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術后應用鎮痛泵的護理體會論文
時間:2022-09-27 09:58:00
導語:骨科術后應用鎮痛泵的護理體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骨科手術鎮痛泵護理
術后疼痛是一種傷害性刺激,嚴重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術后鎮痛泵減少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休息質量,促進患者早期功能鍛煉。我院骨科50例患者接受鎮痛泵鎮痛,并配合科學護理,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將護理方法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應用鎮痛泵治療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16~79歲。其中髖關節置換10例,腰椎術后8例,上肢術后12例,下肢術后20例。鎮痛方法:(1)靜脈鎮痛:將靜脈鎮痛泵連接在留置針上;(2)硬膜外鎮痛:將藥物與100mL生理鹽水混合,先自硬膜外導管注入首劑10mL,剩余藥注入泵內,導管保留48~72h后拔除。用流量控制藥液流速,實現微量持續輸入。在持續注藥的基礎上可以在麻醉師指導下自控追加藥量。常用的藥物杜冷丁、芬太尼、嗎啡等。術后由麻醉師安放調整好后即可實施鎮痛。本組50例中,45例生命體征未發現明顯變化,鎮痛效果好,睡眠質量改善,飲食習慣未發生改變;3例出現惡心、嘔吐,2例出現便秘,采取對癥措施后癥狀緩解。
2.1術前做好鎮痛泵的宣教,護士在術前應向病人介紹鎮痛泵的使用方法及使用鎮痛泵的作用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幫助患者做好應有的思想準備,消除術后疼痛的顧慮。
2.2術后觀察鎮痛泵的接頭是否脫落,穿刺部位有無紅腫,協助患者翻身時不要牽拉,防止管道脫落,保持管道通暢,局部每天更換無菌敷料。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神志狀況。
2.3并發癥的護理
2.3.1惡心、嘔吐如果出現惡心、嘔吐應讓病人頭偏向一側,預防嘔吐物誤吸,及時清理嘔吐物,避免不良刺激,同時可以給予胃復安鎮吐。如果癥狀不改善,患者難以忍受,可以停用鎮痛泵。
2.3.2尿潴留一般發生在手術后的1~2d內,手術前我們一般給予導尿并留置尿管,術后應用鎮痛泵期間嚴密觀察尿液的色、量、性狀,并給予尿管護理。未留置尿管的患者如果不能自行排尿,可先采取熱敷,按摩膀胱區,聽流水聲等方法促使排尿,若無效則給予導尿。長期留置尿管的患者給予膀胱沖洗,每日更換尿袋,每日會陰護理2次定時夾閉尿管,以訓練膀胱功能。預防感染。本組病例中沒有發生逆行感染。
2.3.3鎮痛不全由于患者對鎮痛泵的高估,認為使用了鎮痛泵就一點疼痛的感覺都沒有,所以使用前我們就做好了宣教。翻身感覺疼痛時就要按鍵加壓給藥,不能等到疼痛劇烈了才應用。護士經常巡視觀察,保持鎮痛泵的通暢。
2.3.4腹脹、便秘由于手術后的鎮痛藥的作用,使患者的腸蠕動減慢,胃排空延遲,因而易產生腹脹、便秘。持硬膜外麻醉術后4~6h禁食、水,以后給予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可以輕輕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本組中有2例出現便秘,給予緩瀉藥等對癥處理。
2.3.5局麻藥中樞神經系統的毒性反應如頭痛、頭暈、舌麻和唇麻等,通知醫生,必要時請麻醉師處理。另外,由于術中的麻醉作用沒完全消退、感覺神經沒有恢復,再加上鎮痛泵的作用,下肢麻木時間會長一些,因此,在巡視時觀察患者外固定及加壓包扎后肢體有無腫脹、缺血,及肢端的血運、顏色。由于下肢活動受限,導致足跟長時間受壓,為防止足跟部潰瘍,要加強護理,并注意防止褥瘡發生[13]。
【參考文獻】
[1]李玲,喬瑜,董湘玉,等.音樂療法在心身疾病中的運用[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12):6.
[2]王玉娟.鎮痛泵在骨科術后患者的應用及護理措施[J].中國骨傷,2004,17(2):123.
[3]彭小梅,劉學蘭,黃秀萍.術后留置鎮痛泵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2003,4(5):123.
- 上一篇:司法局公務員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骨科醫學護理論文