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區設施在工業設計下的釋解
時間:2022-12-13 04:16:12
導語:城市住區設施在工業設計下的釋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設計理念
(1)個性設計理念每個住區都因對居住人群定位的不同而具有自身較為明顯的特色和個性,不同的社區對公共設施也有著不同的需求,具有鮮明特色的公共設施恰好能夠體現這種特色和個性。“住區特色”強調的是區別性,或者稱之為個性。住區都應該具備各自突出的個性,以彰顯不同于其他的社區文化,從而使居住群體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因此,作為居住社區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設施,就可根據地域、文化、居住人群等存在差異的因素,體現個性化的設計理念,展現社區形象、區域文化以及人文特征。例如,存在于江南水鄉的居住社區與存在于中原腹地的居住社區在公共設施產品的設計上就可通過材質、造型、色彩等要素展現居住社區全然不同的特質。
(2)和諧設計理念以工業設計的角度出發,公共設施產品設計中的和諧不單是指有形產品自身個體的和諧,而是關注人與人,人與設施以及人與環境,環境與設施,設施與設施幾者之間的和諧。因此,作為工業產品的住區公共設施在設計之初,運用工業設計的方法考慮產品構件的互換、通用,減少模具的套數,實現標準化、模塊化、多元組合的拆卸、裝配方式,既為批量生產提供捷徑,又可解決公共設施產品后期使用及維護問題,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時,通過對產品的材料選擇、生產工藝、添加與延續乃至設施廢棄后的處理等一系列問題的考良,減輕產品實施的經濟負擔,加大產品可循環利用的有效性,充分體現和諧設計理念。例如,在住區公共設施設計中,因南北氣候差異,北方適合選用木材、石材等耐干燥的材料,而南方則適合選用竹子、水泥等耐濕潤的材質,合理利用材料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不僅可以帶來豐富的感官享受,還可體現和諧的設計理念。同時,在住區內設計功能適宜、數量充足且規劃合理的公共設施,有利于延長居民在公共環境中逗留的時間,增加其相互交流與了解,在當今鋼筋水泥的冰冷城市中更依戀和熱愛其生活的空間,讓人們享受到詩意的現代生活,真正促進人———物———環境的和諧共生。將綠植與休閑設施結合在一起,在人們休憩、交流的同時,又可親近自然,較好的體現了和諧的設計理念。
(3)通用設計理念城市住區內的居住人群構成是極為復雜的,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認知程度、不同身體障礙的人們聚居在一起,雖然有著諸多不同點,但在住區這一公共空間內使用公共設施產品時,人們所希望達到的生理感覺與心理感受卻是相同的,那就是生理上使用方便,心理上給與尊重。因此,在住區公共設施產品的設計上就應遵循通用設計的理念,強調設計時考慮的對象不應局限于特定的適用人群,在環境、產品設計中綜合考慮所有人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在最大限度范圍內,不分性別、年齡與能力,設計出適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產品。其理念不僅體現了設計的合理性、親近感及人性化,也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消除使用者的心理障礙。
2、設計原則
(1)功能性原則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居住社區公共設施產品的設計應最大化的實現功能性。針對不同居住社區內不同人群的活動形態進行調研分析,以便設計出尺度合理、結構簡易、操作方便的公共設施產品。同時,在設計上還要考慮到不同使用人群的生理、心理特點,滿足人機工學的要求,考慮人的使用感受。功能性原則是公共設施設計的基本要求,它可以在使用過程中帶給人們精神和物質的多重享受。所示,該座椅不僅較好地滿足人們使用的基本功能,還通過座椅與花池的設計結合,巧妙地為人們規劃出合理空間,保證了人們心理上的安全空間以及私密感。
