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播文化資源論文
時間:2022-05-31 10:39:00
導語:網絡傳播文化資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v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東莞地區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建設情況;依托總分館體系,推進共享工程建設;依托總分館體系,提升共享工程服務效果;對東莞共享工程建設的經驗總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東莞共享工程的概況與建設目標、如今東莞共享工程的建設情況、東莞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的簡介、依托總分館體系,把鎮級圖書館改造成基層服務點、以鎮(街)圖書館為依托,發揮其輻射作用,向農村推廣共享工程、以豐富的電子資源為賣點,"推銷"共享工程,吸引基層加入成為服務點、定期組織培訓班,通過考核制度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不拘形式,以創新的服務方式服務群眾、依托總分館體系,推進共享工程建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共享工程目前存在的不足、對進一步完善共享工程服務的探討等,具體請詳見。
1.東莞地區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建設情況;
1.1東莞共享工程的概況與建設目標;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下簡稱文化共享工程)東莞市分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來,根據國務院、文化部的要求,結合地區實際和圖書館發展趨向,依托全市城鄉圖書館總分館網絡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鎮級基層服務點和村級基層服務點三級網絡建設,形成了城市幫助農村、中心帶動基層、區域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1.2如今東莞共享工程的建設情況;
從03年開始,東莞市共享工程分中心充分依托東莞圖書館總分館網絡體系,大力推進共享工程建設。截至2008年下半年,東莞32個鎮(街)圖書館都已經成為基層服務點,實現鎮級全覆蓋率100%,鎮、村兩級基層服務點共達到123個。按照國家共享工程中心的要求,我們的基層服務點在硬件設備和服務效果上都已經達到一級標準,文化共享工程服務與東莞當地的圖書館之城建設相結合,共同促進,收到良好的效果。
1.3東莞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的簡介;
東莞地區在行政架構上分為市、鎮、村三級,東莞圖書館(文化共享工程東莞分中心設在東莞圖書館內)是由市財政資助的公益型事業單位,目前東莞圖書館下屬的分館共有40個(其中鎮級分館26個,村、企業、學校分館14個)。隨著市委、市政府關于東莞打造圖書館之城的目標的實施,總分館在業務上的往來越來越頻繁,使得彼此之間的合作關系變得密不可分,利用已經成形的總分館網絡推進共享工程建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東莞走的是一條有東莞特色的共享工程建設之路。
2.依托總分館體系,推進共享工程建設;
2.1依托總分館體系,把鎮級圖書館改造成基層服務點;
從2003年起東莞著力構建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截至2008年下半年,已經加入總分館體系成為分館的圖書館達到40個,鎮一級分館達26個。已經建成的分館從設備、人員和服務上都符合共享工程的要求。利用好現有的圖書館總分館網絡,推進文化共享工程必定事半功倍。東莞的鎮(街)共有32個,我們通過對總分館體系下26個鎮(街)圖書館的整改,并對余下未加入總分館體系的6個鎮加以督促并進行適當扶持(舉辦培訓班、現場輔導、搞活動、贈書、贈設備),終于在2007年下半年使得東莞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的鎮一級覆蓋率實現100%。
2.2以鎮(街)圖書館為依托,發揮其輻射作用,向農村推廣共享工程;
在建設村級基層服務點過程中,我們發現村基層圖書館的場地、人員素質、設備等都相對落后,如何選做在農村推廣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道難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到鎮級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具有地緣上的優勢,他們比較熟悉自己本鎮的村和社區的情況,因此,因此我們充分與鎮級分館合作,由他們負責大部分農村基層服務點的推廣與建設工作,而我們主要負責最后的驗收和支援。
