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09 10:47:10

導語: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調研報告

[摘要]以江西省11個地級市為主要研究對象,選取DEA研究方法,構建江西省的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從而為解決江西省工業企業快速發展與環境的矛盾,提高工業企業環保績效和核心競爭力提出建議。

[關鍵詞]工業企業;DEA研究方法;環保績效考核;江西省

此次以九江市環保局、湖口縣環保局及湖口縣工業園區環保分局、都昌縣環保局為典型代表進行了調研,查閱了江西環保廳2016年環保數據公告及有關文獻,了解到近年來九江市對工業企業方面的環境管理工作、江西省工業企業的三廢排放及現階段工業企業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主要情況。

1江西省工業企業環保基本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1九江市對工業企業方面的環境管理工作。近年來九江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生態環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發展理念不斷改變,環保責任也得到進一步落實。2015年以來,市環保局始終把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大局作為己任,一方面嚴格項目準入,另一方面加強監管,幫助園區企業轉型升級。2016年都昌縣環保局和湖口縣環境保護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對工業園區各企業開展環境執法“零點行動”,連夜對重點排污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情況展開檢查。為積極配合2017年九江市沿江工業園區企業環保工作,湖口縣迅速制定了改造提升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具體開展了園區生態化改造、清潔化整治、綠色化生產“三化”行動,同時聘請了有關專家團隊對園區企業廢水、廢氣進行全面排查梳理。1.2江西省工業企業的三廢排放情況。2016年江西省7297家工業企業三廢排放情況主要如下(截止本文完稿,2017年數據未公開),全省工業企業的廢水排放量達到8.55億噸,其中氨氮排放量為0.43萬噸,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為4.92噸。其次,江西省工業企業廢氣排放量為15162億m3,SO2排放量是26.27萬噸,煙(粉)塵為30.13萬噸,氮氧化物為20.87萬噸。江西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到12665萬噸,其中綜合利用率為38.8%,處置率為6.83%;危險廢物產生量為63.9萬噸,綜合利用率為66.5%,處置率為32%,并不存在危險廢物傾倒的丟棄量①。1.3現階段工業企業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江西省工業企業并未建立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江西省近年來對工業企業的環保工作高度重視,但是排放的污染物仍然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壓力[1]。而工業企業作為“三廢”排放總量的主體,承擔著保護生態的重要責任,有必要對其環保績效作出有效的評價。但現階段探索討論的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主要關注于單個工業企業的績效考核,沒有從整個工業企業的視角探討環保績效。

2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第一,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承擔著環境保護的重要責任,不管是從經濟環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角度,還是從企業自身來考慮,建立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是必然趨勢。第二,以江西省11個地級市為主要研究對象,從整體的角度來建立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有助于了解各個地級市的環保節能工作,有助于政府干預調控和地方環保機構履行職能。第三,選取符合當前社會背景的DEA研究方法,從減少污染物排放、完善績效考核評價等方面探討和研究,建立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3江西省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具體構建過程及實證分析結果

