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霉素生產廢水處理工程實例總結

時間:2022-10-11 10:44:46

導語:地霉素生產廢水處理工程實例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霉素生產廢水處理工程實例總結

摘要:地霉素廢水中的污染物種類繁多,其中含有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因此地霉素廢水的分解處理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首先對本案例地霉素廢水水質進行了介紹,然后對不同的厭氧處理技術進行匯總和分析比較,最后根據數據分析選擇適合本工程案例的處理工藝。

關鍵詞:生產地霉素;醫藥廢水;分解處理

1引言

由于地霉素具有廣譜、低毒,幾乎無過敏反應,口服吸收良好和成本低廉等優點,因此被廣泛生產應用。但是生產地霉素產生的醫藥廢水具有污染強度大、雜質生物降解低、毒性較強等特點,使得地霉素廢水的污染問題日益突出[1]。本文根據某工程實例做出分析,并相應對比多種工藝的優缺點,再結合企業運行情況做出總結

2生產地霉素中產生的廢水的水質介紹

2.1地霉素醫藥廢水的組成。生產地霉素的工藝流程以及廢水產生環節見圖1。地霉素結晶母液占廢水的60%左右,沖洗水占三分之一,其余是少量的酸堿廢水[2]。2.2地霉素醫藥廢水水質。從地霉素的生產過程分析可以得出,地霉素的結晶母液成分復雜、溶解性和膠體固體濃度高、pH波動大、帶有氣味和顏色、懸浮物含量高[3]。2.3地霉素廢水的主要特點。通過分析本工程案例的地霉素廢水排放資料,基地霉素醫藥廢水水質如下表1。

3與本項目相關的處理工藝原理介紹

3.1常見的厭氧處理技術。運用厭氧處理技術,可以產生沼氣,回收利用沼氣使生態循環呈現出良性、健康的特征;對比好氧技術,厭氧處理技術在廢水控制成本節約方面能做得更好;應用技術裝置整體的占用土地面積少優勢,能夠節約投資金額并且可以達到較高的處理負荷[4]。膨脹顆粒污泥床(簡稱EGSB反應器)、厭氧折流板反應器(簡稱ABR反應器)、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簡稱UASB反應器)、IC反應器等是常用的厭氧反應器。3.2厭氧處理效果對比。(1)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UASB)與厭氧折流板反應濾池(ABR)對比。測試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UASB)與厭氧折流板反應濾池(ABR)形成了數據庫數據,通過整理分析形成以下數據(見表2)。在COD去除率中,厭氧折流板反應濾池(ABR)比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UASB)高,但是厭氧折流板反應濾池(ABR)具有較強的生物降解功能。從運行的穩定性來分析,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UASB)可以很好地進行稀釋進水,能夠快速適應高負荷的沖擊。從工藝的成熟性進行分析,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UASB)屬于應用最多最廣泛的厭氧處理技術,比厭氧折流板反應濾池(ABR)以及IC厭氧反應適用性強。(2)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UASB)、厭氧折流板反應濾池(ABR)、IC厭氧反應器對比。通過分析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簡稱UASB反應器)、膨脹顆粒污泥床(簡稱EGSB反應器)以及IC厭氧反應器各種指標,形成表格數據(見表3)。生產地霉素中醫藥廢水屬于有機污染物高的廢水,需要處理工藝具有抗毒性、高濃度以及高適應性等特點,同時需要高效的去除率,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膨脹顆粒污泥床(簡稱EGSB反應器)的耐沖擊負荷能力較強,但是動力消耗情況較大,后期維修較復雜。IC反應器的耐沖擊負荷最強,其占地面積較小。上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簡稱UASB反應器)動力消耗情況一般并且后期維護較為簡單[5]。

4本項目與處理工藝的適宜性介紹

本工程主體工藝采用物化和生化聯合處理,為了保證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和有效的作用,盡量去除進水中對后續生化系統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作用的因素和物質,保證生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地霉素廢水先經過格柵,去除大塊的懸浮物和漂浮物后進入初沉池,再提升到高級Fenton氧化床,盡量去除進水中對后續生化系統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作用的因素和物質提高廢水可生化性,充分反應后進入1#混凝沉淀池沉淀進一步去除污染物,隨后進入吹脫系統進行氨氮吹脫,去除大部分氨氮。4.1厭氧工藝的選擇。基于以上的處理效果以及綜合數據的對比分析,結合本項目的水質、排水量、溫度等因素影響,本工程案例選擇UASB工藝進行厭氧處理,其主要優勢如下:(1)UASB工藝最成熟,應用廣泛,設備性價比高,施工難度不大,初始投資成本較低。(2)結合預酸化池與UASB,能在高負荷條件下大大提高厭氧處理效果。(3)UASB工藝的耐沖擊負荷高,穩定性好,動力消耗情況一般并且后期維護較為簡單。4.2本項目地霉素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見圖2)

5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地霉素廢水的水質情況,簡述了一般的地霉素廢水處理流程,重點介紹了常用的厭氧處理工藝并分析了其優缺點。從本項目中可以總結出:(1)區別于市政污水,對醫藥廢水選擇高效適宜的預處理措施將大大提高處理效果。(2)尋找不同的霉素生產工藝產生的廢水的共性,能有效地輔助設計處理工藝。(3)本項目重視預酸化調節池在污水處理工藝中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獲得良好的厭氧、好氧處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喬洪棋,畢東,揭成渝.四環素工業廢水生化處理工藝的研究[J].重慶環境科學,1994.

[2]魏有權,王化軍.張強.地霉素廢水處理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J].重慶環境科學,2006(6):25.

[3]王威.地霉素廢水生物處理工藝方案探究[J].遼寧省環境監控中心,2014(4):235.

[4]陳亞軍,張柳山,黃志浩.高濃度厭氧處理技術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9:165~166.

[5]李剛,楊立中,歐陽峰.厭氧消化過程控制因素及PH和Efl的影響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1.

作者:韓彬光 欒欣晨 單位:佛山潤綠環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