舉例:在東莞市常平鎮,我們依靠常平分館的工作人員對本鎮的情況了解的優勢,把選點、與村委會協商、人員培訓、設備配置要求等工作都交由常平館承擔,我們分中心負責驗收授牌和監督。截至2008年下半年,常平鎮的橋梓村、金美村、下墟村、塘角村、板石村、東田麗園社區等都以加入成為基層服務點(按照當時的要求每個鎮要有2個村建成基層點,常平鎮超額完成了任務)。另外在此基礎上,常平館還發展了常平勤上集團、常平運城制版廠、常平寶麗美化工公司、常平振興中學、黃水職業中學、常平第一小學等企業、學校圖書館成為基層服務點,把優秀的文化資源送到企業、學校中去。以鎮(街)圖書館為依托,發揮其輻射作用,建設農村級基層服務點是東莞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出來的方法。
2.3以豐富的電子資源為賣點,"推銷"共享工程,吸引基層加入成為服務點;
共享工程的建設的目的就是給人民群眾帶去豐富的優秀文化資源。新興的電子資源服務,能很好地禰補傳統圖書館服務的不足,給群眾帶來新的接受文化資源的方式。東莞分中心擁有著豐富的電子資源,包括:各類題材的影視資源和課件,30萬種電子圖書,龍源、維普等電子期刊和各種電子報紙數據庫。隨著社會的進步,基層圖書館傳統的服務已很難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加的文化的需求,我們打著"凡是加入成為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的圖書館,都能免費使用中心的電子資源"的口號,以此來吸引基層積極主動申請加入成為服務點,這在宣傳推廣的過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樹立了共享工程就是給人們帶來豐富文化資源的形象。
3.依托總分館體系,提升共享工程服務效果;
3.1定期組織培訓班,通過考核制度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
由于基層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為此我們要通過培訓以提高人員素質。通過現場培訓和每年一次的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系統地給他們介紹文化共享工程概況、數字資源的使用和網上上報系統等,在集中培訓時通過上機考試、頒發合格證書等形式加深基層人員對共享工程的重視,從而提升基層服務點的人員素質。
3.2不拘形式,以創新的服務方式服務群眾;
在共享工程建設中,由于東莞的情況與西部地區不同。西部地區有專門資金用于購買衛星電視,并利用衛星接受信號播放影視資源的方式開展服務;而位于珠三角的東莞經濟較為發達,沒有國家資金的扶持,只能依托自身的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推進共享工程,這是我們東莞的特色之路。由于總分館體系下,館與館之間可實現資源的全市大流通,因此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務形式也可以創新,我們的服務形式包括:免費上局域網觀看課件、每周末播放熱門電影、定期開展巡回展覽、光盤外借、電子資源憑證免費使用、開展少兒影視專場、生活知識講座等等。
4.對東莞共享工程建設的經驗總結;
4.1依托總分館體系,推進共享工程建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事實證明,利用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推進共享工程建設,是可行的。傳統的圖書館與共享工程服務相結合不但能增加圖書館的魅力,而且避免了文化建設的重復投資,節省人力與財力,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4.2共享工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目前,東莞在共享工程建設中存在著不足。由于東莞地區經濟較發達、休閑方式較多、家庭電腦和有線電視的較普及,所有對圖書館的依賴性不大。絕大多數人在選擇文化消遣方式時會優先選擇電視、上網等,對于到圖書館利用各種資源的動力不足。此外,共享工程所能提供的電影吸引力不夠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4.3對進一步完善共享工程服務的探討;
在共享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我們不斷探索利用新的方式來推進共享工程建設。利用東莞地區互聯網線路發達的特點,可考慮利用網絡來傳播共享工程優秀的文化資源,這比現在的光盤播放、硬盤拷貝播放的方式要快得多。所以,我們設想使用IPTV(網絡電視)的形式,使廣大市民只要能上網,就能隨時觀看地到共享工程的影視資源。以后無論在家、網吧還是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讀者都可以通過IPTV來點播自己喜歡看的節目。我們期望不久的將來能使用上類似IPTV這樣的手段來推進共享工程。
【參考文獻】
[1]王國平.江蘇省"共享工程"基層網點的建設與發展[J]新世紀圖書館,2006,(06).
[2]徐進.社區鄉鎮"共享工程"可持續發展策略[J]圖書館建設,2006,(06).
[3]湯文琴.經濟發達地區"共享工程"基層點建設與發展[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01).
- 上一篇:市場結構根本性重建論文
- 下一篇:社區計生人員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