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選礦廠技術管理實踐研究

時間:2022-08-22 08:21:40

導語:金礦選礦廠技術管理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礦選礦廠技術管理實踐研究

摘要:結合自己32年金礦選礦廠的實際實踐,分析總結選礦廠技術管理經驗。在現有的設備基礎上、既定的工藝流程上,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設備、工藝參數的長期跟蹤、校驗、調整,使得生產中的關鍵環節高效運行,保證選礦廠做到精細化、數據化管理,提高生產指標,穩增生產效益。

關鍵詞:選礦廠;工藝流程;金屬平衡;誤差

1金礦選礦技術管理的意義

目前,對于已投產金礦選礦廠的核心工作就是穩定指標并不斷優化提高指標,同時降低選礦成本。生產指標的穩定及提高不僅需要按照崗位操作規程正確操作,還需對設備性能、工藝參數、核定標準定期校驗統計,分析發現工藝流程中、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選礦技術管理工作解決存在的問題,調整最佳鋼球單耗及配比、提高球磨機處理量、降低浮選藥劑用量、減少尾礦跑高次數、提高浮選回收率、做好原礦量和金屬平衡工作等,使現有的設備儀器、工藝流程發揮最大效能。

2金礦選礦廠技術管理實踐分析

2.1皮帶稱的檢驗。皮帶秤的精確計量是選礦廠重點工作之一。第一,準確的皮帶稱計量是球磨工調整濃度、細度的重要依據;第二,是采礦出礦量的二次計量,只有準確的皮帶稱計量才能避免與采礦出礦量的平衡糾紛;第三,對于選礦廠的自身金屬平衡管理工作有著決定性的因素,皮帶計量的處理礦量與實際的處理礦量不符會直接導致階段性金屬量難以平衡。選礦廠使用的原礦量計量的皮帶秤一般有機械稱、電子秤和核子稱等種類,其中較常使用的是電子皮帶稱和核子皮帶稱。不論使用電子皮帶秤還是核子皮帶稱都需要定期對皮帶秤的參數進行標定校驗,首先實測皮帶的周長、周期、轉速、礦量,對照原來計量參數的周長、周期、轉速、上時段礦量,調整校正系數,待運行穩定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誤差不超過1%,即達到調整標定的目的,確保礦量準確計量。2.2分級溢流礦漿指標管理。分級后的溢流礦漿是浮選前的最后一道準備作業,也是直接影響浮選指標的重要因素。礦漿濃度過高、細度過低達不到要求,使得有用礦物和脈石礦物沒有充分解離,可能會造成浮選過程中起泡劑和捕收劑難以捕收有用礦石,隨尾礦流失;亦或者浮選過程中將未達到單體解離的脈石礦石一起捕收,增加藥劑單耗,降低精礦品位。所以,分級后的溢流礦漿的指標必須達到要求。其中需要從幾個方面進行控制調整:(1)濃度壺和濃度對照表。生產中測量溢流濃度的濃度壺規格一般是500ml或是1000ml,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難以避免會有磕碰等情況,造成濃度壺變形達不到首次使用標定規格。通過實際標定發現,使用周期3個月到半年時間濃度壺都會產生變形,原始的濃度對照表濃度會有2百分點~3百分點的誤差,細度會有3百分點~4百分點的誤差。所以,定期需要對濃度壺的體積進行實測,同時調整濃度對照表。(2)礦石比重。單一礦區的礦石比重波動較小,但對于不同礦區的礦石伴隨的礦物成分復雜多變,如金礦中包括與金礦物共生的金屬礦物有黃鐵礦、磁黃鐵礦2、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斑銅礦;與金礦物共生的非金屬礦物有石英、碳酸鹽、絹云母、微斜長石、鈉長石、冰長石等,礦石中共生礦物含量不同影響分級后的溢流礦漿比重不同,進而會影響參考溢流濃度的對照表發生變化。所以,定期需要對各礦區的礦石比重進行測量標定,調整濃度對照表。(3)分樣篩。球磨崗位溢流礦漿的細度需要分樣篩來測定,日常崗位上的分樣篩根據濃度壺不同規格需要不同規格的分樣篩。比如,容積500ml的濃度壺需要Φ20cm分樣篩,但對于1000ml的濃度壺則需要Φ25cm分樣篩才便于測定細度。第一,新的分樣篩需要用標準分樣篩標定,實際使用中有時發現同一份樣品用新的分樣篩和標準分樣篩細度相差4個百分點;另外,長期使用的分樣篩因為磨損、堵塞等和標準分樣篩做同一樣品篩析也有3個百分點的誤差。因此,不論是新的分樣篩還是長期使用的分樣篩都需要定期與標準篩進行標定,避免工具出現誤差,導致控制溢流細度產生偏差。(4)添加藥劑的電磁閥。目前,浮選崗位添加浮選油、藥大多使用電磁閥電腦程序控制,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電腦數控的周期和實際電磁閥的周期有偏差,導致油、藥理論消耗與實際消耗不符。第一,藥劑庫存與賬面難以平衡;第二,理論和實際的藥劑添加不符,浮選指標出現波動。因此,需要定期對電磁閥的周期進行測定,更改藥劑用量計算公式。2.3球磨機鋼球管理。球磨機的核心就是鋼球,主要包括初次鋼球配比、運行過程中充填率的調整以及鋼球單耗的補加比例。(1)鋼球充填率。球磨機鋼球充填率過低會出現球磨機“空腹”作業的狀態,導致球磨機處理量低,選礦成本增加;充填率過高球磨機會在處理量不變的情況下提前進入球磨機功率滿負荷運行,甚至出現過載。