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預防護理論文
時間:2022-03-04 04:05:00
導語:胎膜早破預防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胎膜早破的原因
1.1感染以往認為胎膜早破的感染時繼發于胎膜破裂之后,由陰道或宮頸內微生物上行性感染所致,但近年來的許多資料證明感染也是胎膜早破的重要發病因素。
1.2子宮頸機能不全子宮頸機能不全是指子宮頸內口大于正常,同時宮頸峽部也呈缺弦狀,是妊娠中期發生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此時宮頸內口不能承受妊娠子宮內容物的壓力而被動擴張,胎膜失去宮頸的支持作用,加之子宮內容物重力的作用胎囊逐漸突出向宮頸口方向,當其受壓達到一定程度時即出現胎膜破裂。
1.3骨盆、胎位異常以及頭盆不稱為引起胎膜早破的常見因素,骨盆狹窄時常出現胎位異常或頭盆不稱。
1.4創傷妊娠晚期盆腔檢查,剝膜引產,羊膜腔多次穿刺失敗及性交都可能引起胎膜早破。
1.5其它胎膜結構發育異常及孕婦的營養和膳食與胎膜早破有一定關系。
2.1孕育宣傳教育營養不良的孕婦易發生胎膜早破,應指導孕婦合理膳食進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魚、蛋、瘦肉、動物肝臟、豆制品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2.2定期產前檢查、糾正胎位不正對于臀先露者于孕30周左右采取膝胸臥位、針灸糾正胎位可減少胎膜早破的發生。雙胎、羊水過多除避免重體力勞動,多臥床休息外,可采用中藥治療羊水過多。
2.3防止腹部外傷避免陰道檢查,孕晚期禁止性交,注意產前衛生保健,可減少胎膜早破的發生。
2.4宮頸松弛換者,可在非孕期修補或在孕14~16周左右進行宮頸環扎術。
2.5預防性應用抗生素,文獻報道,胎膜早破>24小時,絨毛膜羊膜炎的發生率為3.0%~25.0%,破膜后6小時內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預防感染可減少母兒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2.6胎膜早破終止妊娠的時間足月胎膜早破(>36周)原則上應盡快終止妊娠。破膜后觀察24小時,如未自然臨產,應引進。對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者,因母兒感染率遠遠超過早產兒的并發癥,建議取陰道后穹窿羊水測定磷脂酰甘油,若胎肺成熟應終止妊娠。孕32~35周胎膜早破者,胎兒出生后存活力較強,以引產為宜。胎齡在32孕周以下,如無宮內感染,無胎兒宮內窘迫,可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肌注地塞米松10mg,每日二次持續2天以促胎肺成熟。如能期待48小時以上加之由于胎膜破裂對胎兒的應激作用,可促進胎肺表面活性物質的產生,從而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生率。孕2.8周以下胎膜早破,由于胎齡過小,胎兒存活率很低,除有個別期待療法得到活嬰的報道外,一般應以終止妊娠為宜。如出現感染象征,則不論胎齡大小,均應終止妊娠,盡早結束分娩。
2.7胎膜早破孕婦臨產后應加強胎心率的監護,使用產程圖監護產程,胎膜早破易發生胎兒宮內窘迫。臨產后應常規吸氧,臥床待產,以防止宮縮時臍帶脫垂,出現胎兒宮內窘迫象征。如胎兒出生后能存活,應立即剖宮產結束分娩。
2.8胎膜早破產婦,產后應常規給抗生素和子宮收縮劑預防產后急性子宮內膜炎。如有產后感染應積極治療,并作宮腔培養和藥物試驗。
小結:胎膜早破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并常與早產有關,為保障母兒健康,應積極防治胎膜早破并做好護理,以降低母兒的病率和病死率。
- 上一篇:兒科護理教育中自主學習應用探析論文
- 下一篇:手術室護理差錯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