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研究
時間:2022-10-08 09:41:18
導語: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加快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提高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水平,順應素質教育發展趨勢,符合時代的要求,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通過分析加強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對提高高等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意義,總結當前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發展進程,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培養出更多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措施
學籍管理是學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學籍是學生學習經歷的證明,是學生求職應聘的“敲門磚”,是用人單位了解學生的主要方式。完善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加強對學生學籍的管理,提高文憑的真實可靠性。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是一項煩瑣和耗費精力的工作,不僅需要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還需要管理人員具有充足的耐心和細心,降低因自身原因出現工作失誤的概率。一直以來,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發展高等教育,增加高等教育發展的資金投入,完善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取得一定成績。但目前還有很多高等教育學籍部門繼續使用原有的學籍管理制度,在無形之中增加了高等教育學籍管理的難度,阻礙了學籍管理系統化、信息化進程,降低了學籍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對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消極反作用。必須加快學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使用功能強大的學籍管理系統,建立學籍信息數據庫,為學生未來畢業和就業提供方便。
一、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大學生考試成績以及獎懲記錄是原有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隨著思想觀念的轉變,人們開始認識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和開展素質教育的必要性,積極轉變高校教育教學模式,不再片面地重視大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更加注重大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這對高校大學生學籍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現代化的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內容更加全面,涵蓋大學生從踏入大學校門到走出大學校門的所有經歷,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實踐活動、心理素質、技能掌握情況等等,學籍管理內容以及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本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不應該局限于某一種傳統模式,應該與時俱進,隨著高校教育教學模式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結合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創造具有時代特征的學籍管理制度。
二、高等教育學籍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1.學籍管理制度不完善。漏洞百出的學籍管理制度阻礙了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學生成長成才。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原有的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早已無法滿足高等教育持續發展需要,加快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改革勢在必行。但很多高等院校沿用傳統的學籍管理制度,造成管理模式僵硬化、單一化,管理目標模糊,弱化學籍管理效果,無法很好地實現學籍管理的初衷和目的。雖然一些高校重視學籍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設,購買先進的學籍管理系統,但卻忽略了本校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造成學籍管理制度與教學實踐活動脫軌,部分管理人員根本不會使用先進的學籍管理系統,造成教育資源浪費,打擊了學校相關人員進行學籍管理制度改革的信心和熱情。2.相關部門對學籍管理工作存在錯誤理解,相關部門減少了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資金投入,不能為學籍管理部分配備功能強大的電腦等基礎設備造成高等教育學籍管理設備不完善。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后,沒有認識到學籍管理制度對高等教育教學活動和大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錯誤地認為學籍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是高等教育教學活動的附屬品,不在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范圍內。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大部分高等院校更加重視大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很少關注大學生學籍管理制度是否合理,高等教育學籍管理設備比較落后甚至破損嚴重,基本無法正常使用,影響正常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開展。3.學籍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有待提高。部分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人員沒有接受過學籍管理方面的培訓和學習,學籍管理能力較差。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存在敷衍應付的工作態度,經常是被動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缺少工作主動性。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人員的年齡較大,習慣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拒絕學習和使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增加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難度。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我國高校學生的數量與日俱增,但學籍管理人員數量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增加了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管理人員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容易出現記錯、丟失學籍等失誤。高校領導對學籍管理工作存在輕視心理,降低了對學籍管理人員的要求,部分學籍管理人員的學歷較低,工作能力有限,缺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4.學籍管理人員的考核機制以及晉升機制不完善。高校很少甚至不會組織學籍管理人員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訓和學習,造成管理人員思想道德水平較低,沒有形成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員經常晚到早退,工作自由散漫,缺少為高等教育和高校學生服務的意識。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人員的晉升機制形同虛設,很多管理人員認為自己不可能晉升,打擊了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建設
1.完善學籍管理制度。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用人單位對求職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繼承和發展原有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的精華,彌補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的不足之處,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邀請學籍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對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進行綜合評估,找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結合高等教育學籍管理的實際情況,在高校范圍內開展學籍管理方面的調查問卷,了解大學生對學籍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聽取大學生的建議,創建高效的學籍管理制度,如大學生閉卷考試到開卷考試的轉變。2.增加學籍管理部門的資金投入,更新學籍管理設備,進一步簡化學籍管理流程,明確學籍管理的工作目標。高校領導人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不斷學習先進的校園管理理念,正確認識學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視學籍管理工作,將學籍管理工作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工作,明確學籍管理部門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適當增加學籍管理部門的資金投入,購買先進的學籍管理設備,淘汰落后或者破損嚴重的設備,加強學籍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合作,提高不同部門的默契程度。3.加強學籍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通過管理領域的培訓和學習,幫助管理人員構建系統化的學籍管理理論知識框架,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對管理人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引導管理人員形成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為高等教育和學生服務的水平,端正工作態度,實現被動工作到主動工作的轉變,養成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促進管理人員的全面發展;對管理人員進行創新教育,激發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對管理人員進行互聯網知識教育,提高管理人員對現代化設備和互聯網技術的掌握程度,熟練使用先進的學籍管理設備;聘請高校管理專業畢業生到高等教育學籍管理部門工作,為學籍管理隊伍注入新的活力,加強管理人員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最終實現共同進步。4.購買最先進的學籍管理系統,創新學籍管理手段。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人員可以邀請互聯網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發學籍管理系統,促進學籍管理系統的科學化,提高學籍管理效率,減小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降低工作失誤概率。5.完善學籍管理人員的考核機制、獎懲機制以及晉升機制。加強對高等教育學籍管理人員的考核,對于上班遲到和下班早退的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建立健全管理人員獎懲制度,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對于表現優異的管理人員進行獎勵,對于出現工作失誤或者工作態度惡劣的員工進行批評和處罰。在學籍管理部門內部開展評優活動,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6.加強對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增加人們對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了解。很多人不清楚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水平對自己未來求職發展的重要性。相關部門可以通過電視臺、報紙等媒體加強對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讓人們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籍管理工作,加強對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監督,開通服務或者監督熱線,加強對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加強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進程,使用現代化的學籍管理設備和系統,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促進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苗慧,高太光,孫永波.教務教學管理信息化和科學化問題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5
[2]莊孝彥.廣州地區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3]宣華,王映雪,鄒向榮,陳懷楚.運用現代管理科學和信息技術改進高校教務管理工作[J].教育信息化,2002
[4]鄭文發.高等教育信息化對教學管理改革的影響[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
[5]郭金錠.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的探討[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6]桂菁.對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籍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
[7]閆樹.信息化背景下對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的探討[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8]閆大波,楊彤彤,張程.高等學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思考[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作者:熊焰焰 潘曉璐 單位:南京工業大學
- 上一篇:護理專業學生能力培養構建實踐教學
- 下一篇: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