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探索
時間:2022-11-01 08:53:20
導語: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破解管理難題搶抓機遇攻堅
重報集團旗下現有15報、4刊、13網、5個客戶端、1個手機報以及130多個官方微信、微博、微視頻。眾多的媒體形態和傳播平臺,給傳統的新聞管理方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重報集團2013年被總局授予全國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集團黨委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再接再厲,全力以赴加快轉型升級,著力思考創新管理手段,運用當今最先進的云計算、大數據技術,以全面提高適應新形勢下集團新聞管理的水平和能力。2014年年初,重報集團認真組織集團對全局性、戰略性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大項目進行申報,在投入2600多萬元全面建成《重慶日報》《重慶晚報》《重慶晨報》《重慶商報》各主要報系全媒體一體化生產平臺,即“集團全媒體數字化轉型技術支撐平臺項目”(獲中央財政資金項目資助1000萬元)基礎上,又針對集團新聞管理中的重大難題提出系統性整體解決方案。于是,在2015年年初又全面啟動“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服務平臺”項目建設申報,作為2015年至2016年集團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媒體融合發展重大項目和“一把手”工程來抓。該平臺項目,涵蓋了全集團所有媒體,分為“新聞監控(含新聞指揮調度系統)、智能決策分析系統、傳播效果分析系統、版權保護維權系統、資源中心和用戶資產管理系統”的“六大功能板塊系統”,通過全國公開招標,集團與北京拓爾思公司進行合作共同研發建設。因該平臺項目設計的系統性、先進性、創新性和全國獨創性,一經申報就得到總局高度重視,經審核被納入2015年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項目(編號:20151254),同時獲得2015年財政部和中央文資辦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900萬元項目建設資助,作為國家數字化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的重點項目建設進行規范管理和全面跟蹤。這一平臺項目的建設在全國報業集團沒有先例,工作量極大,涉及技術研發、技術支撐、網絡環境、數據對接、底層打通、新聞資源匯集、整合、共享和觀念、管理轉型等各方面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集團黨委對該平臺項目的建設高度重視,成立了由集團黨委書記管洪作為第一責任人和總指揮的項目專門領導小組,協調集團各相關部門團結協作,深入調研,攻堅難關。平臺項目采取“邊建、邊用、邊完善優化和規范管理”的工作方針,有計劃、有目標扎實有序推進,確保了各個階段目標任務完成。經2016年7月試運行,歷時兩年努力,平臺項目在2016年年底全面建成,運行順暢。2017年4月,經總局對項目進行了全面嚴格驗收檢查,驗收合格。
實現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這一平臺的定位,既是集團新聞管理的平臺又是服務平臺。從平臺實施建設,到平臺啟用上線伊始,就實行了統一規范的管理,實行實名賬號管理和崗位管理制,根據每位采編人員不同職級和管理權限進行后臺登記管理和開放。嚴格上報、審核和明確專人管理。同時,實施新的集團層面與各媒體層面扁平化的管理體系。建立制定了集團新聞指揮調度制度、集團新聞總值班制度,規范了新平臺新系統各流程管理制度和“中央廚房”重大時政報道、常態化運行機制和各項規章制度等。如集團新聞指揮調度系統,信息的審核流程、接收流程,新平臺日常24小時值班巡查督辦、每日集團新聞輿情傳播力分析專報、每周各報網、官方微信、微博、客戶端監測,每月集團傳播力月度分析(包括原創數量、轉載量、瀏覽量、互動數,轉載公布情況,媒體情況、網站情況等進行系統分析)以及重大主題報道集團各媒體傳播力定向分析等相關制度和機制。該平臺還是重慶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每天媒體傳播效果直報點。集團對新聞作品傳播效果情況監測數據,納入集團評選月度和年度集團好新聞作品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對各媒體使用平臺情況也納入對各媒體年終考核。各媒體也將平臺使用情況特別是對每天各媒體傳播效果情況在采前會上通報并納入新聞考核和評選好新聞機制。自2016年7月平臺全面開啟運行以來,截至2018年3月,這一平臺總數據量匯入數億條,將全國各主要媒體、新聞網站、商業網站、新媒體3萬多家及集團所有媒體納入進行監測和傳播效果分析。每天以2萬多數據量增長。目前,集團原創新聞報道數據已匯入370多萬條,其中僅新聞圖片庫數據130多萬個,特色新聞資源、人物數據上千。集團版權保護系統平臺,包括確權、監測、取證、維權幾大功能模塊,將集團每天的原創新聞與其相對接匯入,目前已匯入集團各類新聞確權原創數據64萬多個,為集團有針對性地發現線索、有目的地進行版權保護提供了重要依據和支撐。目前已開始進行維權,這在全國報業集團為首創。“集團大數據新聞資源中心匯集平臺”(包括集團新聞成品庫、圖片庫、歷史資源庫、特色資源庫等可再利用資源),以及“用戶資源管理平臺”(包括用戶資產庫、用戶行為庫、用戶分析庫等。搜集各個渠道用戶基本信息、行為信息,形成用戶分析庫)可幫助指導各媒體針對用戶開發新聞產品和提供定制服務。與此同時,通過平臺還各類新聞指令7萬多條,及時發現排除內容方面的重大安全隱患106起,分析集團各媒體每日新聞傳播力專報、輿情專報、周報、月報、輿情監測專報等1154次,字數達100多萬。尤其是在全國、全市兩會、黨的宣傳報道等各類重大時政報道期間,全面整合、運用集團兩級平臺,啟用“中央廚房”重大時政報道指揮調度運行機制,運用平臺的指揮調度、數據監測分析通報、指導,整合資源、全力推出重報集團“中央廚房出品”,使重報集團“中央廚房”品牌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這些都是過去管理方式完全達不到的。目前,該平臺已常態化全面運行,整個集團的新聞管理方式、工作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戰略性的改變:已經從過去以報刊為主的管理向以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為主的管理方式轉變,從過去以靜態管理為主、事后管理為主管理,向以動態管理、事前事中全過程、全流程的數字管理轉變,真正實現了集團新聞管理的質的飛躍和管理水平能力的極大提高,促進了集團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效果突出廣泛認同
這一平臺項目作為集團媒體數字化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戰略性、基礎性重大工程項目,它的建成和投入運行,超額實現了平臺項目社會和經濟效益預期目標任務,是全國首家從事全媒體新聞監控、原創新聞資源整合、加工、分析、應用、傳播追蹤、版權追蹤等新聞管理、數據管理應用創新管理的報業集團,具備了在信息、政務、便民、輿情服務等立體性綜合服務能力。項目建成后,每天集團全媒體受眾閱讀量、影響人群從過去超過5000萬人次跨越到超過1億人次。平臺項目的成果也受到、總局、國信辦領導和各級領導及業內同行的高度評價、充分肯定。據統計,自2016年7月該平臺運行以來,先后有來自全國各省報業集團和企事業單位領導、新聞學院師生共計230多批次、2500多人前來參觀。目前,這一平臺正充分運用,在媒體深度融合中發揮著應有作用,也為全國報業轉型升級和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鮮活案例。深圳報業集團、新華日報報業集團等許多報業集團已借鑒其做法并運用到實踐中。
作者:崔健 單位:重慶日報報業集團
- 上一篇:新媒體技術在護理學課程改革中應用
- 下一篇:高速公路運營財務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