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活動管理與服務關聯
時間:2022-05-04 05:54:00
導語:物業管理活動管理與服務關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服務行業的不斷推廣,物業服務也擠進了發展隊伍,在物業管理條例修改,《物權法》實施后,中國的物業服務行業正在逐步的進入完善和成熟的階段。伴隨著由“管理”到“服務”的轉變,物業服務如何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又一次成為人們討論的關注點,因此對二者的研究更加具有了現實的指導意義。
一、管理與服務的概念
(一)管理的定義
管理最直接的含義就是管轄與治理,管理加身于物業,仿佛物業服務企業的性質是管轄小區、治理業務的。在管理學中,管理是指通過信息獲取、決策、計劃、住址、領導、控制和創新等職能的發揮來分配、協調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一切可以調用的資源,以實現單獨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而在物業服務行業中,管理更多的詩體現物業企業與房屋、設施、場地等“人與物的關系”。當然,在不同的領域,人民對管理的認識、理解不同,將管理引入物業服務行業時,就變成了物業管理,其含義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公司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簽約,對房屋及配套實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二)服務的定義
服務可以理解為一種“商品”,是為了滿足他人的需要而提供的一種有形或無形活動。服務加身于物業,表明了物業企業存在的價值是為了滿足業主的需求,其性質是為業主提供服務。在服務學中,服務是指現代專業勞動分工的背景下提供信息和勞動的產業。從這個意義上看,物業服務行業無疑是屬于服務行業的,而它又不同于一般商業性服務行業,其主要產品是小區內的公共物品(如:電、水、交通等)。服務又被賦予了新的職能,物業服務是指物業企業為了保持物業和公共設施完好,環境整潔優美、和諧的公共秩序,物業使用安全,向業主或使用人提供一種服務的活動。
二、服務與管理的關系
一套樓房從開始施工到最后的竣工,直至交付業主手中,最后物業公司進行管理,這一條龍的工程中都穿插著服務。對于物業公司來講,不是他們服務什么,業主就要接受什么,而是業主要求得到什么樣的服務,物業公司就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可以假想一下,如果擁有一套質量和布局都很滿意的住房,但是管理跟服務卻讓人感覺很不舒服那還能住下去嗎?很多物業公司都向客戶承諾過“要讓每位住戶很滿意”,其實這里面包含著物業公司服務的全部內容。這就要求物業公司不僅要在服務人員的文化素養、素質及道德情操和服務觀念能積極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服務就很難做到位。因此,“要讓每位住戶很滿意”不僅要喊在口號里而且還要把其融人到管理中,做到言行舉止間都能感覺到。這樣,服務效應在物業管理中才會變得日益明顯。
三、物業管理服務的本質是“以人為本”
物業管理的對象不僅僅是小區內的住房及配套設施,更重要的服務對象是人。據統計,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家里度過,尤其是小區。因此,房屋的建設部門不但要為住戶提供設計設立、質量優良的室內空間,而且還要為住戶提供優美的環境、自然、親和的外部空間。在小區的整體規劃中不僅要設計體現人格建筑的品味、人性與自然建筑的和諧一致,而且還要不斷地設計出建筑文化與人們精神內涵的和諧統一。這就是物業管理中提到的“以人為本”的硬件基礎。最重要的是這些硬件的建筑要從住房的設計到施工的過程中,物業管理就應該提前介入、同步跟進,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使用時所造成的遺憾。具體涉及到“如何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時,關鍵取決于對物業管理服務的定位及對“以人為本”的內涵所挖掘的廣度和深度的了解,還有對物業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有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物業管理服務的內容不斷更新與深化,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為此,物業管理公司應成立專門部門,研究不同住戶的服務需求和心理訴求,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物業管理的服務內容更加貼近住戶。
除此之外,物業管理公司還需要對社區文化有詳細、精心的策劃,使用戶主動參加這些社區活動,通過參加活動讓他們社區責任感不斷地增強,并融洽了住宅區內的鄰里關系。其實能達到這種效果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文化活動,能夠把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素質、不同愛好的住戶組織起來,再通過物業管理公司員工自編自導自演將住戶融人進去,組織成健康、積極向上、催人奮進、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住戶。這樣做不僅拉近了物業管理人員和住戶的距離,而且還形成了一種互相理解、融洽、和睦的社區氣氛;再者,能夠營造出一種現代精神文明的環境,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給每位住戶愉悅的享受;最后,住戶也為有這樣的居住環境而自豪。為此,這種“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不僅要根植于物業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中,而且還要通過物業服務人員的潛移默化和在言談舉止中的影響,帶動住戶愛護社區的一草一木為己任。
四、物業管理的本質應體現為高質量的服務
客戶花錢將住房買到,想得到舒適的環境也不足為過,除了要在物質上享受外還要在精神上得到滿足,要住的安全、舒適和如意。很多客戶買房不只是要漂亮的樓房建筑、住房面積的大小、內室空間是否合理,更注重的是環境、管理和服務。一般住房的擁有期限是5O年到7O年,這樣日復一日的長期服務,需要物業服務是多層次、全方位的。比如:以深圳為例,在深圳的住宅小區里,大區一般達到一萬戶,居住人口達到三萬多人;中等的也有兩千到三千戶,居住人口達到一萬多;另外小區內還有銀行、菜市場、郵局、學校、派出所等相關的配套設施;這樣來看,一個小區就相當于一個小社會,包含著人們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如果哪個小細節沒有服務到位都會出問題。因此,物業管理是一項長期而且富有挑戰性的工作。面對不同用戶的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的文化層次等,要求物業服務不能是單一的遵循同一種固定的管理服務模式,而必須是動態的,可變動的,并且可塑性很強的模式。物業管理人員就應該有較高的服務意識和文化素質來適應住戶。因此,從業人員應不斷研究與提高物業管理的服務質量和標準,研究住戶所需的高層次、高品味、高需求服務,以及住戶的心理需求,才能達到完善物業管理服務的目的。
五、結束語
總之,當服務成為物業管理的生命后,“以人為本”就應當成為物業管理服務的關鍵理念,要達到此目標,物業管理的服務理念及服務意識都需要不斷地更新以適應業主的不斷變化需求,真正做到先服務后管理的程序,將服務溶于管理中,最終通過物業管理人員的優質服務,使每位住戶真正感受到舒適的居住環境,這樣業主的感受才會在社會中得到傳遞、擴散和激發,真正能夠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
- 上一篇:縣區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意見
- 下一篇:信息中心行政服務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