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監測成效的提升

時間:2022-07-08 10:18:33

導語:煤礦安全監測成效的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安全監測成效的提升

安全監測是一種責任。領導肩上的責任尤其重大。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發展,煤礦領導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強,但還沒有引起一些領導干部的足夠重視。他們不能擺對安全與生產二者的位置,不能正確處理相互間的矛盾,作風不夠踏實,安全問題的整改不夠及時,等等。針對這種安全責任意識薄弱現象,必須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作為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理應帶頭執行安全生產規定,充分履行自己的安全責任。因此,首先要從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開始,包括各級領導以及各類安全監測管理人員都應逐級簽訂安全責任書,建規章,立制度,真正做到層層把關,級級負責,落實到每個環節和個人,共同承擔起安全工作使命和任務。

加大責任追究力度。無論是各級領導及監測人員的安全責任書的執行,還是職工違章操作的處理,都要同經濟利益掛鉤,建立嚴格的安全考核獎懲制度,對失職和違規者進行責任追究。可以采取安全生產風險抵押辦法,或實行領導年薪與結構工資總額掛鉤考核制度,嚴格實施落實。并列入晉升考核范圍,對失職和違規者不僅不得提拔晉升,還要進行嚴肅處理,以增強各級領導及安全監測工作者的責任感。除此之外,還應以安全專業述職或事故責任檢討性的述職形式,進行事故案例的點評分析,通過談自身的體會和教訓,達到現身說法,教育大家,促進安全的目的。

安全監測制度的創新升級

隨著煤礦的轉型發展,對安全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各種安全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升級。同時,對制度落實的自覺程度、認真程度、嚴謹程度的要求也在相應提高,企業安全監測工作也必須站在新的高度,進行必要的創新和提升

1.更新安全知識,提高安全能力。煤業在快速發展,工藝技術在進步,安全制度在創新。煤礦安全僅有安全意識還不夠,還必須學會安全、掌握安全的方法,提高安全的能力和本領。煤礦安全教育也必須上一個臺階,有必要根據科技的進步,完善和創新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搭建多種宣傳教育平臺進行學習宣傳。可以通過舉辦專業講座、專題培訓等形式組織學習;也可以通過專欄、板報及漫畫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實現安全生產制度、職責、勞動防護和應急措施等安全知識的宣傳與普及;還可以通過安全知識競賽、演講、問卷調查等活動,賦予安全知識學習以趣味和娛樂意義,寓安全教育于潛移默化之中,使安全教育制度化、經常化,在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的同時提升安全能力。

2.創新規章制度,實現本質安全。本質安全是實質的、真正意義上的安全。隨著這一理念的廣泛傳播,相繼延伸出本質安全型礦井、本質安全型礦工等新型概念,對于有效促進安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本質安全型礦工為例,包括本質安全型管理者和本質安全型操作者,要求其具備自我防護的能力與安全智慧及技能,無論作業環境和條件如何,都能自覺規范操作行為,做到不違章違規,保證自身安全。因對本質安全型礦工素質要求較高,進而衍生了人員的準入制度。就是為進入煤礦的工作人員設置必要的條件和門檻。無論對安全監測管理人員、專業技術干部,還是不同工種的一般工人的文化學歷、健康程度、實踐經歷、培訓情況等準入條件都要明確規定和限制,從源頭上消除隱患,做好人員安全準入的有效監測。此外,為適應生產設施裝備的本質安全化要求所制定的設備招標進礦,入井時對其性能、安全標志、合格證的檢查制度,以及礦井在用設備的監測檢驗制度。對于及時消除隱患,保障設備安全運行無事故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3.在要害部位重點建立安全監測制度。高瓦斯、水患、火災是煤礦常見的易發事故和隱患,也是煤礦安全監測的要害和關鍵。為有效防止事故發生,必須變被動應急為主動預防,建立要害部位的重點監測制度。明確責任、專人監控、領導下井、關鍵環節和重點區域跟班巡查等監測制度的執行是一個方面,但不能簡單局限和滿足于隱患的監控和處理。以瓦斯治理為例,對于有重大瓦斯、水害隱患的礦井還應主動出擊,組織專家進行會診,并進行“一通三防”和瓦斯抽采達標評價,為瓦斯治理方案的合理制定和通風的科學設計提供基礎;同時嚴格瓦斯的等級鑒定制度,健全完善必要的實驗設施,為瓦斯抽采達標的評價以及瓦斯治理規劃的形成創造條件。還有礦井水災監測前期的區域水文地質情況、地面水流情況及疏水能力、最高洪水位規律的調研制度的制定與執行。這些制度的升級與創新,有利于科學應對,有效防范,在降低安全風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安全監測的信息化建設

將計算機管理同安全監測緊密結合,實現煤礦安全監測信息化,全面提升煤炭企業的安全系數,是具有深刻現實意義的科技創新。煤礦安全監測的信息化建設速度必須加快。

1.大幅度提升裝備水平。目前,我國的煤礦信息化建設有較大的距離。除部分重點國有煤礦外,大部分煤礦信息技術應用上投入不足,信息化基礎設施、裝備和安全生產管理技術手段落后,信息覆蓋面不廣,遠不能適應現代化生產的需要。煤礦應積極加大投入力度,推進數字化礦井建設工作。利用自動控制技術、信息采集處理技術、網絡技術以及現代化通信技術,對煤礦進行全方位改造。通過煤礦生產一系列流程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建立全過程數字化管控平臺,增強礦井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同時建設并完善危險源動態監控與安全狀態評估系統、重特大安全隱患動態管理系統等等,全面提升煤炭行業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2.強化相關的設備維護措施。信息化建設并非一勞永逸,安全信息監測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還有大量的后續維護工作。據悉,有的煤礦因為瓦斯報警、監測系統損壞后維護工作滯后,未能很快修復,導致瓦斯爆炸事故的發生。可見安全信息系統日常維護的重要性。各煤礦應在人力、技術、管理方面建立相應的維護制度,確保系統的正常運作,及時排除險情,充分發揮安全信息系統應有的功能和作用。

3.培養復合型人才隊伍。煤礦安全監測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在于通過信息技術拉動企業安全管理機制的創新,實現安全監測的適應性發展。這就需要大批既懂管理、又懂數字化操作的復合型人才。為適應這一需求,煤礦必須培養一支信息化隊伍。在加強業務練兵的同時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結合工作實踐,對各種安全監管人員進行計算機操作培訓,也可以組織前往先進廠礦實地參觀學習考察,擴大視野,豐富見識,擴大知識面,努力做到既會用、又會修的多面手,為煤礦安全監測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保障。

作者:田鑫單位: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