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教學與數控加工論文

時間:2022-03-24 04:58:15

導語:一體化教學與數控加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體化教學與數控加工論文

1數控加工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數控加工課程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教學內容涉及專業基礎知識多、范圍廣;教學工作不僅要完成理論教學任務還要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以及操作技能,因此從課程的性質、任務來看,其教學過程需要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要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目前多數高職院校在數控加工課程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理論課和實踐課分開上。為了克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所存在的教學效能低、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分離、理論教材與實訓課教材相脫節的弊端,目前職業院校都在積極探索“一體化教學模式與“行動導向”教學法等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但由于受場地、設備、師資、教材和全校教學的統籌安排等諸多條件的制約,這些新模式、新方法仍未能大面積推廣,只能在個別或少數班級試行。因此,積極推進數控加工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建構,既是加快培養高素質的數控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解決上述矛盾的必然選擇。

2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

“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按照職業崗位職責的能力要求重新組合原理性課程與實踐性課程,實現教學目標“一體化”、教學內容“一體化”、教學時空“一體化”和師資“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專業調研,分析畢業生崗位,掌握市場對畢業生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圍繞職業能力結構,確定專業定位和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結合職業資格標準,制定專業課程體系,從而決定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根據學校教學資源,按照學訓結合、學訓交替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在最大限度內采用加工操作、模擬仿真、技能拓展、綜合實訓、頂崗實習等教工學結合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學考核采用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3高職數控加工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

一體化教學的特點是“練中學、學中練、重能力、見實效”。一體化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傳統的教學模式,高職數控加工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主要包括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教學內容模塊化、項目式

模塊式課程具有任務引領、結果驅動、突出能力、內容實用、做學一體的特點,的確起到了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降低教學成本、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作用。數控加工課程包括三大模塊數控車、數控銑/加工中心、數控線切割。每一模塊又可以結合數控加工職業活動要求分成小的項目,將技能教學課題定為一項項的工作任務,通過學生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務來將所有涉及到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串聯起來進行系統學習,其中工作任務的邏輯形式包括遞進式、并列式、流程式三種。

3.2按工作過程系統設計教學過程

本課程強調學生以直接經驗的形式來掌握數控機床的編程與操作技能,教學組織按工作過程系統設計,即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完整的“行動”方式來進行組織教學。通過“做中教”,“做中學”,融職業規范和職業素質培養于一體。采用“車間教學”的組織模式,讓學生身為“準員工”體會真實的工作環境、工作過程、工作內容。

3.3建設雙師隊伍

理論基礎、專業能力過硬的“雙師型”隊伍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關鍵。數控加工課程實踐性強、職業能力要求高。要求教師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承擔實踐教學,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解決生產一線有關技術問題的能力,能在生產現場動手示范,指導學生掌握生產技能。實踐證明“雙師型”教師是實踐教學體系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3.4開發一體化校本教材

一體化教學凸顯了形象思維教學夠用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教材的重點是實用和可操作的,理論淺顯易懂,教材中舍棄繁瑣的理論。一體化教材的開發應按高職教育培養目標,應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能為目的,按照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對原有的學科和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制定教學大綱,按教學大綱和技能鑒定內容等為標準,編寫一體化教材,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校本教材應以學校的教師為主體,企業的技術人員參與共同編制的。

3.5建設一體化教學場所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要求,高等職業學校開展一體化教學改革,必須打破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授課地點分離的模式,建立符合一體化教學需要的多功能的一體化教室,即兼有理論教學、小組討論、實驗驗證和實際操作的教學場所。數控加工課程實踐教學環節主要依托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比如在課程中講授數控工藝及編程時,我們將課堂搬到校內數控車間進行現場教學,針對實物講解,以“企業真實產品”為教學任務,以車削、銑削的工作任務或產品為載體設計教學過程,采用現場大量“產品實例”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邊學邊練,在學中做,做中學,做到學做合一。

3.6建立一體化評價體系

建立適當的學生一體化評價體系是檢查和鑒定教學成效的有效依據,教學評價分為考核機制與反饋機制兩部分,考核機制主要是對學生的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每項實訓每位學生都要完成具有一定技術質量要求的作業件,由各工種指導教師對照相應評分標準進行評分,然后匯集各項分數得出實訓總成績。反饋機制是指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讓教師不僅可以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且還對提高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加強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實現教師管理的科學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車娟鄭愛權單位: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