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理問題對策論文

時間:2022-04-27 02:37:00

導語:醫院護理問題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護理問題對策論文

【摘要】縣級醫院整體護理水平落后有其經濟、政策、文化諸多外部原因,認識的粗淺、護理人員數量不足與護理工作量過大之間沖突,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和護理技術水平的低下嚴重影響著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阻礙著整體護理開展的步伐。

【關鍵詞】整體護理;問題對策

整體護理從試點、試驗到全面開展在我省至今已十余年,它以前所未有的沖擊力震撼著千萬護理人員。這是一場從上而下的護理改革活動,“以病人為中心”,從患者身心、社會、文化的需要出發,去解決患者的實際需要,給護理工作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動。然而,由于對整體護理的理解不全面、參與者認識不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基層醫院開展中碰到了種種問題。十年實踐證明,若對影響整體護理深入開展的消極因素沒有清醒的認識,將會導致基層醫院整體護理的變異乃至失敗。本文主要探討在縣級綜合性醫院實施整體護理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并試圖針對各種情況提出一些對策,希望能對基層醫院同仁有所幫助。

1存在的問題

1.1認識不足參與者認識粗淺,視整體護理“歷史的大轉移”為一般性的護理方式的改進。

1.1.1管理者的認識不足基層管理層認識模糊粗淺,實際上形成整體護理深入開展的“攔路虎”。開展至今,眾多的基層醫院院長層,沒聽過一節有關整體護理課的負責者為數不少,筆者調查了我市區六縣縣級醫院院長層共12人,其中3人(占25%)表示聽過,3人(占25%)不知道是怎么回事,6人(占50%)表示沒聽過,但知道一點。調查顯示:75%的院長對其內涵不清楚,重要性認識不足,支持力度弱,事實上已成為護理模式轉變的“攔路虎”。

1.1.2護理人員的認識不足相當一部分護士思想認識嚴重不足,業務素質偏低。對于基層醫院高年資護士,一是固有的護理方式已成為習慣而深入腦海,難以改變更新,二是不能自覺實施從責任制護理模式向整體護理模式的自我過渡,三是醫院重醫療、輕護理,沒有經過系統相關理論學習、培訓,沒有機會外出進修、學習,難以適應整體護理的需要。對于低年資護士,雖在校學習了相關知識,但臨床經驗欠缺,理論與臨床短期內不能很好磨合、應用,還未能成長為護理骨干,不能起到護理帶頭人的作用。

1.1.3患者認識不足社會認識落后,患者及家屬認識不足。基層醫院90%的患者來自農村,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意識差,重治療、輕護理,認為護士“就是打針的”,對護士不信任。

1.2非護理工作過多與整體護理所要求的“把護士還給患者”嚴重沖突基層醫院近年已實行電腦收費,電腦輸藥、收費、催費、領藥都由護士操作,領取標本容器,送標本等工作仍由護士擔當,護士長們還需跑后勤領東西。從基層管理層到普通臨床護士,大量非護理工作占用了護士大量的時間,除了一般性的入院宣教、治療、護理外,護士在缺編嚴重的情況下,很難有時間進行全方位的護理活動,很難深入細致地進行健康宣教等整體護理范疇內的活動。

1.3護理人員本身技術水平相對不足縣級基層醫院近年限制護理人員編制,招收大量非注冊聘用制護士來填充護理隊伍的空缺,致使護理整體質量下降,整體護理水平下降。由于聘用制護士待遇低,與正式在編護士同工不同酬及我院地理位置等原因的影響,很難聘用到高素質注冊護士及優秀應屆護理學畢業生,聘用的護士素質相對較低,理論知識欠缺,操作能力不高,不能勝任整體護理,患者對其滿意度較低。

2解決的策略

盡管整體護理在縣級醫院已規模啟動,但相應的支持系統并未相應率先變化,一線護理人員仍深感力不從心,工作中,她們一面努力投身于整體護理,一面在整體護理工作中緊張忙亂地“拖著”患者走(形式到了內容往往顧此失彼),要么干脆老方法套用“新護理”,使整體護理流于形式。簽于以上問題的存在,筆者認為:欲徹底解決這些實際問題,應迅速制定以下幾方面的切實應對措施。

2.1硬性學習培訓,全面提高思想認識針對認識粗淺問題,首先側重理論培訓,務必使參與者充分認識到整體護理對提高醫療及護理質量所起的作用之大,充分認識到整體護理的到位直接影響著醫院的信譽和患者的收容。其中,護理部應發揮監督職能作用,反復向院領導講解、強化。對于患者,可利用一切機會進行講解,使其了解并體會到護理對疾病轉歸的重要性,促進他們保健意識的提高,使其對護士的信任度提高。

2.2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廣大護理人員要努力強化綜合素質,精研整體護理理論,吃透護理程序,努力完成由傳統護士向多元護士的歷史轉變。廣大護理人員無疑都是整體護理的具體操作者,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整體護理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深刻認識到自己面臨的歷史性必然轉變,積極學習先進的護理理論,努力從多方面強化能力。護理部應積極向院部爭取派骨干外出學習,請專家來院講課,擴展視野,使之具有良好的文化和專業修養。

2.3正確定位護士工作內容免去護士所承擔的非護理工作,輔助科室向心服務。可安排藥房、供應室下送下收,后勤圍繞臨床轉,保證一線護士有足夠的時間提供給患者高品質的服務。

2.4提高護理管理者的素質轉變工作作風,充分發揮護士長“領頭羊”作用,由“管家婆”變為“管理者”。整體護理要求護理管理落實到每個護士和患者,要求基層護理管理者要忙在點子上,要忙在為患者服務的落實上,要忙在帶領護士提高護理質量上,而不是一會跑后勤領點什么,一會給哪個護士干點什么[1]。

2.5立足實際,積極開發,合理利用現有人員的學歷、能力、資歷、經驗分級從事模式病房工作基層醫院90%以上護士都是中專畢業,經過自學考試,有過半數護士取得了大專學歷,本科學歷的護士目前還奇缺,護理部及護士長應充分重視資歷相對較高,經驗較為豐富,學歷為大專以上的護師及主管護師。全院各護理單元統籌分配,每個科室配置2名以上主管護師,充分調動骨干人員的積極性,擔任模式病房組長等職,而不是忙的科室都是年輕護士,一名主管護師都沒有,清閑科室照顧幾名主管護師。對于聘用制護士,應提高待遇,加強業務學習和技能訓練,鼓勵其參加自學考試,取得本科學歷后,按人才引進政策有計劃地辦理轉正,從而調動其積極性,建立主人翁意識。

2.6體驗“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改革,把握基層醫院特點,大膽嘗試,與時俱進整體護理改革的甘苦從實踐經驗中得到,要讓護理人員充分地參與護理改革的討論、設計、評價等相關活動,護士充當護理改革的主角,可以喚醒其主體意識,強化主人翁精神,消除被驅使感,把整體護理改革當成是自己的分內工作,主動承擔起責任。對于整體護理,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從零開始,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基層醫院、基層護士要及時了解外地整體護理進展情況,有條件的可到整體護理開展先進的醫院觀摩,請教整體護理出成效的先進護士傳授經驗,不斷完善自我,在深入開展整體護理的今天,她的護理水平將是一個新的境界。

【參考文獻】

1蘇蘭若.淺談護理管理者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的轉變.實用護理雜志,2001,1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