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設計現狀分析及對策
時間:2022-01-21 11:08:23
導語:我國工業設計現狀分析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在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關鍵時期,在這種形勢下,提高工業設計水平和創新能力,滿足人們對社會產品的需求,對于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有著重要意義。本文擬從工業設計的概念和作用著手,分析我國工業設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對我國工業設計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設計創新理念慢慢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企業也不斷通過工業設計來開發新的產品以提高市場競爭。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工業設計仍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需要進一步推動工業設計發展。
1工業設計的概念和作用
1.1工業設計的概念
最早提出工業設計概念的是國際工業設計協會理事會,2015年該協會對工業設計進行了重新定義。所謂工業設計是指為引導創新、促進商業成功以及提供更好質量的生活,而將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應用于產品、系統、服務以及體驗的設計活動,這種活動將創新、技術、商業、研究及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其輸出物對社會、經濟、環境、倫理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回應,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1.2工業設計的作用
通過工業設計,可以將最新、最先進的科技成果轉變為實用、美觀的工業產品,緩解人們的審美疲勞,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創造商品的高附加值。從某種意義上說,工業設計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它直接決定著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不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國家,可以說,不注重今天的設計,必將會失去明天的市場。因此,只有不斷提高工業設計的能力,才能擴大企業的發展空間,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2我國工業設計的現狀
(1)工業設計的基礎相對薄弱。相比其他國家,我國的制造業長期處在“中國制造”階段,工業設計存在起步晚,基礎差的特點。1986年,我國第一家專業設計公司成立,目前,這類設計公司已經超過了萬家,雖然設計公司數量在日漸增加,但是其工業設計的創新意識不強,更多的時候仍是奉行“拿來主義”,真正能夠轉化為生產力的少之又少。(2)對工業設計的作用認識不到位。首先,政府在政策扶持方面缺少長期規劃,偏向于“短、頻、快”,過度重視短期的能夠容易出效益的產品,而缺乏對工業設計的必要扶持;其次,政府對知識產權保護不足,不利于工業設計的長期發展;最后,作為企業,盈利的目的使得大部分企業寧可花大價錢去買一項技術,也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到設計上去。認識的不足直接影響了工業設計的發展。(3)工業設計與市場需求不符。目前,高職院校在對工業設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時,往往是“為了研究而研究”,更多的重視培養學生的理論研究水平,而缺乏對市場需求的分析,導致工業設計水平一直處于初級階段,設計方案常常不符合實際情況,工業設計與實際應用脫節。(4)工業設計缺乏創新動力。雖然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國家,工業創新意識在不斷增強,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諸如海爾、聯想等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他們專門成立了工業設計部門以提高產品設計水平,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國大部分企業創新意識不夠強,缺乏創新的動力。(5)工業設計的民族底蘊表現不夠。經濟全球化推動了我國工業設計理念朝國際化方向發展,但民族底蘊表現仍然不夠。雖然中國的傳統元素被顯示在產品的外包裝上,但是更多時候,只是一種裝飾的手段或方法,他們并沒有真正地融入到創新中去。
3推動我國工業設計發展的對策
(1)加大投入和支持。一方面,政府要從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著眼,更加重視企業工業設計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調整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為設計業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引進更多的設計人才。同時,各地政府要結合自身實際,將工業設計與當地優勢產業結合起來,轉不放棄專項對接,完善工業設計的經濟實現機制,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激發企業的生產熱情,使得工業設計研究符合產品生產的需求,縮短二者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企業要更加重視工業設計的自我創新,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設立工業設計部門,自主研發產品,對于優秀的設計人才要給予鼓勵和獎勵,建立自主品牌以提高自身競爭力。(2)健全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目前,我國對工業設計人才的培養主要是通過高職院校設立工業設計相關專業進行教學式培養,在這種模式下,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的理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理論離不開實踐,只有在實踐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并指導實踐,才能不斷完善和豐富理論知識,推動理論向深層次方向發展。人才的培養亦是如此。培養人才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灌輸他們多少理論知識,更重要是要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讓他們做到“學以致用”。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工業設計人才的時候應當將市場需求與教學知識相結合起來,對教學模式、課程設置等進行相應的改革才能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工業設計人才。此外,國家和企業還要進一步優化人才引進機制,借鑒其他發達國家在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和引進的好的做法和經驗,留得住人才,好好利用人才。(3)在工業設計過程中要增強創新意識。在工業設計過程中,要大力倡導發展諸如環境保護設計,生態設計等綠色設計理念。但同時要注意,創新不是不切實際的盲想,創新必須要建立在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從實際情況出發,在考量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權衡環境效益。(4)加強中國特色的工業設計建設。在電子消費品更新換代頻繁的今天,我國企業大部分還是處在代加工的地位,與核心技術無緣,更不要說融入中國特色元素。從長遠看,中國要建立自主品牌,必須要加強具有自身特色的工業設計發展。同時我們要注意到,融入中國元素并不是做簡單的加法運算,而要從功能、理念等多種因素考慮。
4結論
總之,發展我國工業設計是實現“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必由之路。基于我國現階段工業設計的不足之處,國家和企業都必須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站在現代工業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有創造性地進行工業設計活動,才能不斷提高國家和企業的競爭力,開創具有中國元素,民族文化底蘊的工業設計道路。
作者:顏如冰 單位: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彭亮.中國當代藝術設計教育反思——制造大國的設計教育現狀即存在的問題[D].2006.
[2]柳冠中.走中國當代工業設計之路[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
[3]楊艷華.工業設計創新模式初探[M].福州大學學報,2009.
- 上一篇:我國工業設計發展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產學研”在工業設計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