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教學工業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14 11:17:57
導語:機械基礎教學工業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改革理念、思路及目標
1.探索立體化教學模式和方法。
鑒于工業設計專業的藝術類特性,在教學環節中更需要精心設計為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提供足夠的機會和空間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設計“教師講授+基于團隊的實驗討論互動課+基于團隊的實驗研究項目”于一體的教學模式和多方位的課程考核指標體系。
2.構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實驗教學新體系。
體現理論、技術、實踐有機融合的工程教育理念,形成以“課堂教學+討論互動+動手實驗+項目研究+課程設計”立體融合的實驗教學新體系。
3.將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引入教學內容,并借助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動手實踐和課堂討論,使學生掌握機械設計的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綜合設計的能力。
4.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形成良好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分組進行教學,按組分配任務,進行討論、查閱資料、分工合作,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5.強化能力、過程考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學生平時成績比重,將期末考核轉變為章節考核。
實踐考核與理論考核相互結合,形式上做到有機統一、相互滲透。
二、課程改革內容
首先,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對機械產品僅進行外觀設計而非結構設計與功能設計。該專業需要了解機械產品的運動原理與設計原理,而非原理性的設計機械產品。因此該專業的機械基礎課程應普及常見機械結構的運動原理及相關的實際產品形式。更多地體現對機械部件的科普介紹,而非進行機械原理的理論公式化推導。同時要灌輸機械設計及機械產品質量的把關參數,如剛度、強度、安全系數等。其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現了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培養的教學思想。鍛煉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團隊配合,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機電系統的綜合設計能力;實際過程中,針對具體設計目標開放性加入工業設計元素,使學生真正體驗理論與自身專業實踐相結合,改善教學效果。再次,在已有的實驗課程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提出相關的具體實踐項目,結合項目實施過程完成教學任務,熟悉工程項目的一般流程,培養鍛煉學生團隊精神,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關鍵能力。這一模式可突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強調實用技能和知識創新,建立課堂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踐的聯系,展示“以能力為本”的價值方向和“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最后,體驗型討論課互動實驗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機械類課程教學方式接近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形式,消除學生對數理化課程的枯燥感。基于團隊的討論互動課貫穿于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基于已有的實驗器件,結合實際運用需求確定項目主題,查閱資料、分組討論,上臺講演、提問答辯和評價考核等環節,學生可主動參與教學,體驗整個教學過程,分享學習的樂趣和成果。通過兩個小組同題進行競賽,師生互動提問答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上學習知識的主人。基于以上課改內容,其重點大多也是難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工業設計專業機械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方法是針對工業設計特點增加的教學環節,其教學模式教一般實驗課程更具有開放性,這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械設計基礎理論體系豐富,且具有很強的工程技術針對性,其教學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綜合運用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感性、演繹與歸納等多種思維方式。然而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在理論推導、抽象概念的接受能力相對薄弱。故而要求授課教師采用有靈活多變的教育教學方法,能夠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和深入探究意識。
(2)開放式與項目型實驗教學模式的實施對現有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實驗課往往是驗證性的課題,老師演示居多,學生模仿為主。這樣的實驗課對學生的鍛煉與吸引力很差,因此需要在鍛煉學生實驗基本能力的基礎上提出綜合性與設計性的實驗內容,這將是教師團體需要花費巨大精力的環節。所提出的新型實驗還需要綜合考慮學校現有的實驗條件與能夠投入的實驗經費等多種因素。
(3)考核方式的改進需要引導學生注重平時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同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圍繞學生的學習開動腦筋,不斷研究、創新教學,這將大大增加教師的工作勞動強度,對教師、對學生都將是一種挑戰。工業設計專業的機械基礎課程的革新是順應浙江省經濟發展對多層次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分析了現有工程材料及熱處理課堂教學中的普遍問題。基于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學習機械基礎課程時出現的難以“消化”現象,提出課堂教學改革思路與改革內容,并對其改革的實現提出了相應的方法。其次,針對不同層次要求的教學過程,增加相關實驗課程相輔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如何在現有教學和管理制度背景下,積極尋求教學創新和教學改革的策略。通過我們為期近一年的課堂實踐,發現在工業設計專業的機械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課堂教學的相關改革,對提升我校機械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李蓉陳志平張巨勇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上一篇:功能與人性工業設計論文
- 下一篇:櫥柜行業工業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