3.1構建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DEA(數據包絡分析法)是一種定量分析方法,用于解決多投入、多產出的績效問題,對于“多投入—多產出”的復雜系統分析評價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很多學者在研究環保績效的時候,大多從工業廢物排放、處理以及地區經濟的視角來分析和評價(于鵬飛等,2010[2];李娜等,2016[3]),常見的輸入輸出指標有資本投入、能耗消耗總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地方GDP產值等。本文則是沿著上述學者的指標選擇,構建了江西省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其中的指標體系如下表1。下面對各個指標進行詳細說明。首先,投入指標。能源消耗指標:能源消費總量,為工業企業一年內所消耗的萬噸標準煤的數量。工業用水量,為工業企業一年內用在工業中的水量。工業廢氣排放量,為工業企業一年內廠區燃燒和生產過程中排入空氣含有污染物的氣體總量。工業廢水排放量,為工業企業一年內經過廠區所有排到企業外部的工業廢水總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指根據國家標準的GB5085鑒別標準和GB5086及GB/T15555鑒別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險特性或沒有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治理投資指標:治理廢水廢氣等投資,指一年內用于治理廢水、廢氣、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等的投資金額。完成“三同時”環保驗收項目環保投資(工業企業項目)指的是用于工業企業項目的“三同時”環保驗收項目環保投資。R&D(研究與開發)投入指標: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R&D內部經費支出和R&D人員,表明用于工業企業R&D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其次,產出指標。經濟產出指標:GDP,為地區生產總值。能源節約產出指標: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這個指標是相對于上述工業用水而言的,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工業用水的重復使用狀況。廢氣治理設施處理能力,指工業企業所擁有的全部廢氣治理和處理設施實際具備的廢氣處理能力。廢水治理設施處理能力,指工業企業所擁有的全部廢水治理和處理的設施實際具備的廢水處理能力。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也是與上述投入指標“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相對應的。最后,生態環境產出指標。森林覆蓋率:表明生態環境的實施和治理情況。3.2DEA實證分析。運用DEAP2.1軟件,將2016年江西省各個地區7297家工業企業的投入產出數據進行運算,最終得到江西省各個地區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的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和全要素效率值,具體如表2。其中,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首先,綜合效率評價。從表2可見,11個地級市和江西省全省的綜合效率都位于0.847-1的區間,綜合效率的平均值為0.986,尚有1.4%的改進和提升的空間。根據上表,南昌市、景德鎮市等10個地級市的綜合效率達到1,達到相對有效,一定程度上表明它們實現了投入和產出的最優組合,處于產業增長的同時,資源投入少、污染排放少、環保效果佳的理想狀態。低于平均綜合效率的主要是江西省和贛州市。其次,純技術效率評價。純技術效率反映的是企業在不增加和不減少投入的情況下,反映管理和技術等各個因素影響的生產效率以及生產力水平的高低。江西省以及11個地級市的純技術效率都達到1,表明現在的投入和產出均達到最優狀態,不存在浪費的現象。然后,規模效率評價。規模效率反映的是制度和現有管理水平不發生變化的情況,實際的生產規模和最優化的生產規模之間的差距。根據上表,南昌市和景德鎮市等10個地級市的綜合效率達到1,達到相對有效,表明企業都處在固定規模報酬的狀態,“-”表明規模效率不變。最后,全要素效率評價。2016年的數據顯示,宜春市的整體全要素效率最高,整體環保績效和生態環境建設是最好的。綜上所述,江西省11個地級市的環保節能工作整體做的不錯,但是各個地級市之間的發展和治理能力并不平衡,尤其是環保績效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贛州地區在2016年出現非規模有效或者非技術有效,存在排放過量或者對污染物排放的處理能力不夠,主要原因可能是該地區自2016年開始積極推進“主攻工業、工業翻番”戰略,大力發展3個國家級開發區和贛州高新區建設的同時,企業數量增長較快,但降低資源消耗和清潔生產等方面的工作還有待增強。另外,景德鎮、上饒等全要素效率偏低,這表面當地的生態環境壓力比較大,需要重視工業“三廢”的處理和投資,提高處理能力。針對江西省工業企業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所反映的問題,本文從政府層面和企業層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政府層面:積極推進國家層面的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調整江西省工業企業能源結構;化解江西省工業企業存在的剩余產能,處置部分僵尸企業;組織政府評估審查,控制能源消耗總量;完善政府政策措施,有效指導工作落實效果;注重宣傳教育,強調環保質量的提升。企業層面:建立和完善江西省工業企業自主創新機制;培養和引進先進人才隊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培育創新精神;加強企業自身管理,提升核心競爭力。

4結語

本文基于DEA模型構建了江西省11個地市的環保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并對11個地級市進行了效率評價分析,旨在通過分析結果優化江西省工業三廢和環境污染物的處理能力,提高資源使用利用率,提高工業企業環保績效和核心競爭力,達到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董玉竹.江西省綠色發展工業的“三廢”排放問題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7.

[2]于鵬飛,李悅,高義學,等.基于DEA模型的國內各地區節能減排效率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S1):39-42.

[3]李娜,張寒,王火根.基于DEA模型的節能減排效率評價——以江西省11個地級市為例[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6(10):59-63.

作者:李茜 李福星 陳靜 單位:江西省輻射環境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