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溝通技巧對兒科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
時間:2022-12-13 09:04:03
導語:護理溝通技巧對兒科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在臨床中對兒科護理工作滿意度中護理溝通技巧的影響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患兒,根據患兒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行以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以包括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在內的護理溝通技巧,分析比較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與服藥依從性。結果研究組患兒護理滿意度(91.43%)高于對照組(71.43%),服藥依從性優于對照組,經計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溝通技巧在臨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兒不良情緒,提高患兒護理滿意度及服藥依從性,臨床應用意義顯著。
關鍵詞:護理溝通技巧;兒科護理;影響
現代醫療水平隨著社會發展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而逐漸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迎來挑戰,護患間溝通尤為重要[1]。兒科中患兒年紀較小,其語言表達能力與自理能力尚未成熟,無法準確描述心理及生理需求,治療難度增加[2]。護理人員必須采取合理的溝通技巧,以此更好地促進患兒康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患兒,根據患兒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行以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以包括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在內的護理溝通技巧。其中,研究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齡3~9歲,平均年齡(6.6±2.3)歲;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齡3~10歲,平均年齡(7.2±2.1)歲。所有患兒及其家屬均已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對對照組患兒行以常規護理方法,包括基礎護理、健康宣教、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及出院指導等。對研究組患兒在此基礎上行以護理溝通技巧,具體包括語言溝通技巧及非語言溝通技巧兩種。
1.2.1護理語言溝通技巧
護理人員為患兒實施護理服務時必須使用禮貌性語言,在患兒及其家屬對治療產生疑惑時及時為其解答疑問;護理人員必須對患兒予以安慰或鼓勵性語言,最大限度關系體貼患兒,以鼓勵性語言緩解患兒焦躁等不良情緒,改善心理狀態,實現治療目的;護理人員可以對患兒及其家屬使用指導性語言,在表達這種語言時,護理人員語調盡力保持沉穩,語氣盡力保持肯定,以此增強患兒及其家屬康復信心。
1.2.2護理非語言溝通技巧
非語言技巧包括副語言溝通、面部表情、肢體接觸、空間距離及儀表儀容等。副語言溝通即為輔助語言,護理人員在與患兒溝通時,必須合理調節語氣,以免激發患兒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親切、真誠、自然的面部表情,消除患兒內心陌生感與緊張感,以便于盡快取得患兒及其家屬信任;護理人員可以利用如撫摸患兒頭部等肢體接觸緩解患兒情緒,注意患兒病情,避免觸摸患處;與患兒交談時,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兒身高降低自身高度,取蹲位等與患兒保持平視,縮短與患兒的空間距離,以此避免患兒產生疏遠感;護理人員必須保持衣著整潔、態度和藹、妝容得體,可使患兒產生美感,便于增加溝通交流。
1.3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評估兩組患兒服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不滿意、一般,總滿意率=(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過程中,采用版本為SPSS21.0的統計學軟件,總結歸納并分析兩組患兒所涉及的數據資料。其中,選取百分比(n,%)表示兩組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服藥依從性對比
將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服藥依從性進行對比,研究組完全依從85.71%(30/35),依從8.57%(3/35),不依從5.71%(2/35),總依從率94.29%(33/35),對照組完全依從62.86%(22/35),依從14.29%(5/35),不依從22.86%(8/35),總依從率77.14%(27/35)。研究組患兒服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χ2=4.200,P=0.040<0.05)。
2.2護理滿意度對比
將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研究組滿意80.00%(28/35),一般11.43%(4/35),不滿意8.57%(3/35),總滿意率91.43%(32/35),對照組滿意54.29%(19/35),一般17.14%(6/35),不滿意28.57%(10/35),總滿意率71.43%(25/35)。研究組患兒護理滿意度對照組(χ2=4.629,P=0.031<0.05)。
3討論
作為現代家庭主體,孩子的健康深受全家關心[3-4]。因此在對患兒實施治療時患兒家屬通常對護理人員及其工作質量要求甚高。患兒往往年紀較小,無法將自身訴求表達準確,極大影響護理工作[5-6]。由此可見,與患兒取得有效交流是兒科病房中提高患兒及家屬護理滿意度的有效方法[7]。改進溝通技巧與途徑可以使護患和諧互動交流,患兒由于年齡局限,內心脆弱,對治療概念無法正確理解,極易產生哭鬧等不良行為,對治療順利進行產生影響,護理人員必須與患兒取得有效溝通,以此更好了解患兒需求,及時掌握患兒病情,實施針對性護理及治療措施,更好促進患兒康復[8]。本文為進一步驗證護理溝通技巧在兒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有效性,選取70例患兒行以不同護理方案實施研究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研究組患兒護理滿意度(91.43%)高于對照組患兒(71.43%),顯示應用護理溝通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患兒及家屬護理滿意度,改善臨床治療效果,對患兒快速康復起到積極作用。研究組患兒服藥依從性(94.29%)高于對照組患兒(77.14%),表明應用護理溝通技巧可以成功提高患兒服藥依從性,更好使患兒接受治療,從而縮短治療時間,促進患兒康復。除此以外,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應用護理溝通技巧,可以與患兒建立正面良好的護理-患兒關系,提高護理工作效率,調節患兒負面情緒,鼓勵并指導患兒家屬對患兒表達關心與重視,有效緩解患兒負面情緒,積極關注患兒病情進展[9]。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兒服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患兒,進一步驗證兒科在臨床護理中結合護理溝通技巧有效提高患兒服藥依從性,促進患兒康復,具有可行性。綜上所述,對本院患兒行以護理工作時應用護理溝通技巧應用效果顯著,護理人員有效與患兒取得溝通交流。對研究組患兒行以護理溝通技巧有效緩解患兒不良情緒,提升患兒服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程度,進而改善臨床癥狀。
作者:孫瑋 單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兒科中心
參考文獻:
[1]郭利方.肢體語言溝通對兒科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5,16(5):77-79,84.
[2]許逢非.非語言溝通在兒科臨床護理中的運用[J].醫療裝備,2012,25(2):88-90.
[3]張繼偉.兒科護理工作群眾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31):6689-6690.
[4]王倩.非語言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1):1578-1579.
[5]鄭靜,黃承益.實施護患溝通前后兒科患者滿意度調查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39-40.
[6]林艷,馬敬香,陳文瓊,等.兒科專科醫院護士工作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的調查[J].現代臨床護理,2013,12(8):16-18.
[7]何文杰,鄧范艷,王江.在兒科護理操作中加強護患溝通技巧的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8):2795-2796.
[8]王曉菲.非語言類溝通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8):138-139.
[9]朱巖.兒科護理細節中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與防范對策[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4):250-251.
- 上一篇:兒科護理體驗式教學法探討
- 下一篇:風險防范護理對兒科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