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機械維修保養常識以及技巧

時間:2022-08-27 10:12:54

導語:汽車機械維修保養常識以及技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機械維修保養常識以及技巧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汽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普遍的代步工具。在汽車銷量猛增的趨勢之下,汽車機械維修和保養工作成為了車主必須要關注的一個話題,也掀起了一個重要的行業領域。想要做好汽車機械維修和保養工作一定要對于該專業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否則在維修保養之后反而會增加車輛的故障率,也難以給駕車提供安全保障。本文則針對汽車機械維修和保養的一些常識類知識進行了總結和探討,希望能夠給更多車主參考意見。

關鍵詞:汽車機械維修保養;維修技巧;汽車常識

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呈現迅猛發展的勢頭,也同樣帶動了我國汽車企業的發展,汽車使用數量越來越多,尤其是私家車,這也就相應催生了汽車機械維修和保養等行業的進步。從現階段我國汽車維修保養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仍然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克服。企業保養維修水平存在參差不齊的現狀,一些小型的維修保養企業整體技術水平不高,在維修汽車之后,仍存在諸多方面的隱患。其次,雖然我國目前汽車使用量較大,但少有車主建立起正確的汽車維修和保養意識和擁有相應知識儲備,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導致存在汽車隱患。這樣的安全隱患不能夠被及時發現,一旦出現安全事故,不論是人身傷害還是財產損失,都是非常大的。在今后發展該行業的同時應該要積極宣傳推廣汽車維修保養知識,盡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1導致汽車出現事故的原因分析

1.1對于汽車安全隱患沒有樹立正確的處理意識。汽車機械在設計制造的過程當中都會設定一定的安全保障,在汽車出現事故之前,應相應的會有一些征兆表現,例如轉向存在遲疑、車輛轉向按鈕松懈能夠擺動的位置更大、貨車頭來回擺動等等。一般具有長期駕駛經驗的司機會很快在駕駛過程當中發現這些車輛安全隱患的存在,尤其是在剎車過程當中,存在例如剎車距離過長、剎車管道漏氣、漏油等現象。這些故障一般依據經驗就能夠及時發現并立即清除,但實際上,很多駕駛司機缺乏這些關于安全方面的基礎經驗,甚至存在著某些老司機即使發現了這些安全隱患的存在卻仍然執意駕駛的情況,有些情況下還甚至會超載行駛,由此而導致了意外安全事故的發生。1.2超載行駛所導致的安全事故。國內汽車超載行駛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特別是長途運輸車輛為了能夠提高每趟運輸路途的載貨量,經常會在限定載貨量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一部分,導致超負荷,或者為了提高運輸效率而超速行駛。這樣的駕駛條件對于汽車本身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加快汽車的損壞程度,汽車的內部配件在這樣長期超載運行下會迅速損壞,在高速路上由于汽車本身的問題而導致安全事故。1.3修理未達到相應標準。汽車出現了故障而進行維修,這是非常普遍的。但有一些汽車維修場所本身修理水平和設備受到局限,而無法準確找到導致車輛出現故障的根本原因,或者是維修人員缺乏責任心,在維修時沒有考慮到位,這些不達標的維修都會導致汽車安全隱患不能被根除。除此之外,汽車養護的時候也應該要注意相應的細節,拆卸配件和零件之后應該要原樣安裝回原位,避免安裝時出現錯誤以及缺漏情況。一定不要把不符合汽車標準的零件裝配在汽車當中,否則很有可能會引發安全事故。

