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腈綸生產廢水處理分析
時間:2022-12-21 09:46:09
導語:干法腈綸生產廢水處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腈綸廢水產生化學耗氧量(COD)的形成機理,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工藝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達到從源頭降低COD的目的。
關鍵詞:高溫酸性廢水;化學耗氧量(COD);腈綸生產;廢水處理;對策
1前言
干法腈綸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含有丙烯腈及低聚物,水質成分復雜且水質和流量波動大,難以被生物降解。由于腈類化合物的毒性較大,含腈類化合物的各種廢水處理已成為環保的研究熱點,成為干法腈綸后續發展的環保技術瓶頸,是公認的難題。國內現有腈綸廢水處理工藝和方法無法滿足環保要求,腈綸廢水處理工藝普遍存在生化后出水化學耗氧量(COD)、氨氮(NH4+-N)高的問題,不僅會導致水體環境污染,而且嚴重制約了腈綸行業的發展。如僅局限于廢水末端治理,則根本無法滿足環保排放的要求,因此,從廢水源頭降低污水的COD和還原性物質的含量,是唯一出路也是目前減輕污水處理負擔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本文結合腈綸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COD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了有效控制措施。
2工藝說明及廢水來源
聚合反應過程中含有20%單體未反應,經過一道、二道真空轉鼓過濾機過濾、洗滌后,形成含有2%左右單體的濾液,進入供給槽,然后通過精餾回收工藝,將濾液中的單體和水進行分離,回收濾液中的單體,廢水經過換熱后,與溶劑回收裝置中產生的廢水合并進入污水處理場,污水處理場通過冷卻、中和、曝氣后與所有的污水在集水井混合提升進入調節池,再經過生化處理排放。干法腈綸產生的廢水主要來源于兩處:1)單體回收塔底部排出的污水,是聚合裝置的主要外排污水。此股污水組成最復雜,主要是由一道過濾機、二道過濾機過濾后的濾液為主要原料進入單體回收塔,盡管在汽提塔中單體在蒸餾的作用下進行分離,但仍會有少量的未反應的單體混溶于下層的水相中,聚合污水中含有的物質為未反應的單體,包括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鈉、催化劑、少量聚合物、阻聚劑、終止劑、鹽類等;2)溶劑回收系統的廢水,目前所采用的溶劑回收裝置均為連續減壓蒸餾工藝,將回收回來的濃、稀DMF(二甲基甲酰胺),經溶劑回收塔精餾提純,再經脫離子除堿后,送回原液制備及紡絲工序循環使用。DMF溶劑回收裝置中濃、稀DMF主要來源是紡絲、廢絲洗滌、水洗牽伸、焦油塔、脫離子塔、紡絲氮氣冷凝器等。故溶劑回收系統外排溶劑廢水中所含污染物質較復雜,可能含有的污染物為DMF、二甲胺、淺色劑、鹽類、各種油劑以及一些特殊的添加劑等。
3形成COD的原理分析
在污水中形成高COD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90%的COD來源自丙烯腈加合副反應生成的β-磺基丙腈。由于高溫酸性水還原性物質含量較高,主要來源于一道系統,在pH值偏高時,殘余的亞硫酸根離子與丙烯腈反應生成β-磺基丙腈的加合物,這種加合物是產生COD根本原因。其反式如下:CH2=CHCN+SO32-+H2O→CH2(SO32-)-CH2-CN+OH-該反應不受自由基抑制劑如氫醌的影響,因此表明該反應是離子反應,是不可逆反應。
4影響COD控制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
