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項目管理下的產品導向教學創新

時間:2022-01-18 09:17:26

導語:管窺項目管理下的產品導向教學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窺項目管理下的產品導向教學創新

一、“網站媒體應用”課程的性質與目標

1.課程性質“網站媒體應用”課程是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安排在第五學期,一體化教室授課,每周8學時,共計15周120學時。它以一級項目“企業信息門戶案例導引”,二級項目“控制臺程序開發”、“網站建設”,三級項目“圖形圖像處理”、“Flash動畫制作”、“網絡視音頻制作”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為基礎;后續二級項目是“信息化系統應用”和畢業設計。該課程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屬于二級課程群項目。2.課程目標“網站媒體應用”課程主要培養包括項目構思、創意、編程、調試與維護等在內的綜合職業能力。通過實施,要求熟悉整體管理、時間管理、質量管理、溝通管理等項目管理領域知識;能閱讀相關中英文參考文獻,能夠獨立完成項目工程開發,并能夠編寫工程規范文檔,最終實現與崗位零距離對接。課程以學生團隊為建設單位,以企業真實項目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的全過程為主線,并深度滲透項目管理思想及產品導向有效教學模式。

二、鑒于項目管理思想的產品導向教學實施

“網站媒體應用”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中校企教師共同設計了具有浙江區域特色的項目載體,且每個項目的實施包括調研階段、策劃階段、實施階段、運作階段。涉及項目整體管理、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質量管理、溝通管理等知識領域。課題組就如何能夠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了積極探索。1.項目調研階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項目調研階段主要的工作任務是識別需求、可行性研究、初步方案構建、團隊組建、負責人的任命、項目資源的動用分析、項目架構的確定等。具體實施步驟如下:第一步,學習共同體組建。學習共同體依據“同組異質,組間互補”原則組建,學習共同體以3-5為適宜。確定若干項目負責人,擬定團隊名稱與團隊合作口號等項目團隊信息。由企業教師結合真實工作經歷培訓學習共同體的團隊感與項目感等。第二步,項目相關調研。教師組織學生完成網絡調研、實體調研等在內的項目調研工作。收集對比分析國內外同類優秀項目至少20件以上并存儲于優秀作品庫中,鑒賞并分析每個項目的版面、布局、色彩、構圖設計等媒體特征并初步生成文本報告,要求附圖及圖注。第三步,項目任務承接。登錄創新創業平臺,根據學習共同體項目基礎及項目周期確定產品主題及類別,啟動整體產品項目。學生團隊研究與提煉客戶需求,師生間、生生間、買賣家間進行多層次全方位互動溝通。教師指導學生團隊完成實施手冊中的項目調研階段相關文本內容撰寫。2.項目策劃階段“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項目策劃階段主要根據客戶需求定義項目范圍,并根據任務分層、80小時原則、責任到人、風險分解、逐步求精、團隊工作等原則創建工作分解結構。將項目分解為階段、任務、子任務、工作單元等可估算、可管理的活動,并確定各項任務的排列活動順序,估算活動資源、活動持續時間等。校企教師根據不同的學情,圍繞指定主題,講授項目所需核心知識點與技能點;借鑒時間管理、進度管理、資源管理等項目管理理念,運用Project項目管理工具進行項目進度計劃、資源計劃編制實施;完成甘特圖、網絡圖、以及各類各級報表輸出;明了各階段工作分配、任務分配以及資源使用情況。教師指導學生團隊完成實施手冊項目策劃階段部分相關文本內容撰寫。3.項目實施階段“言必行,行必果”。項目實施階段任務是教師指導、跟蹤、審查和調整項目進展與績效,是項目策劃階段的方案輸出過程。教師指導與管理項目執行,實施質量保證輸出以及推薦的缺陷補救措施;如果涉及大的變更,教師應指導學生將變更在可控范圍之內,實施質量控制。學生根據客戶的需求,提出變更申請,核實范圍,控制范圍,控制進度。教師指導學生團隊完成實施手冊項目實施階段部分相關文本內容撰寫。4.項目運作階段“有始有終,如履薄冰”。項目運作階段是完成所有的相關活動,與收尾相關的報告,將項目提交客戶并實施收尾流程。教師指導學生團隊完成實施手冊項目運作階段部分有關項目創意、布局、色彩評價及整體效果評價相關文本內容撰寫。5.教學評價課題組改變了以往老師單獨評判的模式,成立了由教師、企業專家、行業專家、客戶、學生組成的評審組,從不同角度綜合評價學生們的表現,成績更加客觀。

三、實驗效果及分析

為了評價改革效果,我們對本校計算機技術專業09級與10級6個班學生實驗班與非實驗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95.5%學生認為通過鑒于項目管理思想產品導向有效教學模式實施,可以使學習共同體的知識技能、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團隊精神、學習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過課程改革與實施,我們發現該模式不僅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項目管理經驗,深諳各專業領域學科知識,還要求校企雙方共建項目資源庫、生生間的深層互動溝通,教師主持群體性的討論等,從而促進學生自信、勇敢、活躍、獨立等品性的養成。

作者:徐賽華張翔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