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解析
時間:2022-01-18 09:14:05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寧海縣科學技術局精細化預算執行情況
從預算單位構成角度來說,寧海縣科學技術局部門預算主要包括局本級預算、寧海縣科技開發服務中心預算。從收入預算來源來說,寧海縣科學技術局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其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撥款。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如下:1)入收入預算為3100.50萬元,為財政撥款。2)支出預算情況。總支出預算為3100.50萬元。按支出用途分類,包括人員支出350.13萬元,日常公用支出51.37萬元,項目支出2699萬元。3)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401.50萬元。包括人員經費350.13萬元;公用經費51.37萬元。4)“三公”經費預算8.1萬元,比上年下降10%。
二、創新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多采取一級預算管理模式,對于部分單位來說,此模式能夠滿足單位財務管理需求與要求。隨著行政事業單位轉型發展,對會計職能作用的需求增加,比如會計監督,因此二級預算模式出現,形成精細化預算管理模式,發揮著以下作用:(一)提高預算資金利用率。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角度來說,采取一級預算模式,若將某個行政事業單位整體,作為監督與考核對象,當發生超預算或者預算調整情況時,外部監督部門難以明確責任主體,極易造成預算上報與執行過于隨意的情況,使得資金利用效率低下,造成資金浪費。實施精細化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將預算使用責任,明確劃分到具體人員頭上,發揮制度規范的作用,能夠實現資金合理化使用,極大程度上能夠提高資金利用率。(二)提高地方財政管理水平。通常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執行預算時,會面臨著追加預算或者預算調整等情況,對于地方財政部門來說,難以保障話語權,工作較為被動。在精細化預算管理模式下,受到制度的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更加高效的利用資金。財政管理部門則能夠按照相關規范,加強預算審核力度,以確保預算資金利用的合理性,充分發揮其財務管理作用。(三)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從屬性角度來說,行政事業單位屬于特殊單位,其各項經營活動的開展,同人民群眾的利益,有著緊密的關系。基于此,其預算資金收支行為,備受人民群眾的關注。具體表現如下:預算資金來源于納稅人的稅款,因此和納稅人的利益,有著直接的關系;預算資金用于實政,和政府公信力,有著緊密的聯系。若缺乏有效的監督與考核,難以保障預算資金被合理利用,極易出現隨意花錢等行為,影響實政效果,不利于社會穩定[1]。
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構建預算管理體系。行政事業單位實行精細化預算管理模式,要做好預測、決策、分解、執行控制、考核等環節的把控。為規范全面預算管理,要做好預算管理組織建設工作,健全預算管理程序,成立專門的部門,來負責預算管理工作,以確保預算有效執行[2]。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要從以下方面加以把控:1)工作計劃精細化;2)用人計劃精細化;3)設備投資精細化;4)預算編制、執行、考核、監督精細化。總體來說,實施精細化,要細化資金用途,細化管理職責,進而提高資金利用率。以寧海縣科學技術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管理為例,其具體應用如下:1)行政運行(科學技術管理)總計258.60萬元,用于行政人員的人員支出以及公用支出;2)社會公益研究總計374萬元,用于縣級科技攻關、上級項目配套及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縣級農業示范工程等;3)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1250萬元,主要用于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科技創新投入等。總體來說,通過細化資金用途,增強資金利用透明度,對規范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有著積極的作用。(二)健全考核監督體系。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預算監督必不可少,和預算執行與編制共同構成預算管理體系。若行政事業單位不注重做好財政人員的監督管理工作,則難以確保預算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基于此,為了能夠保障事業單位預算資金的合理利用,成立專門的預算監督管理部門,完善資金預算管理體系,負責做好預算資金控制與協調等工作,做好預算編制問題處理工作,強化對財政部門的考核。利用考核機制,對相關人員,進行獎優罰劣,以確保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資金能夠得以有效利用。總體來說,采取精細化預算管理模式模式,要注重實現考核需求與結果的相互結合。因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過程中,會出現預算追加或者調整等情況,對于超預算情況,需要做好審核工作,出具考核結果,明確責任追究人,以提高預算執行力。在具體落實方面,要結合本單位預算執行特點,制定考核指標以及分配權重,按照指標完成情況,實施考核或者獎懲。(三)健全預算編制體系。基于預算編制相關規定,行政事業單位能夠高效的落實資金預算管理工作,因此健全預算編制體系,有著必要性。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要做好制度完善工作,強化預算管理工作,構建資金管理體系[3]。除此之外,在具體管理工作中,要按照項目進度與資金用途等,執行預算方案,建立資金使用報告,加強資金管理力度。預算編制工作事項系統化工程,要從單位實際情況出發,做好發展趨勢預測,明確影響預算編制的主要因素,科學合理評估經濟發展趨勢。對于預算編制,要做好調查分析與論證。預算需求主要是為預算執行與管理等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需要做到科學評估。基于反復論證,生成預算管理文件,進而指導預算執行與管理。確保預算編制的程序性,按照單位管理需求分級編制。(四)加強信息化建設。為確保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加強信息化建設,有著必要性。從當前行政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實際來說,信息化建設尚未形成體系,多數單位尚未搭建管理會計信息平臺。若能夠實現單位預算、財務、人力資源等相關數據信息集中反映,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會計工作水平,還能夠提高預算管理效率。基于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提高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以確保單位各項預算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實[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模式創新,對提高單位預算管理水平與效率,有著積極的作用。從實際需求角度來說,構建精細化預算管理模式,是必然趨勢。在構建時,要從健全預算編制體系、健全考核監督體系等方面入手,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模。
參考文獻:
[1]李亞青.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模式的構建[J].經貿實踐,2015,(16):141.
[2]夏冰冰.構建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模式[J].時代金融,2015,(06):241.
[3]周馨.試析如何構建新形勢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模式[J].財經界(學術版),2017,(01):165+311.
[4]徐玲.新形勢下構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模式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16):27-28.
作者:尤曉錠 單位:寧海縣科學技術局
- 上一篇:電力工程建設檔案管理論文
- 下一篇: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模式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