影響COD的因素主要有:聚合釜非計劃停車、污水中的丙烯睛(AN)含量高、濾液的pH值控制、終止pH控制不穩、水洗脫水懸浮物(SS)超標。4.1濾液的pH值控制。濾液pH值控制是聚合釜系統的靈魂,過低的pH值會引發單體自聚,過高的pH值會引發加合反應,根據杜邦的生產經驗,pH值在2.8~3.0時,可在自聚和加合反應之間建立良好的平衡關系。但從加合反應的角度來看,pH值小于4時,加合反應較緩慢,據資料查詢pH=4時,在6小時內只有2%的亞硫酸氫根參加反應;pH=6時,在不到1小時內幾乎60%的亞硫酸氫根參加反應;pH=7時,幾乎100%的亞硫酸氫根參加反應。由此可見,pH值越高的加合反應速度越快,產生的副反應越多。實際應用中的數據表明,濾液的pH值越高,塔釜液中表1實際應用數據濾液pH值塔釜液COD(mg/L)4.783921.763.922865.123.802844.803.742377.44因,經常會導致聚合釜、單體塔非計劃停車,開、停車越頻繁,高溫酸性水的COD波動就越大。由此開車不穩、檢修排放均會導致大量的有毒化工原料進入污水系統,故維持聚合釜、單體塔長周期運行對COD穩定控制至關重要。從表2的數據可知,聚合釜運行、烘干機停運時COD表2某時間段內高溫酸性水COD數據運行停運平均值(mg/L)最高值(mg/L)最小值(mg/L)聚合釜、干燥機—15142314134聚合釜干燥機224124312042干燥機聚合釜442972275表3濾液貯存量對高溫酸性水影響數據(單位:m3)濾液貯存量(m3)平均值(mg/L)最高值(mg/L)最小值(mg/L)500176923149375015142196134產生的COD越高,見表1。采取措施:在開車3小時后,二道濾液要部分進入溢流罐或洗滌罐,以減少高pH值的濾液進入總管。4.2非計劃停車對COD的影響及治理。由于工藝、設備、電氣儀表等原還原性物質主要來源于聚合釜反應系統。采取措施:在烘干機停運期間要在濾液管線采取相應措施;提高二道系統設備運轉率是降低COD的重要措施。4.3單體塔平穩性的影響及治理措施。在濾液回收單體系統中,因單體塔釜液的pH值一般在4~6之間,具備加合反應的條件,而AN屬于有機物,在分子結構中有一個不飽和雙鍵,是一種耗氧物質。一旦污水中存在丙烯腈,必然會加快加合反應的速度,致使COD超標。(1)優化單體回收系統工藝參數在實際運行管理中,要確保單體塔長周期穩定運行尤為重要。在單體系統料運之前,要保證蒸氣壓力穩定,避免料運時出現單體塔的液泛現象;熱運時,各參數穩定達標后方可轉入料運;板式換熱器密封要定期檢修,以防濾液與水引起竄料現象;單體傾析器在開停期間要按規程操作,以防塔釜液丙烯腈超標;嚴格控制13塊塔板溫度和塔頂冷卻品出口溫度達標,以保證油水分離徹底,做好這一系列工作,能確保污水中丙烯腈含量合格,有利于高溫酸性水COD控制。(2)單體回收系統技改對單體塔傾析管線進行改造,直接將物料引入塔內,以減少物料在濾液貯槽中的停留時間,有利于減少副反應,同時適當延長單體系統熱運時間,確保熱運與料運平穩過渡有利于COD控制;濾液貯槽原設計容積達1000m3,按30%的液位控制,庫存濾液將達150m3?,F將貯槽改為100m3,實踐證明不會影響單體系統運行,這樣濾液的存量至少可減少100m3左右,有利于COD的控制,見表3。從表3數據分析,濾液貯槽改小后,濾液停留時間明顯縮短,有利降低高溫酸性水的COD。
5結語
通過穩定生產運行、提高設備運轉率、嚴格控制濾液pH值、單體回收技術改造,可大幅度降低廢水高溫酸性水的COD。
參考文獻:
[1]美國DOPUNT公司.腈綸裝置操作規程(聚合)[M].天津市和平翻譯公司譯,1993.
[2]美國DOPUNT公司.杜邦工藝參數(原液)[M].天津市和平翻譯公司譯,1993.
[3]浙江金甬腈綸有限公司.職工培訓教材(上冊)[M].內部出版,2004.8.
[4]美國DOPUNT公司.杜邦腈綸纖維工藝流程說明[M].天津市和平翻譯公司譯,1993.
[5]美國DOPUNT公司.故障排除手冊(聚合)[M].天津市和平翻譯公司譯,1993.
作者:呂偉其 單位:寧波安捷化工物流有限公司
- 上一篇:煤化工廢水處理設計論文
- 下一篇:醫藥廢水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