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學校管理執行力

時間:2022-06-01 10:02:12

導語:淺論學校管理執行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論學校管理執行力

執行力是學校競爭力的核心。無論決策、思路、制度多么完善,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執行力,計劃就會打折,機會就會喪失,學校發展就會停滯甚至倒退。所以,學校要獲得發展,就必須提高執行力,提高學校管理團隊的執行力,提高執行者的執行力。何謂“執行力”?簡單地講就是把目標變成結果的行動能力。換言之,就是愿意將自己的目標落實到實施細節上的能力,是實現目標的根本力量。執行力,對于學校而言,就是將長期發展目標一步步落到實處的能力;是部門和個人理解、貫徹、落實、執行學校決策的能力;是在執行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執行效力,是把辦學理念、發展規劃、學校計劃、學校決策轉化為學校發展壯大、教師專業成長、學生理想放飛的關鍵。

執行力,對于學校的管理團隊而言,就是指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學校戰略目標的能力。作為學校的管理團隊要在對學情、教情、校情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學校戰略目標,這也是學校管理團隊在一定時間內奮斗的動力。作為管理團隊成員,必須對學校戰略目標清晰明了,而且有意愿為之努力,落實過程中要思想統一、行動統一。在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中,學校管理團隊的執行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執行前,制定執行的目標體系、責任體系、措施體系。執行目標必須是具體明確的,執行過程必須有明確的時間限制,執行成果必須是可以衡量的;執行的責任體系——各項規章制度要有達到的目標、實施細則、考評方案;執行的措施體系必須突出流程管理,特別是行動措施。2.執行中,承諾一個時間底線,并形成一套完整、科學的檢查體系。在執行過程中不斷與相關方面溝通,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落實的效果、各方面反饋的意見建議,及時進行評估,通過溝通、反饋、評估對檢查體系不斷修正完善,再積極落實。3.執行后,注重跟蹤,掌控執行現場,關注執行瓶頸,落實激勵措施,關注改進體系。對管理者個人而言,執行力由個人執行力和組織執行力兩部分構成。個人執行力就是有實現目標的熱情和積極性,有落實目標的意向和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力強、責任心強、執行成果好。組織執行力就是“使別人執行”的能力。“使別人執行”的能力實際上就是管理者的個人管理能力,下屬執行力的強弱與管理者個人執行力的強弱有很大關系。那么怎樣才能提高管理者個人執行力呢?首先是學習,唯一持久的競爭力就是學習力,通過書籍、報刊、網絡等各種平臺去學習,學習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學校管理理論知識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不斷充實自己的管理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管理能力,以促進執行力的提高。其次是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用總結來指導更好的實踐,并在實踐中有所突破。經常走進教師、走進教室、走進學生,了解教師、學生的需求,與師生真誠溝通,解決師生中存在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提高執行力。再次是修德,管理不只是靠行政力,更為重要的是個人的人格魅力。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格魅力不但影響著個人在教師中的威信,而且在管理中決定著個人執行力的高低,因為你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的能力將是師生執行力的榜樣。所以依靠你的個人魅力(包括個人能力、氣質、道德品質)去感染教師、感召學生,贏得師生的支持,任何工作都能夠有效有序地完成。對教師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自己工作任務的能力。作為執行環節的最后落實者,教師執行力的強弱直接決定執行力狀況。學校管理者要重視培養教師的領悟能力、計劃能力、指揮能力、控制能力、協調能力、判斷能力、創新能力;特別是在安排工作時不能只簡單布置,一定要先弄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安排,給教師講清楚每一項工作安排的目的和意義,讓教師有動力有激情的工作,教師就會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實,執行就會沒有任何借口。這樣執行力就會大大增強。

總之,沒有執行力的學校,必然會喪失競爭力;有執行力的學校,必定能成為質量卓越的標桿學校。在學校管理中,不管是對管理團隊還是對管理者個人,亦或教師個人而言,完美的執行力就是做任何事情不拖延、不給失敗找理由、不尋求退路,進而形成一種說到做到的做事風格。

作者:高云濤 單位:陜西省咸陽市乾縣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