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節能減排實踐路徑探索

時間:2022-11-30 09:56:34

導語:智能電網節能減排實踐路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能電網節能減排實踐路徑探索

1在發電環節,智能電網將逐步解決風能、太陽能等環保能源的并網接入問題,打破目前環保能源利用的瓶頸

在發電環節,我國能源分布比較集中,國家比較重視大能源基地的建設。因為發電的電源比較大,在發展智能機組的運行控制和網廠協調方面,主要是低電壓穿越等,這相對于小電源來說要求比較高一些。智能電網將力求從提高電場的自動化與控制水平、發展儲能技術、發展變頻逆變技術三方面解決風能、太陽能等環保能源的并網接入問題。

2在輸電環節,特高壓技術將解決我國能源結構不匹配的問題,將電能從發電資源充沛的西北地區輸送到電力需求密集的東南地區

在輸電環節,我國能源現狀存在的問題能源結構不合理,電源和負荷相對距離比較遠,這就需要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電壓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來緩解這個矛盾。對于智能電網而言,如何通過大截面導線、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提高輸電電路承載能力和在線檢測檢修技術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問題。

3在配電環節,智能電網統籌安排配電,提高電網整體的利用效率

網架堅強、結構優化的配電網絡是建設堅強智能電網配電環節的物質基礎,而運行安全可靠、具備能量流與信息流雙向交互功能的配電網則是堅強智能電網配電環節的發展方向。因此,應當從網絡優化、集中/分散儲能、分布式電源接入和配電自動化技術等方面,合理規劃,提高整體電網的利用效率。

4在用電環節,智能電網可以很方便的幫助終端消費者區分電力消耗的高峰期和波谷期,引導用戶參與需求側管理和系統調峰

4.1堅強智能電網通過改變居民用電方式實現節能減

與傳統電網相比,智能電網改編了居民先使用后付費,不能對能源使用做決策的用電模式。智能電網將各種通訊方式與可控電氣設備聯系在一起,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用戶提供電量計量和電價信號等核心信息,一方面可以實現便利的終端管理,結合電價機制引導用戶合理用電,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電網可以科學采集用戶用電數據并加以分析,掌握用戶的用電行為習慣、進行合理的負荷分配,甚至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提供管理決策。

4.2堅強智能電網推動電動汽車等環保型設備發展,減少石化能源消費,實現節能減排

研究發現,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后,電動汽車電池的儲能功能,在優化電網負荷特性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就目前采用的慢充技術而言,一般情況下電動車可在5~8小時之內完成充電過程,而據統計,90%的汽車有95%的時間處于停駛狀態。這意味著通過合理的激勵手段和先進智能電網技術,能夠引導電動車用戶把充電時段安排在電網負荷低谷時段,有效地參與需求側管理和系統調峰,從而提高電力系統整體運行效率以及對環保能源的接納能力,取得節能減排的巨大環境效益。總之,建設中國特色的堅強智能電網,為節能減排做貢獻,大力發展環保能源,將環保能源轉換為電能,減少污染物排放,優化電源結構,實現能源之間的相互替代和兼容與利用,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符合國家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的戰略要求,有利于促進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作者:唐瑛媚 齊昕 魏翀 單位:國網天津城南供電公司 首都航天機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