(2)整體性原則居住社區公共設施設計是一個系統,不僅需要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其自身也應具有整體性。在居住社區內,作為公共設施的各個產品,無論大小、形態、材質、色彩等,彼此之間都應相互兼顧,相互呼應。在絕對保證設計共性的前提下,體現設計的個性,展現設計的整體性原則。大小要符合人的視覺認知心理,過大或過小的體量都會使人因為視覺上的不適而引起心理上的不舒適感,從而放棄使用公共設施。公共設施產品的尺寸可用下式計算:α=2arctg(D/2L)式中:α為視角(分);D為被看對象上兩點的距離(m);L為眼睛至被看對象的距離(m)。由此式可以得出適合人們心理需求的公共設施的合理尺寸。符合人們生理需求的公共設施尺寸則可參看文獻。公共設施產品的設計不僅要滿足人們生理上的需求,還要顧及人們心理上的感受。通過設計吸引人們使用公共設施,刺激人們出外活動,促進人們溝通交流,培養社會公德心,構建和諧空間。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劃分為5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在現實生活世界中,人不是獨個存在的,社會交往是人的根本屬性,也是社會形成并發展的根本方式。
3、設計方法
(1)造型設計住區公共設施產品的造型既是功能的載體,也是視覺傳達的媒介。設計時可充分考慮設計要素中點、線、面、體幾者之間的轉承、搭配與協調的關系,還可融入住區的文化特征,起到宣傳住區、構建和諧住區的作用。同時,在造型設計上,應以簡潔為主,不僅要考慮人們實際使用時的舒適感,即符合人機工程學;還要考慮視覺舒適感,即人在第一眼看到公共設施產品時不會因為其造型怪異、呆板或是體量上與空間環境不相協調,而引起心理上的不適感,從而影響人們的使用。以公共設施中最常見的座椅為例,其造型如果過于復雜,使用時不僅給人們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感,同時在心理上也會讓人產生抗拒感,從而放棄使用。
(2)色彩選擇色彩作為公共設施產品的視覺設計要素,其自身具有極強的感情性特征。合理的運用色彩,可以協調公共設施產品之間、公共設施與使用者以及公共設施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為人們創建和諧的空間環境,實現與周邊環境的點綴或融合的效果。同時,色彩的視覺特性也可為公共設施產品的設計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炎熱的夏季,冷色調的公共設施可以使人們在心理上感覺涼爽;冬季,暖色調的公共設施又可帶給人們溫暖的感覺,這都會在無形間刺激人們使用公共設施的頻率,加強人們在住區內溝通交流的機會,增強人們的住區歸屬感。
(3)材質應用材質是工業設計的基礎,也是公共設施產品的支撐體。不同的材質除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外,還可表現出不同的質感與觸感,可為公共設施產品帶來豐富的變化。城市住區公共設施產品的材質選擇,應首先考慮工藝簡單、經濟適用和安全環保的材質,在此基礎之上,兼顧考慮住區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如德國的公共設施在材料的選擇上就偏向于經濟實用和安全環保,雖看上去有些笨重,但結實耐用,且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有別于他人的獨特風格。
(4)模塊化設計模塊化設計不同于以往的傳統設計方法,是工業設計中新興的一種設計方法。模塊化系列產品就是由一組特定的模塊,在一定范圍內組成多種不同功能或同一功能而不同性能的產品。在住區公共設施產品中采用模塊化設計,不僅可以在同一住區內,還可在不同住區間,通過模塊化組合,實現功能、形態均可變化的產品,大大降低了公共設施產品的生產、運營及維護成本。同時,通過模塊化設計,還可實現循環利用,在新產品中延續使用廢棄產品的零部件,達到公共設施產品的最優化設計。
4、結束語
從工業設計的角度探析住區公共設施設計,拓展了以往設計中只注重產品與環境相關聯的思路局限,強調了公共設施產品的產品屬性,并將公共設施設計放置于更為完善的工業設計系統下進行設計考量設計不僅滿足人們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還可規范住區秩序,培養人們公共空間的良好行為習慣,使人、產品與環境相協調,體現居住社區特質,增強居民歸屬感,營造和諧共生的宜居空間。使
作者:李嚀岳邦瑞張楚梵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上一篇:試議企業無形資產的評估與量化
- 下一篇:探討當今能源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