0判定可知:該物流企業正熵較高、負熵較低,處于非耗散結構狀態。根據計算結果,導致該物流企業非耗散結構的原因在于企業正熵偏大,其中,以企業組織機構與合作伙伴的協調度低為主要原因,說明該企業與合作企業的聯系不夠密切,存在較多短期合作。物流企業作為服務于其他產業的一種行業,處在供應鏈的核心位置,與合作伙伴的協同度能夠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其次,市場占有率低是本處于非耗散結構的又一個原因,作為國內大型物流企業,市場就是企業的動脈。另外,對市場的敏感度、流程的科學性以及股權結構的合理性均不利于該企業的發展。該企業負熵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備,物流法律法規缺乏系統性,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不協調和沖突現象,使得相關制度政策不能落到實處。其次,研發投入水平是導致負熵偏低的另一個原因,物流服務產品區別于工業產品的最大特點是無法以外觀形式展現,物流企業不能從功能上滿足客戶需求,就不能占領市場。從上述結論可以得出,該企業目前的競爭力是不夠強大的,如果該企業不采取相關措施,那么系統的矛盾會逐漸增加。因此,該企業目前要采取的措施就是使計算結果中的正熵減小,負熵增大,需要企業對管理方法以及行為決策等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使企業耗散結構話,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四、結論與展望

本文是將轉譯后的三分子反應模型用于物流企業耗散結的判斷,從而判斷企業競爭能力的大小;構建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并進行量化評價,指出影響物流企業的競爭力的關鍵指標,為物流企業管理及優化提供決策支持。最后本文通過實例驗證了通過基于三分子模型的物流企業耗散結構研究來分析物流企業競爭力現狀以及確定企業的改進方向的研究的可行性。

作者:張小靜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基于物流企業競爭力層次模型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物流需求資源轉化路徑與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