2汽車機械維修保養方面的技巧

2.1提高駕駛員對于汽車機械安全方面的意識。當擁有駕照的人開始自行上路之后,應該要擁有正確的行車安全意識,自覺做好汽車機械的維修和保養工作,這是能夠顯著降低汽車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首先,司機應該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不做出違背交通規則的事情,提升自身的道路責任感,加強自身的安全意識培養。其次,應該要在汽車的承受能力之內正確使用汽車,避免超負荷運行,降低使用過程當中的汽車零件磨損率。2.2養成日常勤保養勤檢修的習慣。為了盡量提升自身使用汽車的壽命,降低使用期間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司機應該要自覺養成定期檢修和保養的習慣。不論是否出現安全隱患,都應該要定期對于汽車的零部件進行檢查和保養,尤其是磨損較快的幾個部分,例如制動氣室的磨片和剎車設備等等。即使在正常使用過程當中,各個部位的零部件都會遭受到振動和沖擊所帶來的磨損,久而久之零件的作用即會被削弱,從而引起汽車故障,所以定期的檢查和保養對于給汽車和司機提供安全保障是具有重要意義的[1]。2.3學會針對具體問題采取有效的維修和保養措施。2.3.1油箱漏油問題。相信油箱漏油問題是大部分老司機在駕駛期間都遇到過的問題。為有效處理漏油箱漏油問題,首先應該要及時檢查油箱封口處或者是底部的油箱連接管處是否密封,然后對于整個油箱的箱體進行詳細的檢查。針對已經出現磨損的部位或者是出現明顯裂口的部位及時維修。油箱裂口一定要找專門的維修人員處理,應該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油箱拆卸下仔細檢查。2.3.2螺栓松弛問題。汽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機械組合體,其中存在著諸多作用不同的螺栓,所處的部位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盡相同,而不同部位的螺栓在使用過程中所需要的松緊程度也稍有不同。維修人員應該要在充分掌握汽車內部所有零件作用及相關標準的情況下,為螺栓松弛問題找尋解決辦法。首先一定要固定好汽車內部的零件,保證螺栓有預警能力,而與此同時,也需要確定部分螺栓的松弛程度,避免在外力施壓的情況下出現螺栓變形,從而導致汽車故障。螺栓出現松弛,一定要及時對于該情況進行檢查和處理,以保證汽車可以安全駕駛[2]。2.3.3低溫行駛霧氣遮窗問題。我們都知道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行駛,由于車內溫度稍高,所以容易出現霧氣遮窗的現象,遮擋住了司機視野,不利于駕駛。很多汽車的空調都具備制冷除濕的功能,只要將冷風系統打開,將車內外溫差平衡,則可以有效清除霧氣。還可以借助空調暖風的方法,相較于冷風方法速度會稍慢一些,開啟暖風暖風會將玻璃上的水蒸氣吹干。但一定要注意,這種方法一定要在駕駛之前提前開啟,在行駛過程中是不應該采取這種方法的,否則會使玻璃上的霧氣加重,嚴重影響駕駛人視野。人們還會從各種渠道購買一些防霧噴霧劑,將噴霧劑噴在車窗玻璃上,然后再輕輕拭去,會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起到防止霧氣形成的作用,但不同品牌的防霧劑效果不一,車主可以自行選擇。司機也可以通過打開雨刷器的方式來消除霧氣,但起不到根本去除效果,還可以打開車窗,讓外部的冷空氣與車內的暖空氣適當交疊,降低車內外的溫差。2.3.4發動機廢氣排放噪音大問題。若是一旦發現發動機廢氣排放噪音加大,那么很有可能是汽車的排氣系統出現了故障,所以駕駛人員一定要定期對于汽車排氣系統的結構和管路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故障問題,要找專業人員進行維修。汽車的排氣系統最好要做到一年一換,這樣才能夠讓汽車始終處于良好的駕駛條件。2.3.5炎熱天氣下的行車問題由于天氣炎熱,地面溫度較高,一定要保持車胎氣壓適中,千萬不可過高,否則在高溫的作用下很容易導致車胎爆炸[3]。油箱油量也需要保持適中的標準,不可加油過滿,否則機身在行駛過程當中不斷晃動,也容易出現汽油溢出而著火的問題。

3有關汽車機械的保養常識

關于汽車機械的保養問題,一般都是按照氣候環境的變化來采取相應的保養措施,以保證駕車條件的安全。3.1夏季汽車機械保養常識。夏季由于溫度過高,高溫給汽車機械所帶來的影響是最需要被關注的。高溫甚至會致使公路路面的溫度高達六七十度,車胎的充氣過足會導致行駛過程當中車胎爆炸的現象發生,這種情況所導致的安全事故是較為嚴重的,所以在夏季駕駛人員一定要在出行前注意檢查車內壓力。此外,高溫也會對于汽車漆面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其老化速度加快,所以需要經常性的洗車,同時還要注意汽車打蠟問題。高溫影響下汽車機械系統的潤滑油容易被稀釋,導致其抗氧化能力下降,甚至有可能會引發燒瓦抱軸等方面的問題,所以潤滑油也一定要定期檢查,及時添加潤滑油,千萬不能夠將不同品牌的潤滑油混合使用。有一些車主認為在夏季防凍液是不需要使用的,由此而選擇普通的水來代替防凍液,但其實普通水的沸點相較于防凍液而言下降了很多,高溫條件下容易導致水箱壓力增加,所以,防凍液即使是在夏季高溫情況下也是需要適當使用的。除此之外,夏季還需要注意的汽車保養問題,還包括汽車自燃以及剎車等方面[4]。3.2冬季汽車機械保養常識。冬季的汽車保養是與夏季完全相反的。首先應該要注意去除霧氣,與上文所提及的技巧是相同的,由于冬天車內外的溫差較大,所以容易起霧造成視野受阻,這方面的保養工作一定要被重視。發動機的保養問題是冬季最需要注重的。到了冬天,司機往往會發現溫度較低的機油由于流動性變差而難以啟動,所以一定要及時更換機油,在啟動之前首先對于汽進行預熱處理,確保發動機可以被正常啟動。冬季由于溫度較低,所以適當可以提高胎內壓力,如果汽車需要在一些環境條件較差的路面行駛時,還應該要增加一些其他的防護措施,例如在雪地里行駛需要安裝防滑鏈。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汽車在當今社會的使用已經越來越普及,這也就給汽車的維修和保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汽車機械維修人士一定要充分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掌握更多汽車維修和保養的技巧,力求為所有車主提供符合標準且更加優質的維修服務。車主自身也應該要了解一些相關的基礎常識,以便自身可以在緊急情況下處理汽車的突發狀況,保障自身的安全,盡量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同時也可以在日常增強汽車的保養,延長自家車輛的使用時長。

參考文獻:

[1]尹中義.探討汽車機械維修保養的技巧與常識[J].科技風.2019,(23):161.

[2]多遼.汽車機械維修保養的一些技巧與常識探討[J].汽車世界•車輛工程技術.2019,(8):144.

[3]張振海.汽車機械維修保養的技巧與常識[J].人生十六七.2018,(18):144.

[4]路紅梅.探討汽車機械維修保養的一些技巧與常識[J].中國科技博覽.2018,(15).

作者:何偉 單位:禹州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