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問題與解決路徑
時間:2022-08-08 03:58:35
導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問題與解決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點,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保證。然而,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迫切需要解決,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學生對管理工作不認可,有著明顯的抵觸情緒。二是學生缺乏自我約束,很難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輔導員沒有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管理措施只停留在“如何管”這一層面,提升自身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突出問題的解決路徑
(一)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要明確自身角色定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在于管理,但目的不能是為了管理而管理,因為以管理為目的開展的學生管理工作,最終只能使學生缺乏個性,在人生道路上很難實現自我突破,同時管理人員的角色很難被學生接受,因此,首先要明確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角色定位,這也是解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突出問題的首要條件。筆者認為,輔導員的工作具有多重性,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既要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傾聽者”的作用,還要扮演“參與者”“帶頭人”的角色,讓學生感到遇到困惑時有人在身邊傾聽、指導,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自主管理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不僅減輕了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壓力,同時也能得到學生的認可。(二)實現人性化管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是決定學生能否接受管理的又一重要條件,也是學生從根本上消除抵觸情緒的決定性因素。就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而言,必須從加強學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入手,徹底解決學生抵觸情緒嚴重這一突出問題。筆者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通過總結學生管理工作實踐經驗,認為強化學生管理工作措施應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應根據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情感態度,重視學生的實際需要,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學生管理工作的主體是學生,如果將管理工作人員的意志強加于學生,學生必然不會接受,因此,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應該先了解學生的心理,及時進行換位思考,讓各項管理制度、規章條例等能服務于學生,保障學生利益。其次,管理措施不應以預防、懲治為目的,要以教育、引導、警示為目的。在管理措施的選擇上,盡量采用管理人員與學生相互監督的方式來進行,彼此之間一旦出現行為舉止、思想意識偏差的情況,要通過以身示范進行說服和引導,避免出現彼此不理解、相互排斥的情況,管理措施自然會邁向人性化。(三)強化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肩負著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艱巨任務,是高校學生很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指路人。俗話說“正己正人,樹己樹人”,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只有先強化自身素質,發揮帶頭作用、示范作用,才會得到學生的肯定,學生才能自愿接受被“管理”,反之學生難免會存在排斥心理。筆者認為,強化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素質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要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從而發現自身道德素質與專業素質上存在的不足。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閱歷,還可以發現日常生活、學習上的不足,從學生角度上優化學生管理工作具體舉措。二是要經常與其他同事進行業務上的切磋,做到相互取長補短。經常與校內的同事或者校外同崗位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分享各自經驗的同時彌補自身不足,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水平,從而解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三、結語
有效解決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非易事,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廣大管理工作人員不斷進行潛心研究,并在實踐中加以檢驗和調整方可實現。本文所提出的觀點勢必會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望廣大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能夠多總結自己的經驗,為盡快解決當今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突出問題建言獻策。
參考文獻:
[1]萬怡欣.柔性管理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啟示[J].人力資源管理,2017(7):207-208.
[2]阮星.探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困境和出路[J].山西農經,2017(14):131-132.
作者:安興繼 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 上一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法治思維
- 下一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思考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