所以,定期對球磨機鋼球充填率測量是球磨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測量過程中,不僅是簡單的測量計算,還需觀察鋼球的大小比例,從而確定鋼球堆比重,從而計算更為接近實際的鋼球充填率。通過長期跟蹤測量鋼球充填率,觀察鋼球大小比例的變化,以及鋼球的失圓率、碎球率的變化,統計不同時期的球磨機電流、功率、處理量,找到最優充填率和鋼球單耗。(2)鋼球的補加。連續生產作業中補加鋼球則是保證球磨機鋼球充填率的核心,實際生產過程中每班次根據已經確定好的鋼球單耗進行補加,補加方式主要有自動加球機和人工加球。自動加球機是比較的理想的加球方式,但是實際生產中大多數是人工加球。然而,人工加球看似節省了自動加球機的成本,實際過程中則會出現了漏洞。隨著選礦廠規模的擴大,鋼球補加量多,種類不是單一直徑的鋼球,人工加球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就是少加球。長此以往,第一,鋼球實際消耗和賬面庫存量不相符;第二,降低了鋼球充填率,處理量難以保證,選礦成本反而增加;第三,隨著鋼球配比地變化,磨礦產品的粒級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等問題,導致磨礦產品達不到要求,影響浮選漿面操作和浮選指標。因此,在不增設自動加球機的情況下,需要增設監控措施和考核制度,保證鋼球根據單耗每個班次如數補加,避免出現上述少加球的漏洞。2.4取樣管理。指導操作工操作、礦量平衡、金屬平衡的關鍵因素除了各作業點樣品分析化驗的品位,同時與具有代表性的取樣息息相關。只有取得真實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和準確分析化驗結果才給予實際指導,所以,標準取樣也是關鍵因素。第一,取樣勺勺口尺寸。原礦和尾礦主要是以礦漿的形式取樣,而精礦則大部分仍是泡沫形式,取樣勺的口徑大小會直接影響樣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和真實性。原礦和尾礦取樣勺口徑正常即可,精礦取樣勺則需單獨加大口徑,才能更為接近實際精礦品位。第二,取樣位置。標準取樣方法是勻速、全截流、橫切、溢流取樣,才具有代表性、符合真實品位。如果是自動取樣機必須初次設定好取樣位置并定期檢查取樣位置是否有變動;同時,定期檢查取樣勺是否堵塞。如果是人工取樣,必須加強責任心按照標準取樣法取樣。第三,皮帶秤取樣。破碎產品經過皮帶計量后進入磨礦作業前會取樣測定水分,如果取樣缺乏代表性,測定礦石中的水分與實際出現偏差會直接造成原礦量與采礦出礦量不符、金屬量難以平衡。所以,取樣的代表性和真實性是指導操作、礦量平衡、金屬平衡的關鍵因素。2.5選礦技術管理工具。作為有技術支撐的選礦,必須利用選礦技術管理工具為高效選礦做指導。(1)選礦流程考察。選礦流程考察主要是對按照設計要求已經投入實際工業生產的選礦廠的一種綜合性的工藝流程考察工具。主要考查的目的:①考查破碎、篩分、磨礦、分級主要參數,包括破碎產品的粒度、破碎比、篩分效率、磨礦細度、返砂比、分級效率、磨機生產率、磨礦效率、裝補球規律;②考查浮選主要參數,包括浮選各作業產品的產率、品位、回收率、金屬分布率等,各作業產品的礦量、濃度、液固比、補加水量,浮選時間及浮選機充氣量等。通過流程考察查找以上參數指標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優化流程,提高指標。(2)篩析。日常生產過程中,對于尾礦跑高可以采取當班自行取樣進行篩析化驗的方法,查找尾礦跑高原因。當班自行取流程尾礦樣,一部分作為驗證尾礦品位,另一部分做尾礦篩析,對不同粒級的樣品進行單獨化驗,查找各粒級金屬分布情況,確定尾礦跑高分布在哪個粒級中。一般通過尾礦篩析會看出不同粒級的金屬分布不同,如粗粒級金屬量分布高則是磨礦細度不夠,有用礦物沒有單體解離;如細粒級金屬量分布高則屬于過磨,有用礦物泥化難以捕收;如出現在磨礦細度指定要求的粒級區間金屬量分布高則屬于黃藥用量不足沒有完全捕收;或是浮選工操作中控制礦漿的閥門高度過低,沒有保證足夠的浮選時間,導致有用礦物隨尾礦流失。(3)選礦實驗。實際生產過程中,如指標出現異常波動,可直接從工藝流程中取流程樣品做選礦實驗。這樣實驗條件和樣品代表性能夠更為接近實際工業生產。例如,取破碎最終產品做細度實驗,通過磨礦細度曲線作為變量,用現有流程的藥劑用量作為定量,找出最佳細度;取浮選作業前的礦漿樣品,藥劑用量作為變量,選別流程與生產實際相符作為定量,確定最佳藥劑用量等。

3結論

通過長期加強金礦選礦廠技術管理統計、分析、調整、校對、跟蹤等環節,展開校對皮帶秤、礦漿溢流指標管理、補裝求配比、取樣、選礦工具等一系列技術工作,發現工藝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方案,采取措施,提高選礦指標、做好礦量平衡、金屬平衡管理工作。在當下選礦技術不斷提高、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只有靠精細化、數據化等技術管理手段管理選礦廠,利用好現有的工藝設備、工藝流程,才能降低選礦成本,提高生產技術指標,增加選礦廠經濟效益。

作者:王青才 王立新 單位: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